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征五號成功發射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四大力士”“地月巴士”由上海航天研制
2024年5月3日17時27分,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點火升空 本文圖片均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嫦娥六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四部分組成,它將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這也是繼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后,中國再一次踏上“月背征途”,探月工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嫦娥六號在探測器組成、飛行模式上與嫦娥五號基本相同,但它將在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月背快速采樣技術和月背起飛上升技術以及實施月球背面自動采樣返回方面取得嶄新突破,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術跨越。
采樣返回效果圖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透露,上海航天此次承擔了嫦娥六號軌道器的抓總研制任務和長征五號運載火箭4個助推器的抓總研制工作。
“四大力士”為火箭提供九成以上起飛推力
作為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的“運力擔當”,此次任務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時隔三年后再次執行探月工程任務,為“嫦娥飛天”提供最強勁的動力和更安全的保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芯級直徑達5米,捆綁4個3.35米助推器,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主要用于中高軌及深空探測發射任務,是一枚不折不扣的“重型火箭”。
整裝待發
其中,上海航天研制的4個3.35米助推器,如“四大力士”般合抱住火箭芯級,為全箭提供了90%以上的起飛推力,是托舉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起飛的主要動力源。
為了確保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八院長征五號試驗隊通過一張張表格、一項項復查、一次次總結,確保了火箭技術狀態正確、風險識別到位、產品質量可靠。試驗隊還梳理出發射場產保項目百余項,通過清單化、表格化,確保發射場工作逐項落實、操作過程正確規范、數據記錄精準有效。
“地月巴士”護送嫦娥奔月取壤
作為貫穿任務全過程的核心產品之一,八院研制的嫦娥六號軌道器承擔著地月往返運輸的重要使命。它將在相距38萬公里的地月之間,完成月壤樣品的“空中接力”,是名副其實的“地月巴士”。
整流罩上中國和相關國外航天機構標志
從發射到回收,嫦娥六號軌道器面臨著飛行階段多、器間狀態多、分離次數多“三重考驗”:發射升空后,軌道器將攜帶著陸上升組合體(著陸器與上升器)和返回器,依次完成地月轉移、中途修正和近月制動;在進入環月軌道后,軌道器與著陸上升組合體分離,并攜帶返回器留軌;在采樣任務完成后,軌道器將與從月面起飛、進入環月軌道的上升器主動交會對接,將上升器攜帶的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后,分離上升器,攜帶返回器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并在距離地球5000公里處將返回器分離,護送月壤正式踏上“回家”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嫦娥六號任務將開展務實國際合作,通過對兩批次國際載荷搭載項目建議的征集、遴選,最終確定了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個國際搭載項目。其中,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將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機制;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旨在對月球表面氡氣同位素開展原位探測,研究揮發物在月球環境下傳輸和擴散機制;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計劃利用在月球背面的定位,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巴基斯坦立方星將開展在軌成像任務,驗證納衛星月球軌道探測技術。
嫦娥六號探測器
器箭分離效果圖
圍繞嫦娥六號任務規劃,八院研制團隊在嫦娥五號任務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適應性改進。比如,針對此次軌道器搭載的國際載荷巴基斯坦立方星,團隊開展了技術論證和多工況狀態試驗,確保立方星的安全搭載和可靠解鎖分離。同時,針對軌道器逆行軌道的飛行需求,團隊還開展了熱控、能源等專業的復核復算,確保任務萬無一失。
月軌釋放巴基斯坦立方星效果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