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次被女兒誤解的他,成了一群孩子的好爸爸
9年前,他辭去收入不錯的銷售工作,做了智力障礙人士服務機構的一名專職干事,沒想到卻遭到女兒的誤解。
01
2015年的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宿偉剛進家門,女兒就噘著小嘴埋怨他:“爸,你變心了,哼!”
宿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咋啦,姑娘?”
“今天我同學問我,‘你爸爸和媽媽是不是離婚了?’他們都以為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怎么會這樣呢?宿偉一陣心酸……
宿偉是遼寧省沈陽市人,1987年參軍入伍,8年后退役回到沈陽,與陳琪組建家庭,1999年有了女兒宿美辰。那些年,宿偉在沈陽一家乳制品企業做銷售,工資待遇不錯,一家人生活得簡單快樂。
2011年年初,宿偉偶然得知,沈陽市沈河區殘聯將成立免費為智力障礙人士服務的機構“陽光之家”,正對外招聘專職干事。陽光之家主要接收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中輕度智障人士,對他們進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訓練,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宿偉心動了,因為在部隊的時候,他就經常參加助殘活動,心里一直想為殘疾人做點兒事。
幾天后,宿偉告訴妻子,他打算辭掉銷售工作,去應聘陽光之家的專職干事。
妻子難以置信:“你怎么能放棄那么好的工作?有智力障礙的人跟我們不一樣,干嗎要放下西瓜去撿芝麻?”
宿偉耐心地解釋:“我早就知道殘疾人的不容易,要是能為他們服務,我認為很有意義。”妻子還是不同意他換工作。
見他們起了爭執,女兒央求宿偉:“爸爸,你就聽媽媽的話吧!”但宿偉決心已定,堅持報名并順利通過考核,如愿到陽光之家工作。
2011年5月,陽光之家成立了。經周邊社區的推薦,有4個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前來接受學習和培訓。他們每天早上8點30分報到,下午4點左右離開,其間,宿偉全程陪伴、照顧他們。
孩子們剛來的第一天,宿偉就發現,他們和自己在部隊幫助過的殘疾人完全不同。
這4個孩子最小的6歲, 最大的17歲,之前一直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習、生活,心智只相當于上幼兒園的孩子,其中有個是糖寶(患唐氏綜合征的兒童),有個患有孤獨癥,還有個有暴力傾向。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宿偉滿面愁云地回到家,妻子見了再次怪他找罪受。宿偉有苦難言,第二天硬著頭皮繼續工作。因無法和這幾個特殊的孩子交流,又缺乏和智障人士打交道的經驗,接下來的每一天,宿偉都焦頭爛額。
見他拿孩子們一點兒辦法都沒有,陪同的家長眼里寫滿了不放心。宿偉看在眼里,再想想妻子的不理解,不禁心灰意冷。
日復一日,宿偉實在扛不住了。一天,他找到殘聯領導,說自己想離開陽光之家,領導和他談心:“當初我們讓你負責陽光之家,是因為你是黨員,又當過兵,我們相信你能挑起這個重擔。如果你也覺得干不了,我們真不知道找誰了。”
領導的信任和鼓勵,讓宿偉又有了動力,他決定無論多難都要堅持下去。
待在陽光之家的時間多了,宿偉總是沒空接送女兒上學。沒想到,宿美辰的同學因此誤解他和妻子離婚了。看到女兒滿臉委屈,宿偉既心疼又自責。因當時太忙,他沒多想這件事,自此,女兒對他的誤會越來越深。

02
自從到陽光之家工作后,宿偉就沒有時間參加女兒的家長會了。宿美辰小學畢業時,非常希望爸爸去參加她小學階段最后一次家長會,也讓同學知道她爸媽沒有離婚。
宿偉滿口答應。誰知家長會當天,陽光之家的一個孩子身體不舒服,宿偉為了照顧那個孩子爽約了。宿美辰氣得一連幾天都不理爸爸,宿偉非常內疚,只能求妻子多勸勸女兒。
為了讓更多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來免費接受培訓,在殘聯的支持下,宿偉印了1000本宣傳冊,分發到周邊社區和相關家庭。
后來,陽光之家又多了幾個18~40歲的“大孩子”。他們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但對年齡沒概念,看到比自己小的人也叫哥哥或姐姐。

2015年上半年,陽光之家已有10個孩子,宿偉做了一個生日表,為每個孩子過生日。當年8月有兩個孩子過生日,一個19歲的孩子,2歲時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另一個21歲,父親早年去世了,由母親帶大。
那天,宿偉買來生日蛋糕,給他們過生日,讓別的孩子也分享這份快樂。就在他點燃蠟燭,帶領孩子們一起唱《生日歌》的時候,那兩個孩子都哭了,抱著他叫“爸爸”。宿偉的眼淚也奪眶而出,緊緊摟住了兩個孩子。
這時,其他孩子也一聲聲“爸爸”叫個不停,宿偉笑中帶淚,一一答應,積壓已久的心酸頃刻間煙消云散。從那以后,孩子們都開始叫宿偉“爸爸”,宿偉很開心,更加用心地陪伴他們。
2016年3月27日,是女兒宿美辰17歲生日。那天晚上,宿偉特意準時下班,為女兒買了她最愛吃的水果蛋糕。
哪知,女兒待在自己房間里,任憑他怎么敲門就是不出來。妻子知道女兒還在和宿偉較勁兒,好不容易才把女兒拉到客廳。
一見到宿偉,女兒沖著他又哭又喊:“爸,這么多年,你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那些孩子,只知道做他們的爸爸,難道不愛我了嗎?”
宿偉趕忙解釋:“寶貝,爸爸就你一個女兒,怎么會不愛你呢?主要是爸爸的工作特殊,你要多理解。”說著說著,宿偉哽咽了。妻子趕緊拉著他和女兒打開蛋糕,女兒這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從那以后,宿偉盡量早回家,每天抽時間陪陪女兒,以彌補對女兒的愧疚。慢慢地,宿美辰臉上的笑容多了,開始主動和爸爸聊天。
03
經宿偉年復一年地宣傳,越來越多的智障孩子來到陽光之家。
讓宿偉最有成就感的是,孩子們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愛和付出,每天上午,都有孩子將他的水壺灌滿熱水,在他吃完午飯之后,就有孩子給他端來水;有時,看到他掃地,有孩子立馬搶走掃帚,還懂事地說“爸,你歇會兒”……感動之余,宿偉經常跟妻子分享這樣的幸福。
有一次,他邊洗碗邊告訴妻子:“今天,小陳寶干活兒最好,我獎勵他一個小禮物,他高興了一整天……”
他剛說到這兒,妻子就搶過他手里的碗,趕他去沙發上休息:“老公,你別太累了,家務活兒還是我來做,我沒時間去你那兒當志愿者,但可以在家里支持你。”聽了妻子的話,宿偉心里美滋滋的。
在宿偉的影響下,不知不覺中女兒也在慢慢改變。
2022年寒假前的一天,宿偉和上大學的女兒微信聊天時,女兒問他:“爸,我有一些沒怎么穿的衣服和鞋子,可不可以送給陽光之家的孩子?”
“行啊,姑娘!”女兒愿意主動關注那些孩子了,宿偉很感動。更讓他感動的是,女兒還在學校宣傳他的工作,同學們也捐了些玩具、零食、學習用品等給陽光之家的孩子們。一放寒假,宿美辰就帶著一大堆東西到陽光之家去看望孩子們。
那段時間,宿美辰一直待在陽光之家陪著孩子們和宿偉。
一天,父女倆聊天時,宿偉對女兒說:“姑娘,爸爸希望你在大學期間也能從事一些志愿服務,畢業后多關注身邊的弱勢群體。”
宿美辰爽快地說:“我們同學都說你是年輕人的榜樣,我以后也要多獻愛心。”
宿偉疼愛地摸著女兒的頭:“太好了,真不愧是爸爸的好姑娘!”

宿偉和女兒
宿偉無怨無悔地為這群特殊的孩子付出,也收獲了很多榮譽,如“最美沈陽人”、遼寧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等。他負責的陽光之家獲評“先進陽光家園”稱號。
2024年4月,他還獲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頒發的數千元獎金。13年來,從陽光之家走出去的孩子,已有15人成功到社區或助殘企業就業。

2024年5月,有個孩子因為青光眼做了手術,剛出院,他母親把他送到陽光之家時,含著淚對宿偉說:“宿老師,孩子的眼睛每天需要滴兩種眼藥水,隔一個半小時就要滴一次,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別人我不放心。”
“好嘞,我會按時給咱孩子滴的。”宿偉立馬答應下來,隨后細心地將滴眼藥水的時間和方法記在辦公桌前的白板上。他知道,這是家長對他的信任,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作者:思齊
編輯:壯青青
原文鏈接:多次被女兒誤解的他,成了一群孩子的好爸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