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無名之輩的愛與勇氣 | 阿乙對談鄧安慶

2019-01-16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2017年,鄧安慶在工作了十余年之后,終于下定決心辭職,用一年時間給自己一個去看看世界的機會。從漫天白雪的北海道,到櫻花繚亂的京都,從南太平洋上的拉羅湯加島,到清晨的巴黎與日暮的佛羅倫薩,他背著自己的手提電腦輾轉世界各地,陸陸續續寫下12萬字,構筑成8個靈動的故事。這些動人的文字,近日匯集成短篇集《天邊一星子》。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走遠的人,一些消散的故事。在奔波的旅途中,鄧安慶拋卻忙碌疲累的都市生活,以疏離的視角回望故土之上的親人、故鄉的少年、城市里短暫交集的陌生人……這些人物都是平凡人,可以說是無名之輩,每個人都飽嘗生活的苦,但也有自己的愛與勇氣。

鄧安慶在《天邊一星子》的前言中說,這些人都是他內心天空中閃亮的星星。他如何打包收藏那些照亮心靈的回憶?又從中汲取到怎樣的力量?作者鄧安慶與著名作家阿乙共同做客SKP書店,分享創作與生活,以及在清亮的星光中體悟到的愛與勇氣。

從左至右為主持人、鄧安慶、阿乙

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過客,都是陪你走過一段的人

Q1 請問“天邊一星子”這個書名的來歷是什么,也請分享一下創作這些故事的緣由?

鄧安慶:去年和前年,我一直在看張新穎寫的《沈從文的前半生》《沈從文的后半生》,特別喜歡書中沈從文的一句話。他在給愛人張兆和寫的一封信中寫道:天邊一星子,極感動。這句話對我觸動特別大,讓我有一種很想寫的沖動。

我去過一些地方旅游,也工作過不少地方,經歷過很多很美妙的晚上。很多朋友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過客,都是陪你走過一段的人,后來他消失在你的生命之中。我想把這些人記錄下來,所以有了這本書。

 

鄧安慶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作者

Q2  請問阿乙老師,這本書里面您最喜歡哪個故事或者哪個片段,請分享一下您的閱讀感受?

阿乙:每一篇我都很喜歡,因為我讀到了鄉愁。我是江西省瑞昌市人,他是湖北省武穴市人,其實是隔江相望的兩個縣,我們兩地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他小說里面用到的大量方言也是我們瑞昌人看得很親切的地方,所以勾起了我的鄉愁。

安慶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作者,但他的方言并沒有設置障礙,反而促進讀者對人物情緒、對生活現場的理解,哪怕不是湖北人、江西人,也能感受到他的小說的好。

他的作品讓我非常吃驚的地方是,他寫的是鄧垸、他的父母,但讓人感覺不到作者的存在。他是一個謙卑的作者。這個謙卑背后是技術支撐的,就像一個隱身的裁判,其實花了很多功夫來不讓觀眾注意到他。

采取最大公約數的方言寫作方式

Q3  創作時方言是非常好的素材,但也要做一個平衡,兩位老師在創作時怎么平衡方言的比例,來更好地表現小說的風味?

鄧安慶:南方各地的方言都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個劣勢,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優勢,它可以成為你獨有的工具。我會刻意收集家鄉的很多方言,但我有一個考量,我不想寫特別偏僻的詞,再使用大量注釋,我的辦法是采取最大公約數的方言,我寫武穴的方言,但江西人、湖北人、湖南人、四川人看了都覺得是自己家鄉的方言。它體現出方言的韻味,大家又都讀得懂。

阿乙:鄧安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作者,這個概念非常好,叫最大公約數的方言運用 。我很贊同,這也是我摸索到的一個結果。我一開始用了非常激烈的方言寫作方式,但摸索了七八年后,發現還是應該以普通話為主,要以一個讓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寫。

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用我們的方言默讀的,這個過程非常過癮,覺得整個生活氣息鋪面而來,我相信這是作品隱藏的一個閱讀快感。

 

鄧安慶的寫作是聽取了每個人復雜一生中最大的細節

Q4  《分床》一文勾勒出一對傳統的夫妻:一位辛勤付出的母親,一位有點自私的父親,他們相互抱怨,又相依為命。兩位老師如何理解父輩的這種婚姻關系。在您看來,怎樣的婚姻關系更加理想?

鄧安慶:我覺得夫妻之間很重要的一點是體貼。我發現一個問題,在我父親的觀念里,女人的工作往往是可以忽略的。有時候看到知識分子的專著,里面都說感謝我的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我每回看到這句話都挺生氣的。我覺得我爸爸媽媽也有一點這種關系。

我為什么要寫《分床》呢,因為我爸爸媽媽蓋了新房,有多余的房間后,我媽媽立馬搬到另外一個房間里住了。并不是他們沒有感情了,而是她想有一個自己的房間,門一關,她可以暫時不用理會家里面其他的事情,一個人待一會兒。在農村,女性的精神需求往往是被忽略的,而這一點是我非常在意的一點。 

阿乙:我是一個70后,每次和80后、90后作者交流時都能獲得很多新的東西。我跟安慶一起聊天發現,他是一個謙卑的作者。這本書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謙卑,謙卑的生活體驗者,他善于傾聽他生活時候中最細微的聲音。

鄧安慶的寫作是聽取了生活中每個人的意見,或者是每個人復雜一生里最大的細節。在他的作品里,人物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沒有驕傲也沒有卑微,沒有標簽。

當年鐵葫蘆招了一批年輕的編輯,定的標準是要招未來的文學大家,進行了一場很殘酷的海選,鄧安慶就是當時入選的人之一。后來安慶、沈書枝、孫一圣這些編輯都成為了作者,不能說是大師,也成為一個很有前途的作者。像鄧安慶和沈書枝在寫作上面已經非常接近李娟。

10元稿費改變一個少年的人生

Q5  《迷路火光》中塑造了一個熱愛文學的叛逆少年張清宇,兩位老師在學生時代是怎樣的孩子,在青春期是否有類似張清宇這樣受挫的經驗,如果有的話這些挫折對您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鄧安慶:這是文章中張清宇的經歷,我本身沒有經歷過。我讀初中時經常把自己幻想中的東西也寫下來給語文老師看,他很鼓勵我。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早上一爬起來把它寫下來,老師說寫得很好,就幫我拿去發表,那是1998年,我14歲。半年后我收到一張用稿通知單,有10塊錢的稿費,那是我人生中掙的第一筆錢。當時我還是未成年,沒有身份證,無法取稿費,老師帶我去找了校長,校長知道后當場掏了十塊錢給我,第二天早操時,他拿著這張稿費單跟大家說,我們學校出了一個才子。我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學生,這件事突然讓我覺得,原來我也有價值,我也有別人沒有的東西。這給了我很大激勵,我就想未來一定要當作。14歲的時候我就有這么一個愿望,今年我34歲,20年間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它證明我還有點生存價值。

阿乙:我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青春,所以我的小說里面也沒有青春的內容,很少。我覺得我整個青春都很憋屈,像一座沉悶的火山。我應該屬于比較乖,但內心活動很多。我在20歲以前根本沒有談過戀愛。沒有談戀愛不是什么好事情,因為內心總在想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被別人挖走了,覺得自己很怯懦。連把情書送給對方的勇氣都沒有,只知道臉紅,這種挫敗感應該是困擾我終身。不過現在我臉皮已經很厚了,但是到了40歲臉皮厚毫無價值,40歲應該羞愧,要慚愧一些,而在年輕的時候應該臉皮厚一些。

 

一旦寫到我的鄧垸,就像魚回到了水里

Q6 為什么你們都那么喜歡寫鄉村,鄉村對您來說是什么樣的存在?

鄧安慶:我也寫過城市,但是寫的不是那么成功,我覺得寫小說或者寫其他東西一定要有一個游刃有余的狀態,要寫得從容。我一旦寫到我的鄧垸,就好像魚回到了水里,不用刻苦地收集很多材料去搭建這個事件,腦子里面就有無數細節。 從《山中的糖果》到《跳蚤》,我都是寫鄉村,因為我熟悉他們。寫的時候可以毫不著力,閉上眼睛那個人就很鮮活的在腦子里面,在這里面感到自由、感到放松。

阿乙:我們在寫自己故鄉的時候有一個捷徑可走,我們可以閉著眼睛就寫。我知道阿來老師,他到了哪個地方就會用照相機拍下那里的植物,就是想避免自己露怯,所以他的作品考據非常強。一個作家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地方,要寫好你熟悉的文學根據地,你的根據地可能在你的學校,寢室,你的單位,或者你的故鄉。在搞文學第一桶金的時候千萬不要走得太遠,像鄧垸世界一樣的,寫你最熟悉的東西,這樣才能發揮長處。

在中國有大量水平比你高的人存在的城市,就是北京

Q7 兩位老師在北京生活多年,請問北京這個城市對您的意義是什么?

鄧安慶:我和阿乙老師都是考學離開了我們生長的地方,離開鄉村,到城市讀書,然后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發現鄉村已經回不去了。回到家里待兩三天,可能跟爸爸媽媽其樂融融,時間長就不耐煩,想趕緊回城市,但是城市其實好像也沒有徹底融入進去。對鄉村和城市都有距離感,都沒有徹底融入進去。但是另外一方面,對鄉村和城市都是有感情的。

我對于北京也是這種感受,有一種柔軟的距離的感覺。我很多喜歡北京,因為它很通透。在這里我不需要依賴已經形成的關系網,可以自由輕松地生活。北京有很多人,在老家你可能是一個奇葩,不斷有長輩干涉你的空間、感情,但到北京你怎么都是正常的,這就是北京通透和包容的地方。   

阿乙:我在北京生活了14年,什么也沒有寫北京,但我仍然很感謝北京這個城市,因為只有在北京,我才能把故鄉所有的細節激活。這14年,我的肉體已經吸收了很多北京的細節,但是我在這里根本寫不出來,作家就像鳥一樣,飛離這個地方,飛離這個空間,他才能俯視原來的地方。子曰無友不如己者,就是說要跟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朋友才能不停進步,在中國有大量水平比你高的人存在的城市,就是北京。北京不是唯一的,北上廣都可以。我認為人要往大城市跑,是對的。

寫作最難征服的就是自己的親人

Q8  書中在《戲子老師》和《鬼城詩人》中刻畫了兩個人物,在追求自己所愛時都遇到不被周圍人認可的境遇。兩位老師在追求文學道路時,是否也遇到類似的掙扎?最后是什么東西支撐您一直寫作?

鄧安慶:我一路上沒有經歷過父母的不理解,他們對我特別的溫柔。他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我平平安安的,好好活著,其他一切要求都沒有。一路下來家人都很理解我,支持我,是我非常感動的。

阿乙:寫作最難征服的就是自己的親人。這不是他們的問題,我想是我的問題,我一開始認為寫作和閱讀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事情,沒有之一。后來我想到自古以來到現在,寫作和閱讀其實是人們在勞動之余、生存之余的休憩,是對勞動生活的一個補充。如果我能作為勞動人民的一個消遣、一個精神生活的補充,就很滿足了。但這不能強求。我家里人大概一半的親戚親屬看我的作品,因為好奇;我現在越來越能理解,越來越感激他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波克城市棋牌下载| 真人娱乐城开户送钱| 黄金城娱乐场| 百家乐凯时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e78| 雅江县| 噢门百家乐注码技巧| 百家乐官网10法则| 大发888我发财| 百家乐平台下载| 希尔顿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 鼎丰娱乐城开户| 全讯网777| 百家乐庄家闲|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的如何玩| 大发888娱乐场出纳| 饿火命适合做生意吗| 百家乐官网高手论坛| 百家乐21点德州扑克| 新梦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正负计算| 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大全| 青岛棋牌室| 百家乐投注综合分析法| 百家乐游戏出售| 百家乐官网必胜方程式| 信誉好百家乐官网平台| 百家乐官网视频一下| 大发888游戏技巧| 仕達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返水| 大发888娱乐城m88| 荷规则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有何技巧| 破战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人百家乐赌博技巧| 真人百家乐官网软件云南景| 田阳县| 优博国际娱乐城| 乐透世界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