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入境外籍人員203.5萬人次,是去年同期2.8倍
【編者按】
7月1日,國家移民管理局舉辦“弘揚移民管理警察職業精神”主題實踐系列云宣講第三場活動——“助力發展顯擔當”主題宣講,透過國門口岸,感受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展現移民管理機構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所作的積極努力和突出成效。
我們將通過展播本次宣講系列作品,帶大家踏上一段跨越南北、貫穿東西的奇妙旅程,把目光聚焦于那些默默扎根在基層崗位的移民管理警察,通過他們的視角,感受樸素而偉大的初心使命。
第三站,我們抵達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72年來,一代代上海邊檢人把守著東方國門,連續21年查驗出入境人員總數位列全國空港第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期宣講人是上海邊檢總站上海機場邊檢站執勤十二隊政治教導員李凌。讓我們跟隨她的腳步,一起看看上海邊檢是如何助力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的。

本文圖片來源:“國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眾號
從上海開始China Travel
隨著入境游的火熱,外國人的身影越來越多地活躍在上海各大景點。《人民政協報》總結為:街頭巷尾都“長滿了外國人”。
中國在上海等20個城市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54國公民憑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限定時間內確定日期及座位的聯程客票,過境上述城市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免辦簽證,在規定區域內停留不超過144小時。
免簽政策的利好促進了中外人員往來。今年1至6月,經上海口岸入境的外籍人員數量達203.5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約2.8倍。

“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不僅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也為外國游客提供了探索中國的絕佳機會。大量外國博主以“144小時過境免簽”為主題拍攝自己的中國旅游Vlog,掀起一股“China Travel”旋風,他們鏡頭里的中國立體豐富、多姿多彩。

1、安全感爆棚
女性博主晚上獨自出門逛街,發現完全不必擔心害怕,把手機、錢包等暴露出來,并沒有“等”到小偷,引來了大量外國網民“實名羨慕”。

2、煙火氣滿滿
路過的老奶奶為迷路的游客帶路,同店的食客會欣然接受拼桌,湯包、火鍋等地道正宗的中國小吃原汁原味、滿是“鍋氣”……這些沒有劇本設計的故事和觸手可及的美食,真實質樸又溫暖人心。

3、科技范十足
高效便捷的高鐵網絡、隨手使用的移動支付、酒店里的智慧服務機器人、風馳電掣的磁懸浮列車……再加上上海外灘“三件套”,外國博主紛紛感嘆仿佛“穿越到了未來之城”。

助力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
上海邊檢總站上海機場邊檢站推出多項通關便利舉措,平均查驗1名過境人員所用的時長從6分鐘縮減至2分鐘。截至6月底,浦東國際機場口岸共有10萬余名過境旅客享受到便利,累計節約通關時間近6700個小時,大幅增加了外籍游客的游玩時間。

減法:“機上填、線上報”
為所有航司配發外國人入境登記卡,旅客可以在飛機上完成填報;上線自助填報電子終端,旅客可以線上完成來華信息申報,最大限度減少現場排隊候檢時間。
加法:潮汐式用警模式
根據客流量動態預測,小單元精準疊加警力,有效提升客流高峰的通關效率,全力破解旅客通關過程中的卡點、堵點問題,為旅客提供通關便利。
特色:百人外語志愿服務隊
上海邊檢挑選精通外語的移民管理警察組成“百人外語志愿服務隊”,為出入境旅客提供英、法、俄、日、韓等13種語言的通關服務。

俄語志愿者王雪曾服務過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旅客。
“4月份,一位俄羅斯旅客從浦東機場過境去巴厘島,當時向我咨詢過2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他問我可不可以出機場,他們特別想去上海市中心玩一下。我給他推薦了豫園、外灘等景點,還給他介紹了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下次在中國游玩的時間可以更充裕。”王雪說,“5月的時候,他又看到了我,專門過來告訴我,上次在上海玩得特別開心,這回辦理了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計劃去江浙滬好好看一看。”

因為有了像王雪這樣熱心的移民管理警察的介紹,越來越多的外國旅客了解了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開始走進上海,并透過上海看見真正的中國。
入境游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國際吸引力、旅游競爭力的直接體現。上海邊檢總站作為上海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的重要一環,將以優質的服務和便利的通關環境迎接各國游客,從這里開啟中國之旅。
(原標題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掀起China Travel旋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