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縱觀CBA|上海男籃為未來交學費,一步一臺階學會成長

終場哨響,媒體記者涌到李弘權身旁,希望他給這個賽季做個總結。李弘權先是看了看大屏幕,想要說些什么又頓了頓,接著又看了看大屏幕,那里定格著82比111的比分。
反復三四次后,李弘權抿著的嘴角繃得越來越緊,眼眶也越來越紅。于是記者們選擇作罷,給處在情緒邊緣的李弘權讓出了一條通道。
在搶五大戰中輸給浙江稠州29分,這不僅是上海男籃本賽季季后賽輸得最慘的一場,也是整個賽季輸球最多的一場。過去四年,常規賽排名前四的球隊,始終都有一支球隊無緣四強,最有希望以下克上的上海男籃沒能將這個紀錄延續下去。
不過,縱觀整個賽季,即便賽季收尾的注腳不算完美,但過程卻足夠跌宕。
賽后在更衣室,李添榮說:“下賽季我們一定會卷土重來,殺進季后賽四強,沖擊更高的目標。”

季后賽最后一戰,是上海男籃本賽季輸得最多的一場。
一步一個臺階
當劉正清起身收拾輸球的心情,準備離開更衣室,卻被李秋平攔住了去路。后者扎下馬步,親身示范起防守動作。
這是上海男籃如今的縮影:輸掉這場比賽,賽季征程已經結束,但對于這支年輕的隊伍而言,一切或許才剛剛開始。
“這個賽季碰到了很多困難,但我們就像走臺階一樣,一步一步走到目前的成績,已經很不容易。”總結整個賽季,主帥劉鵬把過程視作“走臺階”。
賽前的踩場訓練環節,劉鵬把李弘權、李添榮等年輕后衛喊到身邊,一點點摳著他們防守端的細節,“年輕球員在比賽時或許能放平心態,但技巧上的東西還要不斷學習,要把細節都做好,成功概率才能高一些?!?/p>
整個常規賽,上海男籃或許是聯盟波動最大的球隊,好在這種波動的走勢是朝上的。

回顧整個賽季,主帥劉鵬有遺憾也有欣慰。
常規賽第一階段,上海男籃3勝7負,其中開賽前5場1勝4負,僅好于同期5連敗的四川男籃。彼時,王哲林腰傷缺陣,馮萊大腿拉傷只出戰6場,費雷爾出戰的9場比賽中,更有4場比賽得分低于6分。
劉鵬坦言,賽季初自己身上的壓力最大,“希望下個賽季的開局不要像今年一樣,賽季初我也不斷在總結自己該如何帶好球隊,也一度經歷了下課危機?!?/p>
好在第一階段結束后的窗口期,上海男籃獲得了喘息機會。王哲林復出,布萊德索和培根加盟,球隊慢慢走上正軌,第二階段取得6勝1負的開局。
不過彼時球隊賽程輕松,對手大多是非季后賽球隊,面對新疆、遼寧、廣廈這樣的對手,上海男籃均以輸球告終。直到進入2024年,上海男籃才逐漸能和頂尖球隊掰掰手腕。
進入2024年的前20場比賽,上海男籃打出16勝4負的戰績,贏下的對手中包括浙江、遼寧、廣廈這類頂級強隊。最終,上海男籃以32勝20負的戰績位列常規賽第六。
劉鵬表示:“賽季打到現在,我認為球隊還是達到了我的預期。”

小將李添榮在比賽中。
交完學費,學會成長
上海男籃本賽季一步一個臺階向上,與年輕球員的成長不無關系。
上賽季,上海男籃本土球員場均得分前四名分別是王哲林、劉錚、羅漢琛和任駿威,其中最年輕的是彼時28歲的羅漢琛。本賽季,包括李添榮、李弘權在內的三位“00后”球員,場均得分都擠進了隊內本土球員前五。
到了季后賽,“二李”的數據并沒有因為比賽強度提高而縮水。
手掌骨折90天的李添榮,復出首戰便得到17分6籃板6助攻,李弘權的場均得分從常規賽的11.0分提升到季后賽的12.3分。
在搶五大戰開始前,二人真實命中率一個聯盟第8,一個聯盟第6。
“從上個賽季結束到今年賽季開始,不管多累,我都提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到場地加練,休息日同樣如此。這是我對籃球的熱愛和態度?!鳖I取最具進步球員獎的李弘權,曾在社交媒體寫下過這樣一句話。
談到二人的成長,劉鵬最先提到的也是熱愛:“首先是對籃球的熱愛(督促他們成長),他們也很享受在隊伍當中展現出的個人價值,除了平時的刻苦訓練,他們的責任心很強。”

李弘權(中)本賽季表現不錯。
事實上,李弘權和李添榮只是上海男籃年輕球員的代表,每次踩場訓練結束后,隊伍中的年輕人總會留在館內加練投籃。
劉鵬坦言:“年輕球員在成長的道路上肯定要交學費,但學費怎么交,怎么把學習成果在下賽季體現出來,這是我們需要總結的。”
賽后李添榮也給自己制定了努力的方向:“比如說要提高自己的持球能力,在外援壓力大的時候,我也能承擔持球責任。比如在擋拆方面、在進攻的把握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余地?!?/p>
“我們年輕球員應該多總結,在夏天的時候更好地訓練,要抓住這個時機,下賽季我們一定會卷土重來,殺進季后賽四強,沖擊更高的目標?!?/p>
從只有一位“00后”球員到如今13位“00后”扎堆,上海男籃只用了三年時間。如今,每當上海男籃比賽時,籃板后側的球隊席位總是坐滿了年輕球員。
他們,正是上海男籃最大的期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