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上海、柏林與巴黎:現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間流動

劉冠成
2024-06-1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
? 理論·學術 >
字號

5月30日,華東師范大學首屆現代斯拉夫與區域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范大學人文樓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與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共同舉辦,旨在通過跨學科交流,深化對現代斯拉夫文化的理解與研究。會議主題是“上海、柏林與巴黎:現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間流動”,嘗試從上海出發,繪制一幅自東向西的現代斯拉夫研究階段性發展的文化地圖。與會學者圍繞“人物”“事件”與“區域”三個維度,深入探討現代斯拉夫文化的區域國別結構,并就歷史、文學藝術、哲學、國際關系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和趨勢展開互動。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第一場報告主要圍繞斯拉夫文化傳播的全球軌跡與文學研究的新路徑展開。華東師范大學陳建華以“1980年代上海俄蘇文學研究”為題,回顧了1980年代中國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深入剖析了彼時上海以及華東師范大學在俄蘇文學研究領域的獨特地位、學術氛圍及研究成果。報告凸顯了特定歷史時期中國學術界與俄國文學界的獨特互動,聚焦于“上海”這個重要的文化空間,為理解俄國文學研究在中國特定社會文化環境中的發展提供了微觀視角。華東師范大學羅崗則圍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蘇聯化與去蘇聯化”的主題,宏觀展示了1949年至1979年中國當代文學中民族主義傳統與蘇聯影響的關系,并在全球化視野下剖析區域文化互動的復雜性。北京大學凌建侯的報告“作家文論與詩學探索——論‘俄羅斯文學研究的中國學派’建設新路徑”,提倡將作家文論視為文學理論研究的重要部分,并探索其在中國學派建設中的新路徑。報告指出文學理論對文學批評有隱性影響,并提出從英美“批評理論”轉向“作家文論”的必要性,這一文學研究方法論層面的指向是中國學者在構建本土理論話語進程中的創新努力。華東師范大學胡學星作了題為“Notre Dame(巴黎圣母院)之于‘文明的孩子’曼德爾施塔姆”的報告,探討了著名詩人曼德爾施塔姆與巴黎圣母院建筑美學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拓寬了斯拉夫文化研究的地理與美學邊界,展現了俄國文學與西方文化符號間深層的文化對話。

在斯拉夫文化遷徙與學術“去殖民化”的方向上,華東師范大學萬青松的報告“對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美國斯拉夫——歐亞研究“去殖民化”的觀察”,強調了這一“去殖民化”進程旨在重新評估并改革現有的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以解決歷史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該報告不僅觸及了當前國際關系中的焦點議題,也反映了學術領域對于重構歷史敘事的迫切需求。與此相呼應,北京外國語大學巴爾干研究中心柏琳的報告“觀念的困境:前南之地的精神跋涉”從作家的個體經驗、思考出發,穿越前南斯拉夫復雜的文化邊界,探討了如何在后殖民理論框架下超越單一敘事,理解文化身份的多維性和流動性,這對于重建破碎的歷史記憶和促進區域間相互理解具有深遠意義。

華東師范大學肖琦的報告“俄國知識分子在法國(1919—1939):科耶夫與康定斯基”,則致力于俄國知識分子的流散經驗與跨文化對話研究。報告特別關注分別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張和派別的康定斯基和科耶夫,以俄國知識分子群體在海外的思想交鋒,展示斯拉夫文化在異國他鄉的再生與擴散。

第二場報告則主要圍繞俄蘇文學的跨國傳播與相互影響,共同揭示俄國文學作為文化中介在全球化語境下的多樣面貌與深刻意義。華東師范大學田全金的報告“俄蘇文學的翻譯與中國現代文學概念的生成”,揭示了翻譯活動作為文化邏輯與概念引入的橋梁作用,強調了其在跨文化語境下促進文學理論發展的重要功能。上海師范大學楊健強的報告“《灰色馬》序跋與1920年代中國的‘佐治式青年’”也從個案研究出發,強調了文學翻譯在動蕩時代對于凝聚共識的工具作用,兩篇報告共同揭示了文學翻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動態過程及其深遠的文化與社會影響。復旦大學李新梅的報告“俄羅斯—中國—法國:論俄僑詩人拉里薩·安黛森的詩歌創作”,揭示了安黛森作品中跨越俄羅斯、中國和法國的多元文化融合之美。以上報告都強調文學作品在傳遞情感與文化記憶方面所承載的普遍共鳴,同時也與會議主題“現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間流動”緊密相連。

上海師范大學夏天的報告“‘旅行文學’再思考——以西蒙諾夫1949的中國行為例”,展現了文學在記錄、反思和構建文化身份方面的強大能力,也為理解現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間流動和跨文化交流增添了“旅行”這一新的維度。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陳豪的報告“從藝術到義理:美國早期托爾斯泰批評的流變”,則揭示了文化差異與觀念變遷如何在國際文學批評中發揮作用,并強調要從思想觀念的跨國界傳播與融合開展現代斯拉夫跨學科研究和文化批評。

南京師范大學的郭靖媛圍繞“德國學術‘科學化’的俄羅斯經驗:從維謝洛夫斯基談起”的主題,強調德國學術的科學化過程中的俄國文論影響。上海師范大學劉冠成的報告“19世紀俄國村社的被發現與文學再現”,則揭示了村社在俄國乃至歐洲歷史中的巨大意義。兩篇報告集中探討了德國思想與俄國文學發展的對話機制與資源構成。

華東師范大學田洪敏的報告“‘劍橋現代俄羅斯文學史’書寫:方法與觀念”,通過追溯10—12世紀以及14—16世紀歐洲文化對古羅斯、俄羅斯的區域影響路徑,補充強調了通過黑海流域,俄羅斯南部草原與歐洲文化的互動,揭示了俄羅斯文學傳統的多元起源和發展脈絡。

會議特設新書座談環節,眾多專家學者與《邊界的誘惑:尋找南斯拉夫》作者柏琳聚焦前南斯拉夫地區的復雜歷史脈絡與多民族文化的交織,深入探討“邊界”概念在文化、政治、社會等層面上的意涵與影響,不僅加深了對南斯拉夫歷史與文化的理解,也為跨文化交流與邊界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

本次會議在2017年與2018年兩屆現代斯拉夫研究國際會議(主題分別是“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俄語文學”“移民學與斯拉夫學”)的基礎上,圍繞“現代斯拉夫文化的空間流動”的主題,從文學翻譯與影響、文化外交、歷史書寫到跨學科的邊界研究,全方位展現了斯拉夫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語境中成為一種生動的、實踐意義的、連接不同文化空間的歷史與文學現象,呈現了斯拉夫文化自上海流轉歐陸的地理遷徙示意圖。這一系列會議還將繼續舉辦,以上海為中心,深入強化對現代斯拉夫文化研究全球流動性的探討,促進上海與世界重要斯拉夫學術研究機構的思想對話,為中國學者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責任編輯:臧繼賢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赌片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适合属虎做生意的名字| 佳豪国际| 威尼斯人娱乐城 线路畅通中心| 百家乐假在哪里| 百家乐官网分析资料|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更| 博九网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怎样玩的| 时时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城赌博| 北京百家乐网上投注| 三国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打鱼秘籍| 优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澳门赌场老板| 云博娱乐城,| 百家乐平客户端| ez百家乐技巧| 百家乐什么牌最大| 888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 求购百家乐官网程序| 卡迪拉娱乐| 必博国际| 澳门赌盘| 香港六合彩官方网| 财神娱乐城信誉| 国际娱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延津县| 智尊国际娱乐| 洛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24山向水法吉凶断| 百家乐官网玩法说| 葡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联众博彩| 最好的棋牌游戏| 娱网棋牌大厅| 济州岛娱乐场cns| 青岛棋牌英雄|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