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報告:隨著每天平均上網時間增長,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逐漸下降
5月30日,“2024數智未來:開放、共享、創新”第三屆青少年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4)》。
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介紹,上述報告覆蓋全國的31個省、市、自治區,是全國第一次大規模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調研。報告顯示,基于2020、2022、2024數據調查,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穩步提升;東中西部青少年網絡素養差距顯著,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北京市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最高;城鄉青少年的網絡素養存在一定差距;隨著每天平均上網時間增長,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逐漸下降;青少年與父母親密程度越深,青少年網絡素養越高;學校屬性中,青少年的課程收獲程度以及與同學討論網絡內容頻率對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有影響。

方增泉介紹《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4)》。北師大 供圖
結合研究結果,報告指出,“賦權”“賦能”“賦義”是青少年網絡素養的核心理念,“賦義”是指價值觀的教育。同時,報告建議在政策層面要重視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育人的合作機制的建立。
會上,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標組組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熊璋還從打造中國教育新生態、提升師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兩個角度探討了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原因。他認為,未來一定要保證教育的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新生態是自主可控、自立自強的,要建設從應試教育走到數字教育的新路徑。
北師大傳播創新與未來媒體實驗平臺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喻國明則提到,在向數智文明時代過渡的轉型時期,應抓住生成式人工智能這一改變時代、把握現實的最重要力量。他強調,生成式AI是對于人類的一次重要增強,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基礎設施。
針對未來科學教育數字化轉型,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北師大科學教育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指出,我國青少年在科學教育方面最主要的問題是高階思維培養不足,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科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
本次大會由北師大主辦,北師大副校長陳興在會上表示,北師大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努力推進教育數字化工作,打造了世界一流、中國特色“互聯網+”教育的基礎,并持續加大優質數字資源供給,促進全民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同時,北師大將堅持引領數字教育創新實踐,拓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的新趨勢;持續發揮學校一流教育資源優勢,提升國家和區域數字化教育水平。
第三屆青少年互聯網大會設立了“互聯網平臺治理與數字公益”“數智+助力建設美好未來家”“互聯網與青少年發展學者論壇”三個平行論壇。大會還將開展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周展示活動,展演青少年數字素養教育成果,開展“青少年數字素養教育創新實踐”對話討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