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探索石板下的秘密:西團山人的最后一次謝幕......

2024-08-04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距今約4000年的吉林大地

見證了人類文明的又一次飛躍——

青銅時代的輝煌降臨

古人以智慧與勤勞

開啟了文化內涵豐富的全新篇章

而這些青銅時代的居民

離世后的安息之地

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

探索西團山遺址,了解西團山文化

揭示古人喪葬習俗的奧秘

距今4000年左右的時候,在吉林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類取得更進一步的成就:他們學會了從礦石中提取金屬,并用它來制造工具和武器。就這樣,人們手中的工具不再只有石器,古樸莊重、泛著青灰色光芒的青銅器正式走進了他們的生活,人們由此步入了文化內涵豐富多彩的青銅時代。

西團山遺址的考古探索

在青銅時代生活于吉林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的墓葬是什么樣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進行的第一次搶救性重大考古發掘,便是對吉林省內一處青銅時代遺址——西團山遺址的發掘。考古學家將其所代表的文化類型命名為“西團山文化”。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對墓葬的發掘與研究。

西團山遺址在吉林市船營區內,位于松花江支流溫德河北岸的一處高出平地40米左右的小山上。因為這個小山位于吉林城區的西邊,山勢呈圓形,所以被叫做西團山。

▲圖/西團山遺址保護標志牌

遺址面積約4萬余平方米,其中發掘出大量石棺墓。說到石棺墓,人們想到的可能是使用整塊大石頭雕鑿成裝尸體的容器,但生活在大約3000年前的西團山人,還沒有能力將一塊大石頭鑿成一口大棺材。考古學家們所說的石棺,實際上是用天然的花崗巖板石立砌、或塊石壘砌而成的一種葬具。西團山的石棺墓有3種形制:帶副棺的長方形墓;不帶副棺的長方形墓;專門裝殮幼兒的近方形小型石棺。副棺是用于放置隨葬陶器的,它與主棺相連結,位于主棺一側或尾端。

▲圖/西團山文化出土的石棺墓葬

石棺均埋在山坡地表以下,最深可達2米左右。石棺墓在排列、方位和葬式上存在一定的規律。具體來說,石棺基本上是依山勢、單行橫向排列,間距1至2米左右。石棺的方位,多為東北—西南向,墓主人頭朝山頂,腳向山下,皆為單人葬。死者的葬式,從骨架看多為仰身直肢,少數為仰身屈肢,或者兩手交放于胸前,或者小腿向一側彎曲。

在西團山發掘的36座石棺墓中,除一座墓沒有隨葬品外,其他都有隨葬品,且品種和數量沒有多大差異。具體可分為:陶器,如陶壺、陶罐、陶缽、陶碗等生活用具;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錛、石刀、石鏃和石紡輪等生產用具;還有些裝飾品,如白石管、野豬牙飾。從隨葬品放置的位置看,裝飾品多放在頭、頸、胸部,生產工具多放在腰部兩側,生活用具多放在小腿附近或副棺內。

▲圖/吉林市船營區文化和旅游局

在隨葬品的分配組合上,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規律:即男性墓和女性墓之間存在差異。女性墓中隨葬品組合多為紡輪、石刀、陶壺、陶缽和白石管;男性墓中的隨葬品組合多為石鏃、石斧、石錛、陶壺、陶罐和野豬牙飾。這種現象反映了男、女在生產分工上的不同。在裝飾品佩戴上,盡管性別差異不大,但也是有所選擇的,男子多愿意在頭上或胸前佩戴野豬牙飾,女子則喜歡在脖子上佩戴用白石管串綴的項鏈。

▲圖/西團山文化出土的隨葬品

喪葬習俗的推測

從古至今,死亡都是人類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在西團山遺址中生活的人發展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喪葬文化。關于西團山人當時埋葬逝者的情景在今天是無法看到了,但根據考古發掘的墓葬材料和有關民族志材料,學者們推測當時的喪葬活動可能是這樣的:

部落成員死后,死者家屬立即報告部落首領,由首領組織部落成員上山去采集建造石棺的石材,到公共墓地指定地點去挖掘墓坑;死者的家屬則在家里給死者穿好衣服,帶好裝飾品,歸攏好死者生前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然后還要宰殺自己家喂養的生豬,準備比較豐盛的飯菜,以便犒勞為營造棺墓出力的人和為死者下葬用(下葬主要用豬下頜骨)。

▲圖/西團山文化出土的隨葬品

下葬的時候,由巫師誦念咒詞,祝愿死者安然無恙地回到祖先發祥地那里去。死者的親人要將死者生前所用的器物以及為死者準備的食物放到棺材里(也有的放在副棺內或棺蓋上),然后就由部落的人將墓穴埋土填平。埋好后,由公共墓地的主管人在地表插上木樁,做為標記,以便之后的逝者再按順序進行埋葬。

▲圖/吉林市船營區文化和旅游局

西團山文化的歷史意義

在東北民族史中,將除漢族以外世代生息于東北、源流不同的東北各族劃分為三大族系,即東胡族系、穢貊族系、肅慎族系。西團山文化族屬應為穢貊族系的穢人,這一觀點逐漸成為學界共識。考古研究發現,西團山文化的下限與東北第一個文明古國夫余的建國年代相銜接,且兩種文化有相混的現象。這說明穢人部落文化是夫余國的立國基礎之一,也是東北其他族系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推動力量。

1987年10月24日,西團山遺址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吉林大喇叭

如需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悠游吉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免费百家乐追号| 手机bet365| 百家乐注册下注平台| 网上百家乐官网合法吗| 免费百家乐计划软件| 信誉百家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制胜法| 打百家乐官网如何赢分| 豪门娱乐| 大发888下载删除| 先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大| 网上百家乐官网骗人的吗| 大发888 注册账号| 百家乐如何捕捉长龙| 百家乐视频多开| 百家乐官网斗地主下载| 真人百家乐官网出千| 棋牌娱乐城注册送58| 大发888免费娱乐| 百家乐博彩免费体验金3| 百家乐游戏打水| 百家乐大轮转| 百家乐赌场论坛| 百家乐9点直赢| 蓝盾百家乐赌场| 百家乐官网法则| 百家乐官网sxcbd| 百家乐官网香港六合彩| 奈曼旗| 线上老虎机| e世博备用网址| 博彩现金开户| 玩百家乐最好方法| 百家乐官网旺门打| 百家乐官网最新分析仪| 博必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永利高娱乐城| 德州扑克官网| 真錢棋牌游戏|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