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億萬富翁的太空行走進一步打開了地球之外的商業空間
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測試新太空服
與艾薩克曼同行的其他三人分別是退役空軍中校兼戰斗機飛行員斯科特·“基德”·波提特(Scott“Kidd”Poteet)和兩名SpaceX員工,包括任務專家薩拉·吉利斯和任務專家兼醫務官安娜·梅農(Anna Menon)。
在此之前的9月10日,4人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開啟了名為“北極星黎明”的任務。
9月12日,龍飛船在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之間飛行時,艾薩克曼打開艙門進行了太空服機動性測試,在艙外停留了約10分鐘。艾薩克曼返回艙內后,19時05分許,吉利斯出艙門。他們被拴在飛船上,并使用特殊扶手“天行者”保持穩定。另外兩名宇航員繼續待在太空艙里,監視顯示器。

“北極星黎明”任務4名非職業宇航員。
由于他們身著的SpaceX太空服不包括可以讓宇航員在太空中更自由漂浮、執行復雜任務的主生命支持系統,所以宇航員要從連接在飛船上的長軟管中獲得生命支持。“這看起來就像我們在跳舞。”艾薩克曼此前曾表示,“那就是我們正在對太空服進行一系列測試。我們的想法是盡可能多地了解這套太空服,并將其反饋給工程師,以便為未來的設計評估提供信息。”
SpaceX耗時兩年多開發的新太空服是目前艙內活動太空服的改進版,可保護宇航員免受輻射和極端溫度的傷害,確保宇航員自由移動、與彼此和地面控制人員通信。新太空服嘗試通過激光脈沖而非無線電信號,在龍飛船和SpaceX星鏈互聯網衛星星座之間發送通信。3D打印頭盔包含了一個新的遮陽板,以減少艙外活動期間的眩光。新的顯示器和攝像頭可以提供太空服的壓力、溫度和相對濕度等信息。
SpaceX希望這些太空服最終在月球和火星上使用。“這套太空服的最終命運要離我們的地球遠得多。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在火星上建立城市,將需要開發一種可擴展的設計,以幫助實現多行星生活所需的數百萬套太空服。”SpaceX表示。
此次太空行走,即“北極星黎明”是北極星計劃的第一項任務,北極星計劃旨在開發和測試SpaceX在建立外星定居點時所需的技術,未來該計劃至少還要再進行兩次太空探險。
抵達自50多年來人類在太空旅行的最遠距離
在這次飛行中,龍飛船到達了1400多公里的遠地點,這一高度是國際空間站的3倍多。這是自50多年前阿波羅計劃完成以來人類在太空旅行的最遠距離,此前的紀錄是NASA“雙子座11號”宇航員1966年創造的1300多公里高度。而薩拉·吉利斯和安娜·梅農也成為了第一批在太空中旅行到如此高度的女性。

龍飛船上看到的軌道上的日落。
在這一高度完成6次地球軌道飛行后,龍飛船點火下降,為商業太空行走做準備,同時繼續安全降低其內部壓力,使艙內環境更接近艙外活動所需的條件。SpaceX表示,四人抵達太空后不久就進入了“預呼吸”階段,通過逐漸降低“龍”號艙內壓力和增加氧氣濃度,為他們進入艙外活動太空服內的環境做準備。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隨著氧氣含量增加,艙內壓力水平慢慢降低,這有助于將氮氣排出宇航員的血液,減少減壓病。另據《紐約時報》報道,艾薩克曼和吉利斯回到艙內并關閉艙門后,太空艙內部將重新加壓。
除了艙外活動,在太空行走前后,宇航員還將進行大約40項實驗,包括對宇航員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成像,并嘗試在沒有X光機的情況下,利用從外層空間流過的天然輻射拍攝X光圖像。他們還會監測視力和眼部健康的初始變化,研究流體轉移和暴露于微重力下如何影響血液流動,評估在軌時身體如何處理藥物,并測試SpaceX的星鏈衛星網絡。
非職業宇航員的太空行走進一步打開了地球之外的商業空間
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也進一步打開了太空旅游產業的想象空間。現年41歲的艾薩克曼是太空愛好者,也是一名噴氣式飛機飛行員。這并非這位身價20億美元的富翁的首次太空之旅,2021年他曾搭乘SpaceX載人龍飛船完成了太空飛行“靈感4”。
當時艾薩克曼包下了龍飛船的4個座位,并將買下的其余3個座位捐贈給美國公眾,其中一名是癌癥幸存者,一名是從抽獎中獲得“船票”的數據工程師,另一名是藝術家。后來4人乘坐龍飛船,到達500多公里的高度,在軌道上待了3天。

打開艙門前。
作為“北極星黎明”任務的發起者之一,艾薩克曼在選擇與他一起旅行的成員方面有一定發言權。“靈感4”的宇航員來自各行各業,而“北極星黎明”的團隊則截然不同。由于“北極星黎明”的實驗性質和輻射暴露、實驗性太空行走等相關風險,艾薩克曼說,這項任務需要一種不同的方法。
“‘靈感4’的目標是激勵人們以不同于NASA以往的方式做事。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一個隨機的過程,每個人都超出了我的預期。”但他表示,“北極星黎明”是一個測試和開發項目,“它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所以你要盡可能召集最好的團隊。”所以他的隊伍中有自己的好友、前空軍飛行員波提特,而安娜·梅農和薩拉·吉利斯都曾與美國宇航局和商業宇航員一起訓練和工作。
雖然艾薩克曼并未透露此次飛行向SpaceX支付了多少錢(可對比的是,2022年4月,SpaceX與美國初創商業航天企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發射首個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全私人載人航天任務Ax-1。《紐約時報》曾報道,Axiom Space曾證實,一個飛船座位要花費5500萬美元。)但艾薩克曼的此次太空行走進一步讓人們對于未來的太空旅行有了更多想象。今天艾薩克曼證明了非職業宇航員也可以邁入太空,未來某一天,也許不是億萬富翁也可以邁入太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