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許海峰:以奧運會為契機讓更多人關注體育
從我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現在的巴黎奧運會,已經整整40年了??吹竭@次奧運會的首金又是中國射擊隊奪得,我感到十分激動。
黃雨婷和盛李豪都不到20歲,發揮得那樣平穩,讓人感覺英雄出少年。我在前幾年就聽到他們的名字,尤其是去年的杭州亞運會,他們的表現給人印象很深。近年來,不少國家在射擊項目上成長迅速,加上競賽規則也不斷改變,對中國隊的挑戰加劇。他們能夠頂住壓力奪冠,展現出中國射擊隊雄厚的實力。
回想起來,當年我在洛杉磯的心態還是很輕松的,賽前也沒有必須拿金牌的壓力。當時用的不是電子靶,打完之后需要查驗靶紙才能確定最終成績。經過確認,我的成績是566環,比對手多一環,拿到了冠軍。
說實話,我沒有預料到這塊金牌的影響力。當時洛杉磯華僑的輪番慶祝,回國后像民族英雄一般受到熱烈歡迎,都令我受寵若驚。
我在洛杉磯奪冠的日子是1984年7月29日。實際上7月29日這個日期和中國體育淵源頗深。1932年7月29日,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劉長春抵達美國洛杉磯;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新中國首次組隊參賽,當時中國隊入住奧運村的日子正是7月29日……
20世紀80年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國民經濟整體還比較困難,但國家特別重視競技體育,希望以此振奮民族精神。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條件的改善,無論是射擊項目還是其他項目,我們都提升得特別快。
2008年奧運會后,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體育不光是競技體育。要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我們面臨的任務仍然很艱巨,在大眾體育、體育產業乃至體育文化方面我們仍然有很多事要做。
近年來,中國的大眾體育蓬勃開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體育產業的蛋糕也越做越大,出現了和競技體育齊頭并進的局面。不過,我們在體育文化方面仍然欠缺,今后亟待加強。
現在很多學校已經開設了射擊課程,體教融合在不少中小學開展得很好。要我說,在低年級階段,一定不要有著急出成績的功利意識,把體育項目變成孩子的愛好才是最重要的。要讓他們能夠掌握更多體育項目的技能,終身受用。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好的苗子再往競技體育方向培養。
體育包羅萬象,我們仍然面臨一些短板,重要的是以奧運會為契機,能夠讓更多人關注體育,重視鍛煉和自身健康。
(本文由中國隊奧運首金得主許海峰口述,劉兵整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