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入夏以來特應性皮炎患者增多,專家談要不要用激素、如何潤膚
入夏以來,過敏性皮膚疾病尤其是特應性皮炎患者就診率也隨之增多。
“從臨床上來看,夏季是特應性皮炎的高發季,之前我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登記了將近4000例特應性皮炎患者,其中夏季加重的特應性皮炎患者比例就超過了30%,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在夏季病情有所加重。”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顧超穎在接受澎湃新聞(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現象可能與光、熱有關,尤其是那些頭面部皮炎加重的患者;同時,夏季汗液多,也會導致特應性皮炎加重。
顧超穎指出,作為皮膚疾病領域瘙癢癥狀最為突出的“一號疾病”,特應性皮炎越來越多地困擾著中國兒童和青少年。數據顯示,中國1-7歲年齡段兒童特應性皮炎患病率為12.94%。

顧超穎坐診華山醫院皮膚科門診。受訪者供圖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顧超穎看到,特應性皮炎不僅僅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導致患者的心理受創,尤其對那些患病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根據《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過半數受訪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第一次確診年齡小于20歲,且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
顧超穎遇到過一例患兒,因特應性皮炎出現反復瘙癢,發作以后,他就再也不運動了。到了14歲時,這名男孩的體重一度達到200斤,并因此休學。“他以前來看病的時候,疾病狀況就非常嚴重,其實已經達到將近‘紅皮病’的狀態了。因為得了特應性皮炎,這名男孩很少洗澡,一個月才洗一次。這樣是不行的,至少一周要洗一次澡,因為汗液、皮膚菌群的定殖和其代謝產物紊亂等,都會加重炎癥,患者平時還是需要加強清理和潤膚。”
類似的病例還有不少,其中大多都是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有的患者會變得不愿意與人交流,與身邊的親人發脾氣,甚至出現自殺的傾向。“譬如有孩子會拿小刀自傷,還有的人會擔心這種疾病會遺傳,不愿意去結婚和生孩子等等。”顧超穎說。
為何會患上特應性皮炎?是否與人的免疫力低下有關?“其實我們不講免疫力低下,而是稱之為免疫紊亂。”顧超穎解釋道,免疫紊亂是由于2型炎癥因子的過度表達,因此針對2型炎癥進行相應的治療,可能會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每年有1/3的時間處于復發期,年均出現9次復發,造成睡眠、學習、心理負擔的惡性循環。”顧超穎補充說,早期罹患特應性皮炎,未來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癥共病的風險也會更高。如果未能良好控制,中重度的特應性皮炎兒童與青少年更容易“一病”變“多病”。
外部環境是否也會導致特應性皮炎發生呢?對此,顧超穎解釋說,特應性皮炎是內外因素交替影響的一種疾病,“我們講內在的話,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因上的缺陷,導致皮膚屏障的缺陷。免疫過敏也會導致免疫機制本身的異常。此外,外界環境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譬如光和熱、塵螨和花粉等,甚至一些動物皮屑,都有可能誘發這個疾病的加重。”
但上述專家也表示,特應性皮炎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屬于慢性病,只要遵從醫囑長期科學管理,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最大程度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質量。對于特應性皮炎患者而言,最好以1年起步設定治療目標,避免陷入復發的困境,同時仍然要密切注意隨訪和日常防護。
在面對過敏性皮膚疾病的治療時,外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也是其中一種治療方式,但在門診中,顧超穎經常遇到談激素色變的人群。
“激素使用的誤區,其實多見于小朋友或是患兒家長。很多家長現在一聽到是用激素治療,就完全不敢使用。其實對于一些比較重的皮損來說,短期內還是要外用激素,把皮損及時地控制好,然后再替換到非激素藥膏進行鞏固維持治療,外用激素充分治療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顧超穎說,有的患者如果不充分治療,用兩三天激素就覺得好了,停止了用藥,然后不斷反復發作,不斷反復再用——這樣一來,反而會增加外用激素的總量。而且,反復跑醫院也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針對夏季如何減少特應性皮炎的發生?顧超穎表示,夏季不僅要注意防曬、防光、防熱,也要及時清理汗液,可以的話,用干毛巾吸汗,及時更換衣服,盡量穿著寬松棉質、淺色系的衣服。此外,在飲食方面,青少年兒童正值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兒童青少年患者不必過度忌口,以免影響營養的攝入和正常發育。
“針對6歲以下的小朋友,食物過敏是存在的,所以我們會對這些患兒做食物過敏的過敏原檢測,關注他們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會不會導致疾病癥狀的加重,由此來判斷食物過敏是不是皮疹的誘發因素。如果食物過敏和皮疹有明確的誘發關系,這種情況下患兒忌口,盡量回避過敏原。但如果發現食物和疾病并沒有因果關系,就不必過度忌口,因為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因過度忌口而導致小朋友的營養發育不良。”顧超穎說。
她進一步表示:“過去我們說皮膚病患者牛羊肉要忌口以免加重病情,但現在我們也在開展最新研究,去進一步驗證牛羊肉、海鮮等富含谷氨酸的食物,是否真的會導致患者皮炎癥狀加重,相關的發病機制到底是什么,這仍然值得進一步科學論據來證實。”
特應性皮炎患者如何潤膚,也需要做到科學。“一般潤膚是要求在干燥的皮膚狀態下,或者說在沒有糜爛滲出的慢性皮損上使用潤膚劑;急性紅腫、滲出的皮損中是不適合用潤膚劑的。還有的患者盡管知道要用潤膚劑,但是用量不足。譬如兒童每周需要用100克潤膚劑,成人每周要用到250克潤膚劑,但很多人在實際生活中用不到這么多,有些要半年才用完,這樣其實也是護理不充分的表現。”顧超穎說。
針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時間,顧超穎表示,臨床上對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來說,長期規范治療很重要,“一年左右的治療時間,我們基本上就認為是長期治療,病情控制好了以后,藥物再逐漸減量。在開始接受治療的一年時間內,需要2-4周來看一下醫生,定期復診,等12-16周患者病情穩定了以后,可以每3個月來看一次醫生,再根據治療的狀況調整治療方案,千萬不要在家隨意減藥或者停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