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羊肉串5份樣品2份不合格,網紅店樣本甚至查出不明物質



5份樣品竟有2份有問題 有的用鴨肉冒充羊肉
本次檢測結果顯示,5份羊肉串樣本中,2號、3號和5號樣本,為100%純羊肉。1號樣本的羊肉含量為67.71%,4號樣本竟然完全不含有羊肉!隨后,檢驗人員繼續對1號和4號樣本里的物質進行檢測。結果表明,4號樣本為100%鴨肉,而1號樣本,一家網紅串串店里的羊肉串,顯示剩余的32.29%物質,既不是鴨肉,也不是雞肉和豬肉,已經超出了可檢測范圍。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黃明介紹:“往往造假就是利用羊油切成一定形狀,在烤的時候加進去,所以烤的時候能聞到羊的膻味,實際上肉的部分不是羊肉。一般像這種都不是規范企業生產的,多是中小企業或者個體戶,在生產過程當中,可能生產的場景、環境條件都存在問題,也有過量添加一些非食用物質的安全隱患。”
2007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管理規定》明確指出,羊肉串屬于預制肉制品,生產企業應按食品的基本屬性標注食品名稱,不得使用引起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名稱。顯然,這些假羊肉串都已違反規定。黃明表示:“既然叫羊肉串必須是羊肉,如果有其他肉,比如說有鴨肉有雞肉,那么羊肉串的包裝上一定要標明,甚至把比例都要寫清楚。不能以偏概全,部分是羊肉,那名字就要改。”
專家說,目前羊肉串生產渠道眾多,不同渠道差異很大,流通銷售時要經過多個環節,監管難度不小。因此,消費者在選購羊肉串時要掌握基本的辨別方法。首先關注外包裝,應有明確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家、生產許可、生產日期和配料說明。其次關注價格,如果太便宜,超出正常價格范圍,需提高警惕。另外,還可以通過“聞氣味”、“觀顏色”來識別。“特別是瘦肉的部分,市民們可以聞一下,是不是有羊肉的膻味;另外,生羊肉是紅肉,烤熟后顏色比豬肉要紅,顏色要深,所以肉串如果是用了雞肉,雞肉烤熟后顏色是變淺;最后,用雞肉和鴨肉來代替羊肉的話,雞肉和鴨肉的纖維要比羊肉細,羊肉肌纖維稍微粗一些。”黃明介紹。
(原題為:《5份樣品2份不合格!羊肉串查出不明物質 業內人士:一點羊油就能造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