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4
東方古國的舊邦新命 | 印度大選背后的憲法
當地時間6月5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執政黨印度人民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大選中獲勝;6月9日,莫迪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宣誓就職新一屆政府總理,開啟他的第三個總理任期。莫迪是繼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之后,又一位連任三屆的印度總理。

印度總理莫迪
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4.4億。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印度議會實行兩院制,分為聯邦院(議會上院)和人民院。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人民院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
本文節選自《印度史:東方古國的舊邦新命》。該書以一種生動的語言將四千多年的印度歷史濃縮在一種優雅而吸引人的敘述之中,討論了印度急劇膨脹的人口、工業和經濟,還展望了印度的未來。全書視野均衡,真實地呈現了一個東方古國的舊邦新命,既描繪了印度文明輝煌的成就,也尖銳地指出了它持續存在的社會不平等、經濟與政治的腐敗。

《印度史:東方古國的舊邦新命》[美] 斯坦利·沃爾波特 著,李建欣、張錦冬 譯
東方出版中心
1949年,印度立憲會議選舉安貝卡博士擔任起草委員會主席,為印度的主權民主共和國和聯邦制定一部憲法。1950年1月26日,主權來自人民的印度共和國成立,在紀念它的第20個獨立日時,此憲法成為法律。印度公開宣告憲法的目標是“使其所有公民獲得社會、經濟和政治上的公正;思想、言論、信仰和崇拜的自由;地位和機會的平等;在確保個人尊嚴和整個國家的統一的同時,促進公民間的友愛”。這些崇高的原則反映了尼赫魯個人的理想,但是它們是由一個生而為不可接觸者、后來成為共和國司法部部長的人領導的委員會起草的,這一事實使其獲得了特別的力量。在強調獨立印度的世俗和平等理念的同時,尼赫魯常常猛烈抨擊印度的“種姓制度和祭司橫行的社會”。現在,所有成年公民都擁有公民權在嚴格的法律意義上使印度成為民主國家。1951年,1.73億人有資格投票選舉差不多4000名代表,雖然80%的選民是文盲和窮人。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1889—1964),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一直致力于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與周恩來總理一起提出處理國際關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中印關系的基礎。尼赫魯還是不結盟運動和萬隆會議的倡導者之一,為第三世界國家的聯合斗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總統和副總統擁有與其作為共和國而非王國儀式上首腦的角色相一致的權力,除了一個“緊急狀態”條款外,這一條款是從魏瑪共和國憲法借鑒而來的,它準許印度國家首腦完全出于“安全”的考慮而“暫時中止”憲法長達六個月。印度人民寧可擁護共和政體也不愿選擇君主制。拉金德拉·普拉薩德博士是印度首位總統,出色的梵文學者和吠檀多哲學家,薩維帕利·拉達克里希南博士是首位副總統,他于1962年接任普拉薩德成為印度第二位總統。因為印度的政治體制基本上是以英國模式為基礎的,總理尼赫魯是共和國的實際首腦,是人民院、兩院制議會的最強大的下議院的首腦。在1950至1951年冬天的競選運動中,尼赫魯個人旅行了三萬多英里,期間作為其政黨的杰出領導人,據估計他打動了大約3000萬投票人,國大黨贏得了全面勝利,得到了人民院489個席位中的362個,雖然全民投票不到總數為一億投票人的一半(45%)。

印度憲法
為了與英國政府在印度法案中創立的歷史傳統相一致,印度共和國保留了合眾國的聯邦制,中央與地方分享權力。原來英屬印度的各邦此后被稱做“A部分”諸邦,最初只有九個邦,而孟加拉恢復其分治時名稱西孟加拉。原來的王國作為“B部分”諸邦被整合進聯邦,也是九個,海得拉巴、邁索爾和特拉凡哥爾-科欽等地本質上仍然像獨立前一樣,大約275個小些的公國合并成五個新的行政區:中央、伯蒂亞拉和東旁遮普邦聯盟、拉賈斯坦邦、索拉施特拉和溫迪亞邦。最后,還有幾十個較小且更原始的地區被重組為10個中央管理的“C部分”諸邦。邦立法機關選舉中央上議院,即聯邦院的代表,具有相對平等的地區代表性,仿效美國的參議院。人民院代表由全體人民選舉,每50萬到75萬選民選舉不超過1名代表。
中央(聯邦)政府承擔防衛、原子能(顯示了卓越的遠見,因為該議題在1970年之前與印度是不相干的)、外交事務、鐵路、航空、船運、郵電、貨幣以及幾乎100項較小的事務(包括仍然是“自由”印度法律武器的“預防性拘留”)的全部責任。各邦負責治安、司法工作、公共健康和衛生、教育、農業、林業、漁業、地方政府和大約60項其他職能。還有一個包括經濟和社會計劃、貿易和商務、商業和工業專賣、聯合和壟斷企業、工會等47項分享聯邦權力的“合作目錄”,確保中央在邦的任何重大問題上堅持自己的意志。賤民制被廢除,任何形式的賤民習俗都被禁止。

印度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印度總督查克拉瓦爾蒂·拉賈戈巴拉查理(Chakravarti Rajagopalachari)宣布印度成立共和國。
“我們很幸運地見證了印度共和國的誕生,我們的后人會因為這一天而非常羨慕我們”,在第一個共和國日,尼赫魯對其國民說,“但是這個可能失去的東西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工作來積極地保衛,如果我們松勁兒或者如果我們朝錯誤的方向看,它就會溜走。”
---
《印度史:東方古國的舊邦新命》
[美] 斯坦利·沃爾波特 著
李建欣、張錦冬 譯
東方出版中心2023年10月
看世界·區域國別史經典叢書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堪稱經典的印度通史著作,自出版問世以來,廣受歡迎,不斷重印,目前已發行至第八版。該書以一種生動的語言將4000多年的印度歷史濃縮在一種優雅而吸引人的敘述之中,討論了印度急劇膨脹的人口、工業和經濟,還展望了印度的未來。第八版更吸收了最新的學術成果,展現了印度人的國外散居、印度經濟和核武器等問題的新發展、新動向。全書視野均衡,真實地呈現了一個東方古國的舊邦新命,既描繪了印度文明輝煌的成就,也尖銳地指出了它持續存在的社會不平等、經濟與政治的腐敗。
作者簡介
斯坦利·阿爾伯特·沃爾波特(Stanley Wolpert),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杰出的印度學家,現代印度與巴基斯坦政治社會史與思想史最權威的學者之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