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曝光酒店衛生亂象的“花總”遭死亡威脅,法律上如何定性?

“CCTV今日說法”微信公號
2018-12-19 21:32
法治中國 >
字號

“CCTV今日說法”微信公號12月19日消息,2018年12月18日,曝光14家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的網友“花總丟了金箍棒”(下文簡稱“花總”)收到“死亡威脅”三天后,在微博發文《一些想說的話》:感謝北京警方的及時介入。希望酒店從業者將心思放在改善服務質量上,重建消費者信心,而非依靠公關和推諉解決問題。

2018年12月15日,“花總”發文稱,自己遭到“死亡威脅”,有微博用戶向他私信:“找到你并殺了你”。

2018年11月14日,“花總”曝光14家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此后,伴隨他的關鍵詞除了“支持曝光”、“質疑動機”以外,更多的和“維權”有關。

很快,北京市公安局官微評論該博文:“如果遇到網絡威脅,可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警,同時可向該平臺舉報該用戶。”

目前,“花總”已編輯原微博,更新稱:北京警方已受案并開展工作。

而對“花總”發送“死亡威脅”私信的當事人(原微博名@aric7777777)發文回應,稱自己是出于反感才發送威脅言論,再后面的事,是花總誘導自己。對私信中的不恰當言論致歉,并“建議”大家發微博時慎重考慮。

“花總被死亡威脅”一事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網友關注及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看到“花總”因為說真話遭到如此威脅,不少網友表示憤慨“悲哀!做好事好難”、“犯罪成本低,維權成本高還危險”。

還有個別網友認為這樣的“死亡威脅”就是騷擾一下“花總”,不必大驚小怪。

“花總“遭“死亡威脅”引發的討論還在持續。盡管“威脅者”已經發文,對私信中的不恰當言論致歉,但事情已經發生,從他按下“發送”鍵那秒開始,便對“花總”造成了不良影響。

那么,“花總”在微博收到的“死亡威脅”私信在法律上應該如何定性?我們請到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的劉兆慶律師進行法律解讀。

劉兆慶律師:向“花總”發送“死亡威脅”私信的行為屬于涉嫌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違法行為,如果情節嚴重,可能會構成犯罪。

在現實生活中,人身威脅的方法既包括寫恐嚇信,也包括其他方法,如投寄子彈、匕首等恐嚇物品,或者通過發送短信、微信、微博等方法威脅。人身威脅可以是直接的、暗示的,還可以是通過第三人的轉告來進行威脅。威脅的行為如果給對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致影響到工作和休息,使對方產生人身安全上的擔憂和焦慮,就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從整個事件的發展來看,由于“花總”的行為觸動了某些人員或行業的利益,所以該“死亡威脅”并非一般的玩笑或者騷擾信息,而是具有嚴重人身威脅性質,足以讓一般人陷入恐懼和焦慮的心理狀態;同時,該死亡威脅信息雖然是通過微博私信發送,但目前已經在網絡上廣受關注,也足以讓社會公眾產生擔憂甚至恐慌,破壞了社會秩序,是一種典型的涉嫌利用網絡平臺所實施的違法行為。由于該“死亡威脅”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社會影響惡劣,公然挑戰社會底線和良知,應該受到公安機關的打擊。

“死亡威脅”事件發生后,“花總”接受媒體采訪表示:“這是赤裸裸的人身威脅,希望能夠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從法律視角看,“花總”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劉兆慶律師:“花總”可以從以下渠道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首先是民事訴訟途徑,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十五條相關規定,“花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相關人員承擔侵權責任,刪除侮辱、誹謗、恐嚇等信息,賠償損失并賠禮道歉。“花總”也可以通知網絡平臺刪除相關信息,如果網絡平臺在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可以在保留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單獨對網絡平臺提起民事訴訟。

其次,“花總”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違法責任。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值得強調的是,在信息網絡平臺發送“死亡威脅”信息,如果情節嚴重也可能涉嫌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搜索與此次事件相關內容時,說法君注意到一個細節。有網友在“花總”微博下方貼上一張截圖,經核實,是“威脅者”發布的微博,此人留下手機號碼并留言“有種來單挑”。

左:某網友在“花總”微博下的評論截圖,右:“威脅者”發布的微博。

據新京報我們視頻報道,該手機號碼系“威脅者”冒用。被發布號碼的機主表示:“好多未接電話,全國各地都有,看到微信(朋友圈)好多人加我。”

2018年12月15日深夜,“威脅者”刪除了公布電話號碼的微博。

2018年12月16日下午,由于某網友在“花總”微博下評論的電話截圖始終未刪,被發布號碼機主在評論中回復:“看到這個截圖的各位,不要打電話了,很煩人。”

“花總”回復被發布號碼機主:抱歉,已向警方說明,冒用您電話這點做了筆錄。

很多網友在原評論下表達自己的不滿:“為什么不刪了這條評論?保護下原號碼主人的隱私行不行?”

目前,貼有電話截圖的評論已經刪除。

對“花總”發送“死亡威脅”私信的當事人冒用他人手機號碼,并發布在社交媒體平臺,許多不明事由、沒對號碼進行核實的網友隨即進行“電話轟炸”,造成原手機號碼機主生活不便。冒用并在網絡公布他人手機號碼的行為是否踩進了法律的禁區?原手機號碼機主可通過何種方式維權?

劉兆慶律師:相關人員冒用并在網絡上擅自公布他人手機號碼的行為屬于民事侵權行為。在法律層面上,未經本人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的行為,均屬于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則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該微博用戶可以要求侵權人刪除相關內容,或通知相關網絡平臺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如溝通無果,該微博用戶在保留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相關人員承擔直接侵權責任,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賠償相關損失;如果查找不到具體侵權人,并且網絡平臺在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也可以在保留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單獨對網絡平臺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為了今后能有效減少類似網絡侵權事件的發生,凈化網絡空間,需要作出什么樣的努力?

劉兆慶律師:凈化網絡空間,需要不斷地完善立法,加快《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進程。網絡監管部門也要加大網絡平臺的管理力度,網絡安全執法部門要嚴厲打擊并懲處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凈化網絡空間,維護網絡安全和正常秩序。

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有些話也要有人去發聲。如“花總“這般敢于曝光涉及公共利益黑幕的人,本就已是少數,卻要遭受公然的威脅恐嚇。也許是覺得躲在屏幕背后發表不當言論沒有風險,因此,一部分人的言行無所顧忌,肆意妄為。事實上,即便是在網絡平臺,也有一定的言論邊界,法律紅線不可破。

(原題為《“我會找到你并殺了你”,“花總”遭“死亡威脅”,“威脅者”的行為在法律上怎么定性?》)

    責任編輯:文聰玲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开户| 品尊国际娱乐| 欧洲娱乐场| 真人百家乐视频赌博| 巨鹿县| 赌场百家乐试玩| 时时博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com| 天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德州扑克怎么发牌| 百家乐破解仪| 博彩百家乐官网画谜网| 8彩娱乐|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 百家乐最好的投注法|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皇冠娱乐场| 大发888手机真钱游戏| 澳门百家乐秘积| 百家乐官网打揽法| 百家乐官网赌场优势| 百家乐官网教父方法| 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棋牌正式版| 百家乐游戏百家乐| 百家乐官网策略网络游戏信誉怎么样| 单张百家乐官网论坛| 百家乐翻天超清| 真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在线百家乐官网官方网| 大发888在线下载| 百家乐牡丹娱乐城| 网上百家乐作弊下载| 做生意大门方位风水| 百家乐官网博牌规例| 百家乐官网桌子豪华| 尊龙备用网址| 大发888娱乐场and| 535棋牌游戏| 香港六合彩报码室| 百家乐园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