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制日報刊文評“權健事件”:中醫藥發展法治化進程須提速
據報道,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近日被依法刑事拘留。
連日來“權健事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縱觀權健公司起家、發展、擴張的過程,其非常善于利用中醫藥進行炒作,各種“秘方”滿天飛,束某某本人就曾聲稱從民間搜集了600多個“秘方”。時至今日,這些所謂的“秘方”究竟有多大可信度,人們已經心知肚明。早在“權健事件”曝光之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召開會議指出,“絕不允許任何機構、人員借中醫藥之名行違法違規之實,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損害中醫藥形象”。
近年來,中醫藥事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借中醫藥之名行違法違規之實”的問題仍然存在,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神醫劉洪斌”,也曾經以蒙醫第五代傳人、祖傳老中醫等身份四處忽悠。中醫藥不僅能治病救人,而且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有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之所以對中醫藥比較認可,正是因為受到傳統文化、社會心理影響比較深。如果像權健公司一般,運用某種違法違規商業模式不擇手段推廣一些打著中醫藥旗號的概念、噱頭甚至騙局,再通過現代媒介精心包裝,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并不僅限于醫學領域,還會蠱惑人心、擾亂風氣、歪曲傳統、制造矛盾,給社會經濟發展埋下諸多隱患。
鑒于中醫藥事業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關系,需要用歷史性、全局性的眼光看待中醫藥事業發展。一些源遠流長的中醫藥理念,除了是健康之道、養生之道外,還是基于傳統文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體現。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中醫藥事業還有長足發展空間,積極意義也越來越明顯:既能夠為醫療體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又能夠以傳統與現代、身安與心安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老齡化社會的健康幸福、和諧穩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入人心的今天,中醫藥事業發展法治化進程須進一步提速。中醫藥法自2017年7月1日施行以來,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還應該從兩個方面進一步強化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法治保障。首先,不斷落實中醫藥法相關規定,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加大投入多方拓展中醫藥診療的正規合法途徑。其次,嚴格監管執法大力規范打著中醫藥旗號的營銷推廣行為,某些“借中醫藥之名行違法違規之實”的個人和機構往往在營銷推廣方面無所不用其極,全媒體時代對此需要予以高度警惕,提前掐斷問題苗頭。
(原題為《中醫藥發展法治化進程須提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