- 9
- +11188
追問|喝弱堿性礦泉水能生兒子?聽聽一線男科醫生怎么說
·“在生殖系統中,男女性分別也有著各自相對恒定的酸堿性,比如女性陰道環境呈弱酸性,有利于維持菌群平衡;而男性精液本身就是弱堿性,這更適合精子游動并有助于在女性陰道內生存。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狀態顯然是無法被飲用水所改變的。”
近日,一款弱堿性天然礦泉水被搶到脫銷,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稱這款礦泉水爸爸喝了“能生兒子”,甚至有人表示“喝了幾年生了三個兒子”、“想要閨女的少喝這個水”。“礦泉水被傳能生兒子被搶脫銷”的話題一度沖上熱搜。
精子決定后代的性別。卵子只提供X染色體,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受精后發育為男性,而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受精則發育為女性。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解釋,弱堿性礦泉水有如此“神效”,是因為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在堿性環境中活力更強,而弱堿性礦泉水能夠調節身體PH值。
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生男生女是由什么決定的?飲食能夠從哪些方面影響生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近日,澎湃科技采訪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男科主治醫師朱宏。
【對話】
“酸堿體質”是偽科學,生殖環境酸堿度相對恒定
澎湃科技:“酸堿體質”有沒有科學依據?飲用弱堿性的水會影響健康和生育嗎?
朱宏(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男科主治醫師):“酸堿體質理論”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早在2002年一位無證行醫的美國人羅伯特·楊提出了這套理論,聲稱堿性體質更加健康,其流行讓相關保健品大賣,卻坑害了很多消費者。最終他也受到了相應的法律制裁,于2018年被判罰1.50億美元。但直到2024年仍有很多人對這套理論趨之若鶩,也令很多醫務工作者哭笑不得。
飲用弱堿性水也無法改變身體的酸堿環境。弱堿性水指的是pH值略大于7的水,有天然的也有額外添加小蘇打(碳酸氫鈉)成分的,但無論怎樣只要喝進胃里,都抵不過強大的胃酸(pH值在1-2之間)中和,更無可能影響人體相對恒定的酸堿緩沖系統(人體血液pH值在7.35-7.45之間)。因此弱堿性水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尚沒有確切的病理生理依據。
同樣在生殖系統中,男女性分別也有著各自相對恒定的酸堿性,比如女性陰道環境呈弱酸性,有利于維持菌群平衡;而男性精液本身就是弱堿性,這更適合精子游動并有助于在女性陰道內生存。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狀態顯然是無法被攝入飲用水所改變的。
澎湃科技:在這次的礦泉水流言中,有人提到“Y染色體精子在堿性環境中活力更強”,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朱宏:精子的活力由其尾部的鞭毛擺動所產生,在二維視圖下呈快速向前游動的特點。目前并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攜帶Y染色體精子與X染色體精子之間活力以及環境耐受性的差別,而且受精過程也取決于精子頂體功能是否完整,并不是跑得最快的精子就一定能受精成功。因此喝弱堿性水與Y染色體精子的流言也是純屬混淆概念,兩者并沒有關聯性,希望育齡夫婦科學理性備孕。
生男生女靠緣分,偏方迷信不可取
澎湃科技:生男生女是由什么決定的?有沒有科學的方式能夠影響生男或生女?
朱宏:胚胎的性別取決于受精精子所攜帶的性染色體是X還是Y,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男女性別的比例大體會在50:50,也有報道發現男嬰比例稍高于女嬰,但需要考慮取樣的地區、種族、宗教信仰等特點是否會對統計結果造成偏倚。所以生男生女就是一半一半的概率問題,不受外力影響、無法干預自然規律。
在現有的倫理、法規的框架下,醫學上可以通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也就是俗稱三代試管嬰兒來檢測胚胎染色體,但是在中國PGD技術有著嚴格的指征,即準入夫婦需要有明確的適應癥、經遺傳學評估后方可進行,因此PGD技術不能被濫用于非醫學指征的性別篩選。
澎湃科技:你還接觸過哪些關于生男生女的流言?如何駁斥?
朱宏:門診上常遇到備孕夫婦來問:酸性環境容易生女孩、我在同房前用食醋沖洗陰道可不可以?堿性環境容易生男孩,我用小蘇打沖洗陰道行不?這個時候就會勸他們不要輕易這么做,非但沒用而且還可能有損健康,沖洗陰道非但會破壞菌群平衡繼發感染,而且還可能局部受刺激產生過敏、炎癥反應等。
還有遇到問的比較多的就是:排卵前一兩天同房懷女寶寶的幾率較大,還是排卵當天受孕懷男寶寶幾率大?這也沒有科學依據。首先,X精子與Y精子存活時間是否有差異并沒有確切證據,并不是說X精子存活的時間就一定更長;其次,女性卵泡直徑達到18mm時就屬于成熟卵泡,但由于個體差異以及受到內分泌波動、藥物、情緒等影響,卵泡破裂排卵的時機往往并不那么固定與精確,因此臨床上一般會建議在臨近排卵的一周左右“窗口期”同房2-3次,以此增加受孕的幾率。但如果按流言的說法一定卡在某一天同房,而恰好排卵又提前或者推遲了,那受孕的幾率就大大降低了,反而得不償失。
科學飲食有利于生殖健康
澎湃科技:能否介紹一下飲食能夠從哪些方面影響生育?
朱宏:由于中國地大物博、食物種類異常豐富,飲食結構地域差異也極大,所以飲食其實是很大一門學問。這里簡要從正反兩方面來講,首先,飲食最好做到均衡,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平衡膳食八準則。指南中還對備孕女士有強調幾點膳食要求:1.調整孕前體重至適宜水平;2.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選用含碘鹽、孕前三個月補充葉酸;3.禁煙禁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權威的指南意見肯定是最有利于生育的。其次,根據自身情況,比如有無貧血、甲狀腺疾患、葉酸代謝水平、微量元素水平異常等,做出相應的調整,有針對性地增加或減少相應元素食物的攝入。
飲食的反面教材很多大家也是如雷貫耳,首先,煙、酒、檳榔等致癌物最好戒掉,這些都是明確對生育力有負面影響的。其次,高熱量、高嘌呤、高糖飲食、生腌制品等需要把控攝入量,備孕過度“補充營養”結果吃出“代謝綜合征”的不在少數。再有一些所謂的民間“偏方”、“以形補形”,科學依據并不強,偶爾嘗試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但一定要嚴格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