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1月13日報道,“目前本市的很多中小學都是以數字命名,或者名字特別長,缺少文化內涵……”在12日上午的委員報到現場,今年第七年“上會”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第166中學校長王蕾帶來了關于完善中小學命名管理的建議,她認為,學校命名要有文化內涵,以凸顯首都文化中心定位。
王蕾提到,在北京中小學的命名中很多都是數字化的命名方式,這與北京文化的內涵不太匹配。據她了解,在北京71所百年老校中,大多數學校的校名以數字命名。“在國際交流中數字是沒有任何文化意義的,很多外國友人都對數字命名感到費解。”王蕾表示,中小學校是育人的地方,學校命名也應呈現學校本身育人的特點。她表示,經過調研,在上海沒有以數字命名的中小學,大學中也沒有數字命名的學校。
同時,王蕾還提出有一些學校的校名特別長,將近20個字,并不夠簡潔也不夠突出文化特色。比如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再比如在新的教育多樣態改革背景下產生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集團化辦學所產生的一些新校名也都比較長。“比如我們學校北京市第166中學附屬校尉胡同小學,北京市第171中學附屬青年湖小學,北京東直門中學附屬雍和宮小學等等,這些字數都達到了十幾個字,有些不太簡潔。”
另外,王蕾還提出,此前學校在命名上就能看出學制,比如初中叫做初級中學,高中叫做高級中學,初中高中一體是完全中學。“我認為,學校的名字最好能夠突出學制特色,而現在一些校名有點含糊,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學制。”
因此,王蕾建議,學校命名還是要以富含文化內涵、簡潔為主。“這就像一個人的名字,要具有文化意義,而不是簡單的數字。”王蕾說,因此學校校名的命名最好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還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學制等信息,讓人一目了然,并與首都北京的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定位相匹配。
(原題為《中小學命名怎樣體現首都文化?》)
【更多閱讀】
劉巖委員:學生課桌椅高度應匹配學生身高
針對學生課堂硬件設施與學生身體健康的關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劉巖建議關注中小學課桌椅高度。她提出,中小學生桌椅高度影響學生的視力和健康發育,而且桌椅高度與其身高不匹配會影響到學生頸椎健康,頸椎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孩子記憶力等,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學校教室物質環境檢測,提高學生課桌椅與身高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