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個夏天,是什么讓上海的黃瓜價格上漲?
原創 崔藝林 816數士
蔬菜價格還在漲!
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批發價格數據顯示,8月21日,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6.13元/公斤,比8月15日又漲了0.12元,相比6月中旬的價格,上漲已經超過43%。
為什么今年的菜價上漲這么多?
1
菜價與周期
從歷史數據看,我們發現農產品價格存在固定的變化周期,每一輪漲跌周期恰好在1年左右,其中低點一般在6月前后,高點一般在春節期間。

蔬菜的價格周期與農產品類似。

從往年數據來看,5-6月,春季蔬菜集中上市,通常對應全年蔬菜價格的底部區間;7-9月高溫雨季、疊加南方臺風等季節性因素增多,流通環節受限會推動蔬菜價格上升,8月中旬一般為菜價小高峰,進入秋季后隨著南方蔬菜上市,價格則開始回落。
這一輪從6月開始的蔬菜價格持續上漲,確實也符合往年菜價的周期性規律。
2
極端天氣
不過,往年雖然夏季蔬菜價格會有所上升,但不至于出現價格高峰。而目前當季蔬菜價格都快趕上過年了。
今年有何特別因素?
這和蔬菜供應的產地有關,中國的蔬菜產區主要集中在華南中南、華北和華東。夏天的蔬菜,來自北方產地的多,到了冬天,南方的蔬菜更多一些。

而今年夏季,北方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多,共經歷了5輪強降雨過程,多地日雨量打破歷史同期紀錄。北方的幾大蔬菜產區普遍遭遇大暴雨,尤其蔬菜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的河南和產量全國第一的山東。
以價格上漲明顯的黃瓜為例,上海菜場的黃瓜主要供應商其實在山東聊城。據聊城統計局數據,聊城市5月份降水量為14.9毫米,較常年同期減少63.6%,而5月份正是黃瓜的生長期,干旱少雨的天氣并不利于秧苗的成長。
到了7月份黃瓜的收獲期,山東迎來暴雨,聊城市7月份平均降水量為266.0毫米,較常年同期多62.3%。許多瓜秧和果實被水浸泡而腐爛,降雨過后,又很快轉為高溫天氣,地面上如蒸籠一般,蔬菜苗很快就枯萎了,這些不利因素疊加造成了減產。

3
菜價漲幅超過整體食品價格
受蔬菜價格快速上漲影響,7月CPI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個月擴大0.3個百分點,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
如果比較蔬菜價格和整體食品價格的走勢,我們發現,整體食品價格變化趨勢與蔬菜基本相同,但蔬菜上漲幅度高于整體食品價格。

從近兩個月上海市場的食品價格來看,蔬菜價格上漲較其他產品明顯。豬肉、部分魚類、部分水果的價格也都迎來上漲。但雞肉、牛肉價格都有所下降,牛肉從51.54元每斤下跌至49.73元每斤,每斤下降1.81元。水果中葡萄價格每斤下降4.1元,跌幅最明顯。

4
菜價何時回落
菜價能否回落,關鍵要看供應。
上海市的年蔬菜產量約為250萬噸左右,而年需求量估算約1400萬噸。這意味著超過60%的蔬菜需要外省供應。今年極端高溫天數多,對本地蔬菜夏季生產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客觀上又進一步推高了菜價。

為了平抑菜價,上海市農業部門堅持“兩手抓”。
一方面是積極組織蔬菜生產基地,尤其是5.9萬畝綠葉菜核心基地,加強田間管理和采收作業,增加蔬菜上市量,并搶種耐高溫速生蔬菜,比如雞毛菜、米莧等,讓綠葉菜持續從菜田送到市民廚房餐桌。
另一方面,積極拓寬外省供應渠道。以黃瓜為例,上海蔬菜集團正引導商戶積極調運貴州安順、山西應縣以及云南元謀的貨源來補充,保障貨源穩定,抑制黃瓜價格的繼續上漲。
好消息是,從天氣情況來看,高溫蹦跶不了幾天了,預計隨著“三伏天”結束,菜價將逐漸回落至正常水平。
原標題:《這個夏天,是什么讓上海的黃瓜價格上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