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大黨的“逆襲”?印度國會下院將迎10年來首位反對黨領袖

當地時間2024年6月4日,印度新德里,印度主要反對黨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舉行新聞發布會。 澎湃影像 圖
6月25日,印度國大黨宣布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已同意擔任第18屆印度人民院反對黨領袖。他將成為印度10年來首位國會下院反對黨領袖,也被認為是國大黨復興的標志。
過去10年,作為最大反對黨的國大黨在前兩屆議會選舉中分別取得44個、52個議席,在人民院議員總數所占比例不足10%,未達到任命反對黨領袖的條件,人民院的反對黨領袖一職因此一直空缺。
據印度《印刷報》6月25日報道,國大黨秘書長K.C韋努戈帕爾向媒體表示,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的母親索尼婭·甘地已將由拉胡爾·甘地擔任反對黨領袖這一決定轉達給人民院臨時議長。此前,6月8日,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一致通過決議,要求拉胡爾·甘地擔任反對黨領袖。
拉胡爾“新的信心”
拉胡爾26日首次在新一屆人民院亮相發言時說道,反對黨和執政黨“在信任的基礎上開展合作非常重要”,“允許反對派的聲音在本院有代表,也非常重要”。
2024年大選中,國大黨提名的候選人中有99人進入人民院,在人民院議員總數中占比達到18%,成功獲得了任命反對黨領袖的資格。人民院反對黨領袖是一個憲定職位,并依據“1977年反對黨領袖工資和津貼法案”得到正式承認。這是一個相當于內閣部長級別的職務。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拉胡爾現在將擔任能做出關鍵任命的委員會的成員,并充當制衡總理的角色。
作為反對黨領袖,拉胡爾·甘地可以出席一些重要會議,包括任命選舉委員會首席專員和印度中央調查局(CBI)局長的會議。出席選舉委員會首席專員任命會議的官員還包括總理莫迪和一位內閣部長;印度中央調查局(CBI)局長的任命會議的出席者則包括總理莫迪和印度首席大法官。
在國大黨工作委員會6月8日做出決議后,拉胡爾·甘地在出任反對黨領袖上仍顯猶豫。拉胡爾曾于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他尚未做出決定。國大黨消息人士稱,拉胡爾是希望在做出決定之前仔細考慮,因為他也是國大黨的領袖,需要集中精力加強該黨在印度全國的影響力。
拉胡爾于2004年首次當選人民院議員。2009年,國大黨執政期間,拉胡爾被邀請入閣擔任部長,但他拒絕了,強調他希望專注于提高印度年輕人對政治的參與度。
據BBC報道,曾撰寫有關拉胡爾著作的印度政治記者蘇家塔(Sugata Srinivasaraju)表示,拉胡爾的新角色也將幫助他恢復自身身為政治領袖的形象。蘇家塔告訴BBC,這份新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責任。他期望拉胡爾在人民院中展現出更有條不紊、勤奮和耐心的品質,這是他在過去20年里甚少展現的。蘇家塔分析說,接受新角色的決定表明拉胡爾有了新的信心。
據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道,拉胡爾是印度著名政治家族“尼赫魯-甘地家族”的繼承人,他2004年初涉政壇之際就被視為印度的未來領導人。拉胡爾1970年出生,他的祖母英迪拉·甘地當時是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是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的女兒。
1984年,英迪拉·甘地死于刺殺。7年后,拉胡爾20歲時,父親拉吉夫·甘地被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暗殺。當時在哈佛大學求學的拉胡爾因此輟學。拉胡爾后來到美國佛羅里達羅林斯學院完成本科學業,之后在劍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他在倫敦擔任過管理顧問,隨后回到印度從政。
作為家族政治傳人,拉胡爾常被政敵攻擊。比如,他用印地語發表演講時經常詞不達意,曾被莫迪嘲諷為“傻瓜”。 在2019年大選中,由于印人黨政治新星斯姆麗蒂·伊拉尼的出現,拉胡爾輸掉了過去一直屬于國大黨的北方邦阿梅提的席位。
據半島電視臺3月報道,此前,為了宣揚國大黨以及反對黨聯盟“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INDIA)”的理念,拉胡爾從印度東部一路徒步到西部,橫跨6600公里。他在全國游歷期間提出承諾,要為婦女、青年、農民、勞動者提供 “正義的支柱”,實現公平正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說,拉胡爾的這些行動讓外界對他“刮目相看”。
政治評論員喬杜里(Neerja Chowdhury)對BBC說,更強大的反對派將提供更大的辯論空間,使政府難以在未經討論的情況下通過法案。她補充說:“對于執政的多數派來說,暫停和取消議員的資格也將更加困難。”去年,143名反對黨成員因抗議議會出現“安全漏洞(a security breach)”而被停職,之后議會幾乎沒有進行任何辯論就通過了一些重要法案,其中包括旨在取代印度現行刑法的法案。
國大黨終于擺脫頹勢?
參考消息網報道引述印度《商隊》雜志政治編輯哈爾托什·巴爾的話說,最新的選舉結果“意味著人們將以更嚴肅的政治態度看待拉胡爾·甘地……但這個勝利是有限的,(畢竟更多的原因是)印人黨的表現不及預期。”
據《衛報》報道,政治分析家阿西姆·阿里(Asim Ali)說,“國大黨自1994年以來一直在衰落,所以這次結果是一個重大的例外。”阿里分析說,即使拉胡爾仍然遠不及莫迪受歡迎,但與2019年不同,在這次大選中,拉胡爾已能夠向人們傳達信息,表明他將長期留在民眾身邊,并為他們而奮斗。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拉希德·基德瓦伊說:“這次拉胡爾獲得的選票至少增加1700萬張,這是非常可觀的。”
外界曾以為國大黨和其他反對黨很難在2024年大選中獲得好的成績。據《衛報》報道,莫迪和印人黨政府被指以國家權力打壓政敵,包括使用騷擾、監禁、恐嚇等手段。國大黨作為反對黨陣營中的唯一全國性政黨,有著組織渙散、軟弱無能、缺乏領導力等負面標簽。
然而,國大黨等反對黨在本屆大選中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與2019年大選不同,反對黨尤其是國大黨、社會黨等政黨通過討論失業、通貨膨脹和種姓制度等議題,成功從莫迪陣營那里奪得了一些話語權,甚至在印度政治影響力最大的兩個邦——北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從印人黨手中奪走了大量選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劍對澎湃新聞表示,北方邦本被認為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治理方式的試驗場地”,北方邦首席部長約吉·阿迪亞納斯更被認為是莫迪可能的繼承者。“這里有中央政府提供的民生福利方面的財政支持,政府推動了打擊少數宗教控制的非正規組織的敘事,還有很多印度教民族主義立場的‘護牛’、‘風紀檢查’民間行動,形成了對印人黨很大的支持聲浪。然而,印人黨2024年大選卻在北方邦打了敗仗。”
分析指出,北方邦的社會問題壓過了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熱潮,反對黨成功抓住了有關議題拓寬力量。據《衛報》報道,拉胡爾和社會黨領袖阿基萊什·亞達夫(Akhilesh Yadav)強調北方邦存在長期失業、落后種性保護喪失等問題,最終成功贏得了許多民眾的支持,讓過去曾投給印人黨的落后種性背景選民轉投反對黨。
國大黨、社會黨等反對黨近來也在加強聯系。據《印度教徒報》(The Hindu)報道,拉胡爾在6月19日迎來了54歲生日,反對黨領導人紛紛表示祝福。作為北方邦國會議員,拉胡爾在回應社會黨領袖亞達夫的祝福時表達了對兩個政黨加強合作的意愿。《衛報》報道說,在很多人看來,拉胡爾將成為反對黨聯盟“INDIA”的正式領導人,接過維持聯盟團結這一“棘手的工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