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展覽|中法文化交流熱:三場法國攝影展落地福州
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2024年5月5日,第十八屆中法文化之春華南地區開幕式首次在福州舉辦。與此同時,三場攝影展——“我要看見”吉勒·卡隆攝影回顧展、福州·尼奧爾國際青年攝影展、“觸碰大地”馬克·德奈耶爾攝影作品展也分別在福州的桂湖美術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煙臺山·源里開幕,共同開啟了2024年度福州最大的攝影藝術盛宴。
中法文化之春始終鼓勵和促進法中兩國藝術機構和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之春今年規模比較大,去年華南地區大概有12個項目,今年光4-7月就有30個項目了。”5月4日晚,法國駐廣州文化領事白川鴻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這次開幕的三場展覽很不同,有一位50年前去世的藝術家,他深入戰爭拍攝的照片;有年輕人的作品;還有畫廊的很安靜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帶來了三種不同的感覺。”

2024年5月5日,福州閩江邊建筑群上的“中法文化之春”的燈光秀,點亮了夏季榕城的中法文化交流。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我要看見”吉勒·卡隆攝影回顧展
該展是2024法中文化旅游年的重點項目,2024年5月5日,展覽在桂湖美術館開幕,兩層展廳里的12個系列回顧了法國攝影師吉勒·卡隆(Gilles Caron)職業生涯近200幅作品。從1965年起,卡隆的鏡頭遍及世界各地的動亂,在短短五年多的職業生涯里,他深入報道了以色列六日戰爭、越南戰爭、法國五月風暴、北愛爾蘭騷亂、非洲比夫拉戰亂......除此之外,他也會定格社會日常,聚焦演藝名流與政治人物。其中,卡隆在戰亂之地留下的照片不僅展現了戰爭殘酷的一面,也體現了自己充滿人性關懷的目光和個人化的思考——他拍下士兵休息、寫信的時刻讓觀眾得以長久凝視;以肖像攝影的方式拍下的頭頂導彈的比夫拉武裝分子在今日看仿佛具有一種暴力的時尚感;而他的同行攝影師雷蒙·德巴東用攝影機對準骨瘦如柴的孩子時,照片不僅對攝影師這份工作所處的真實場景做了還原,也引發人們對于攝影力量和權力的思考。

2024年5月4日,福州桂湖美術館。“我要看見”吉勒·卡隆攝影回顧展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卡隆于1970年在柬埔寨失蹤,他的攝影生涯也因此戛然而止。半個世紀后,在吉勒·卡隆基金會的推動下,卡隆的這些底片得以被重新研究,與他曾經刊登在報刊雜志上的照片一起被世人所見。作為卡隆作品的研究者之一,法國著名攝影史學家米歇爾·普瓦韋爾(Michel Poivert)在展覽現場談及了這位攝影師為何如此重要:“在做攝影報道前,卡隆已經有了藝術與電影方面的知識儲備,這長久的文化底蘊讓他能把對事件的觀察轉變為對于歷史的敘述。他的攝影能夠讓人思考媒介本身,作品繼承了布列松式攝影記者的特點,也體現了攝影師向藝術家身份的轉變。這是他如此重要的原因。”

楠泰爾(Nanterre)大學,1968年4月。? 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圣雅克(Saint-Jacques)街的投擲者,1968年5月6日。? 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一名防暴警察正在追趕羅杰·夏雷蒂埃(Roger Charretier),巴黎科隆比耶老街(Vieux-Colombier),1968年5月6日晚。?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越南戰場上的美國士兵。?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沖突開始,北愛爾蘭倫敦德里(Londonderry),1969年8月。? 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展覽策展人、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朱炯于2023年受委托負責項目策劃,她在法國與卡隆的家人溝通后覺得可以在中國讓該展落地。“卡隆的圖片檔案非常豐富,展覽一個層面是想呈現他的攝影本身,另一個層面也想呈現他突破攝影,把照片里的法國文化和精神傳遞給觀眾。”朱炯說。而在展覽具體呈現方面,執行策展人、桂湖美術館藝術總監張芳稱:“我們想要從觀念史和藝術史的角度,讓當代觀眾在美術館空間重新觀看這些歷史圖像檔案,發現歷史中的人與當下的關系,以此向這位攝影師致敬。”

一名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被殺害,背景是橄欖山。1967年以色列六日戰爭期間,吉勒·卡隆拍攝的大量照片被媒體用于事件報道。?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尼日利亞比夫拉地區的伊博分裂主義(Soldat lbo)游擊隊員,1968年9月。? 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法國總統戴高樂訪問土耳其伊斯坦布爾,1968年10月。?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新浪潮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正對者)和讓-皮埃爾·利奧(Jean-Pierre Léaud,背對者)盧森堡花園( jardin du Luxembourg)拍攝《偷吻》(“Baisers volés),法國巴黎,1968年2月。? 吉勒·卡隆基金會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福州·尼奧爾國際青年攝影展
該展是位于法國尼奧爾的佩羅軒當代攝影藝術中心(La Villa Pérochon)與福州文化地標海峽文化藝術中心首次合作呈現的展覽,由福州桂湖美術館館長林林峰組織策劃,邀請了12位國際青年攝影藝術家及4位中國留法青年藝術家,展出近100幅先鋒攝影作品。“展覽的選擇不僅僅是主題選擇性的,也代表著我們對新興藝術家的支持。”佩羅軒當代攝影藝術中心前主席帕特里克·德拉特(Patrick Delat)說。

2024年5月4日,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一名觀眾在“福州·尼奧爾國際青年攝影展”上和作品與燈光玩起了手影模仿游戲。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展覽里的作品涉及家庭、身體、青年文化、街道、舞臺、土地等多項議題,其中藝術家的身份十分豐富,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在法國受過攝影教育,但他們的創作手法和媒介很多樣,既能看到法國攝影傳統的一面,也能看到當代攝影師們的推進,讓我們得以了解攝影在法國文化里的面貌。”策展人林林峰介紹道。

肢體·自然·物-I,2022。Chloé MILOS AZZOPARDI 作品

地標:35,2023。Clara Chichin 作品

第120天,2023。Emanuela MEloni 作品

10年,2023。Erdiola MUSTAFAJ 作品

庭院,2023。Joséphine VALLé FRANCESCI 作品
佩羅軒當代攝影藝術中心位于法國新阿基坦大區尼奧爾市,2019年升級為法國國家級的當代攝影藝術中心。藝術中心通過“國際青年攝影展”等標志性活動,知名度遠播。其駐地項目又是一個真正的當代攝影實驗室,為新興藝術家提供一個分享和發現的機會。多年來,佩羅軒當代攝影藝術中心已經建立起一個擁有 3000 多件攝影作品的收藏體系,為400多位藝術家舉辦展覽,同時,它也是一個藝術家、普通觀眾、志愿者和地方機構相互交流的空間。作為國家級的當代攝影藝術中心,佩羅軒當代攝影藝術中心得到了尼奧爾市、新阿基坦大區文化局以及新阿基坦大區政府的支持。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致力于向觀眾推介優質的當代文藝,特別是推介代表最前沿和最當代的國際文藝項目,通過三個獨立的展示空間,將展覽常態化。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作為福州站最重要的國際攝影展覽項目之一,未來將以此展為契機,展開更多的國際性展覽合作,為國際文化交流提供一個富有生命力的交流平臺。
“觸碰大地”馬克·德奈耶爾攝影作品展
該展呈現了比利時藝術家馬克·德奈耶爾(Marc Deneyer)在法國、格陵蘭和日本期間的創作。他將鏡頭對準了風景與自然,大自然里矗立的巨石、永恒的冰川,包括旅途中的文字,記錄他對“純凈之光與不朽古跡”的探索。

2024年5月4日,福州煙臺山·源里畫廊餐廳中,“觸碰大地”馬克·德奈耶爾攝影作品展展覽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呂薩克堡,1986。馬克·德奈耶爾作品

布瓦德貢4,2000。馬克·德奈耶爾作品

伊盧利薩特,2000。馬克·德奈耶爾作品

伊盧利薩特,2000。馬克·德奈耶爾作品

伊盧利薩特,2000。馬克·德奈耶爾作品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4年4月27日—7月30日
展覽地點:福州市桂湖美術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桂湖路2號)、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南江濱東大道1號)、煙臺山·源里畫廊餐廳(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觀井路83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