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豬甲狀腺、死魚蝦……如何確保這些“垃圾肉”不再上餐桌?
上海大調研
字號
不可食用的生豬甲狀腺、腎上腺和淋巴結,扔掉的死魚、蝦、蟹、被丟棄的瓜果菜皮,這些“廢棄食品”最后都去哪兒了?想不到,他們還是某些人眼里的“搶手貨”。



面對市場“廢棄食品”安全問題,寶山區檢察院主動出擊斬斷利益鏈。走訪了區市場監管局,至農產品、水產品市場等多地進行現場調研。
從市場攤主方、市場管理方、第三方蚯蚓基地三個角度,全面了解“廢棄食品”處理現狀。并舉行多方座談,就完善新型監管模式集思廣益,深入交換意見。

據了解,寶山區有三家大型的食用農產品、水產品批發市場。三家市場牛羊肉供應量占全市批發市場70%,鮮活水產品供應量占全市批發市場60%以上,糧食、蔬菜、豬肉供應量均占全市批發市場30%,每天大約產生2、3噸的廢棄食品。
根據《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染色、毀形等措施對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予以銷毀,或者進行無害化處理,并記錄處置結果。”


如何確保廢棄食品的處置納入全程監督管理,從而避免重新流入市場?
對“廢棄食品”從源頭嚴加把關
針對這一情況,寶山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率先發布“食安保”系統,引入第三方機構創新“互聯網+退市”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建立廢棄食品科學退市機制,為方便收運處置“廢棄食品”,防控安全隱患拓寬新思路。


“廢棄食品”的處置過程也比之前更加完善,實現了全程監督管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為《生豬甲狀腺、死魚蝦...如何確保這些“垃圾肉”不再上餐桌?》)
責任編輯:鄭浩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