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論|為兒童創造最好的人生開端
設想一下,有這樣一位生活在農村的小女孩,她今年三歲,她的爸爸媽媽渴望為她創造最好的人生開端,卻不知道該做些什么或怎么去做。幸運的是,她的家庭得到了許多幫助:村醫定期上門,確保她能定期接受兒童保健服務,有營養均衡的飲食,健康茁壯成長;鎮上的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還會定期舉辦養育照護小組活動,她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她的父母也能在那里學習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的養育照護相關知識和技能。這些都為她未來人生的無限可能奠定了基礎。
如果沒有得到這些支持和關愛,這位小姑娘的未來發展或許將錯失很多機會。在童年時期,她可能會遇到一些身心健康問題,也可能在學習中遇到挫折;長大后,她可能會在求職過程中經歷困難,難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生命最初六年的兒童早期階段,是能夠為兒童的成長及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機會窗口期。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里,兒童的大腦每秒能夠建立超過100萬個神經元連接,這是此后任一階段都無法再現的速度。相關科學依據表明,五個要素對于促進兒童充分發展、盡展潛能至關重要:良好的健康、充足的營養、早期學習的機會、安全和保障以及父母或照護人的回應性照護。這就是促進兒童早期發展 養育照護框架的五個要素。
以回應性照護為例,它是指父母或照護人能夠關注、理解和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要做到回應性照護,可以從與孩子的眼神交流、給予孩子微笑、擁抱和表揚等簡單的事開始,然后逐步學會觀察孩子釋放的各種信號,如餓了、病了、情緒不佳或想要玩耍。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在吃飯時或者是入睡前,都是與孩子溝通和玩耍的好時機。這樣一來,父母不僅能夠更好地回應孩子的需求,也能盡情享受與孩子共度的親子時光。
因此,兒童早期發展一直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的一項重點工作。6月7日,我們攜手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中心,并在中國兒童中心以及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的支持下,推出了“培有方,育未來”主題宣傳倡導活動,致力于為廣大兒童的照護人提供實用的信息與資料,讓所有父母和照護人都能了解兒童發展早期階段的重要性,并學會如何在這一關鍵時期與孩子相處,幫助孩子充分實現其認知、社會與情感能力發展。
同時,我們還在中國各地為弱勢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政府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依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在全國30個省份推廣實施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這包括為弱勢兒童進行門診咨詢(養育風險因素篩查及咨詢與指導)、開展養育照護小組活動以及進行家訪等。我們還與全國婦聯合作,設立社區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支持兒童的早期學習和回應性照護,并開設積極養育課堂,以防止暴力管教現象的發生。
此外,留守兒童的早期發展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我們發現,在許多農村地區,來參加社區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活動的孩子大多與祖輩生活在一起。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農村地區每10名兒童中就有約4名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都在城市務工。盡管兒童早期發展相關項目為這些兒童帶來了積極影響,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仍呼吁,要從根本上解決導致父母外出務工而孩子留守的問題。畢竟,再好的服務也無法替代父母的作用,尤其是在兒童早期這一關鍵時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探討適合中國的家庭友好社會政策》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旨在進一步支持中國各地的家庭更好地提供養育照護。這些建議包括:推行產假、陪產假、育兒假和彈性工作時間等工作場所家庭友好政策,以減輕在職父母的育兒壓力;提供育兒津貼,如稅收減免和多孩家庭兒童津貼;實施提高農村人口收入的現金轉移計劃。各項措施多管齊下,綜合發揮作用,將有助于維護穩定的家庭結構。
每一名兒童都有權享有最佳的人生開端。他們應當享有良好的健康、充足的營養、早期學習的機會、安全與保護以及回應性照護,從而茁壯成長,充分實現自身潛能。如果每一名兒童都能蓬勃發展,整個社會就將欣欣向榮,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就將指日可待。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持續為政府、企業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支持,助力完善體系建設,幫助照護人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能夠為他們提供必需的關愛和養育照護。
(作者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