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湖醋魚“抹黑者”遭懟背后,是一座急于甩掉“美食荒漠”帽子的城市
自帶流量的“西湖醋魚”再起波瀾。杭州一位餐廳老板8月1日發視頻怒斥有人來店里拍短劇,“自媒體刻意抹黑杭幫菜”。當天,他遇到幾位只拍攝、不品嘗,劇本臺詞里卻有“西湖醋魚真難吃”的客人,稱他們是“抹黑”,“只為博流量”。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相傳起于宋代,上過國宴,須選用體態適中的草魚,成菜色澤紅亮,酸甜可口,略帶蟹味。盡管名氣很大,但從市民到游客對這道菜的口感眾說紛紜,近年“西湖醋魚”頻頻被自媒體及網友吐槽:“有土腥味”,“很奇怪的味道”,“超出認知的糖醋味,徒有虛名”,“這酸溜溜的西湖醋魚怎么成為杭州名菜的?”經典名菜都不好吃,也成為杭州被認為是“美食荒漠”的佐證之一。
提到“西湖醋魚”,就讓人想到杭州。為守護“城市IP”,杭州不少知名餐館已對“西湖醋魚”進行改良,官方也出臺“杭幫菜”扶持政策、成立工作專班,懸賞征集“杭幫菜標準”。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2日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為打造“小吃IP”,杭州還在籌備出版關于“杭幫面”的書籍,后續考慮推出蔥包燴、定勝糕等的專著。
“吃都沒吃就說真難吃”
1日下午,西湖邊一家餐廳的老板黃群發視頻稱,當天中午發生的一件事讓他既憤怒又傷心。
黃群告訴澎湃新聞,當天13時左右店里來了9個客人,問有沒有西湖醋魚。因為天熱,店內客人不多,他同意現做這道要預定的菜,告知客人至少等40分鐘。
9人分坐兩桌,其中一桌只點了西湖醋魚。上菜后,服務員發現幾個人一口不吃,拿出電腦、專業攝像機、打光等設備圍著菜拍。黃群上前詢問,得知對方是在拍短劇后提出看一下劇本,看完就生氣了,“大致情節是一男一女約會吃飯,最后一句臺詞是‘西湖醋魚真難吃’。”

“現在很多人拍視頻一味跟著流量走,不管事實,他們吃都沒吃就拍片子說不好吃。而且從現場交流看,幾個年輕人根本不知道西湖醋魚是杭幫菜的經典?!弊隽?5年杭幫菜的黃群說,他感覺受到傷害,請他們離店。雖然沒收餐費,但黃群擔心對方會投訴自己“趕客”,或發布剪輯視頻斷章取義,決定先發聲,結合店內監控錄像拍了視頻說明情況。
“杭幫菜在國內烹飪比賽中屢屢獲獎,還走出國門,但選料講究、烹飪有技巧,并不是每家店都做得好的,拿西湖醋魚來說,用什么魚、烹飪步驟都有門道。如果他們吃過,認為不好吃,大家可以討論。其實,這幾年,圈里一直在努力將這條魚做好?!秉S群說,比如將草魚改為開化清水魚或鯔魚、筍殼魚等沒有土腥味的魚;改進糖醋汁、姜末的比例,追求“醋魚吃出蟹味”。
去年,孤山下的杭州百年老店“樓外樓”對招牌菜“西湖醋魚”進行升級,原料從草魚換成開化清水魚。據當地媒體報道,清水魚是草魚的一種,肉質緊實鮮嫩,沒有泥土味。通常選擇一斤五兩至一斤六兩的,確??诟性谂腼兒筮_到最佳。做法也有改良,第一步入滾水氽時,時間略微延長。改良后的魚肉質更鮮美細嫩,細品有螃蟹的味道。西子賓館、西湖國賓館等也通過改良原料、調整工藝等,試圖使經典佳肴煥發新的生命力。
成立杭幫菜專班,面條、蔥包燴都要出書
頗具爭議的“西湖醋魚”背后,是社交平臺上關于杭州是“美食荒漠”的討論。社交網站上,有不少網友吐槽杭州美食,如“出差第一天吃了碗拌川,第二天東坡肉,以后每天肯德基、麥當勞”“2023年了,官宣美食還揪著龍井蝦仁、西湖醋魚不放,這幾道菜用心做是好吃,但大部分店真的做不好?!?
杭幫菜是八大名菜之一“浙菜”的分支,但因傳統制作技藝缺失,預制菜使用,餐飲工業化標準擴張,傳統小餐館、美食街在城市化進程中消亡等,杭州一度被戲稱為“美食荒漠”。
據浙江傳媒學院全媒體實驗創新中心2022年發布的《爭論頻出,杭州到底是不是“美食荒漠”?》,調查顯示有近7成的人認為杭州是“美食荒漠”的原因是菜肴單一以及口味不同、價格過高、味道有落差。
文章說,杭幫菜歷史悠久,考驗廚師技藝,對原料的要求也高,但現在部分餐館做的杭幫菜高不成、低不就,更像“快餐”,只是滿足游客“品嘗名菜”的好奇心。在制作方面,杭幫菜是料理包的“重災區”,一些店裝潢精致,后廚卻是料理包、預制菜。與其相對的如四川的“麻婆豆腐”,則多由店主采購新鮮原料現做而成。
為擦亮城市IP,甩掉“美食荒漠”標簽,杭州動作頻頻。
去年3月起,杭州出臺杭幫菜扶持政策、成立工作專班,對主導制定完成杭幫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單位,成果經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或備案后,分別給予每項不高于100萬元、30萬元、20萬元、20萬元的獎勵;對評定為杭幫菜“名店”“名街”“名禮”“名廚”“名服務師”“名菜”的給予不超過30萬、50萬、10萬、5萬、2萬、3萬的獎勵。同時建立菜系標準化、系統化培訓體系,申請新增杭幫菜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昂贾輵屹p100萬出點子擺脫美食荒漠”一度沖上各平臺熱搜榜。杭州有關部門還曾隨浙江省商務廳赴江西、湖南調研美食推廣,“潮新聞”報道稱,此行的目的是研究別人怎么在“吃”上做文章,洗刷浙菜“美食荒漠”的“冤屈”。

杭州拌川
今年5月,杭州市商務局就《推進杭幫菜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修訂稿)》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提出打造杭州拌川、蔥包燴、定勝糕、杭州小籠包等特色小吃IP,形成美食地標,塑造年輕人記得住、愿分享的消費品牌。
“特色小吃美食已經成為各地打造城市IP的超級引擎,柳州螺螄粉、重慶小面、盱眙龍蝦、沙縣小吃、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等都是地方小吃頭牌?!痹摼窒嚓P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杭州也有眾多名小吃,比如“杭州拌川”,和湯面比沒有湯,和拌面比更有料,加上各種澆頭,做法、口感、品類獨樹一幟,正公開征集專屬LOGO。目前全市有3萬多家杭幫面館,已籌備出版關于“杭幫面”的書籍,拌川是其中重點,后續考慮推出蔥包燴、定勝糕、小籠包等的專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