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垃圾食品,是怎么偷走你的記憶的?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似乎很少有人能拒絕垃圾食品。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物質豐裕的時代,即便知道垃圾食品有毒有害,但逛到超市,卻又難免在膨化食品、薯片餅干處徘徊購買,明知道蛋糕奶茶的配料成分對身體有壞處,卻還是要吃。但如果今天告訴你,垃圾食品會偷走你的記憶呢?
事實上,雖然今天大家都知道,垃圾食品有害無益,但卻并不清楚到底有害在哪里。而最近,來自南加州大學的最新研究則明確地揭示,青少年時期頻繁食用垃圾食品會導致記憶力受損,更糟糕的是,這種損傷難以通過后期改善飲食習慣來逆轉。也就是說,如果在青少年時期頻繁食用垃圾食品,不僅會造成記憶力的損傷,就算后來改掉了吃垃圾食品的習慣,受損的記憶也不會恢復。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一部分大鼠從出生后不久就開始攝入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比如薯片和巧克力花生醬杯,而另一部分則攝入常規的飼料,以此來模擬人類的飲食習慣。隨著這些大鼠的成長,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記憶測試,比如探索新物體和識別舊物體的能力。測試結果令人擔憂:那些吃過西方飲食的大鼠,在飲食習慣改善后,他們的記憶力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恢復。也就是說,垃圾食品對大腦造成的損傷是長期的,且難以逆轉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答案就在一種關鍵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上。乙酰膽堿在我們的記憶和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幫助神經信號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是記憶形成的重要成分。阿爾茨海默氏癥(也就是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大腦中乙酰膽堿水平通常較低。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長期攝入高脂肪和高糖食品可能造成大腦中乙酰膽堿的減少,這種減少影響了大鼠的外顯記憶能力——即對特定事件和地點的記憶。即使在飲食習慣得到改善后,之前的損傷依舊難以完全恢復。
這也告訴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少吃垃圾食品,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在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更要避免垃圾食品的攝入,因為這可能會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造成長期的影響。當然,除了青少年外,這項研究也是對我們個人飲食習慣的提醒,在我們享受任何食物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食物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做出更明智的食品選擇,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保持身體健康,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不受未來潛在的損害。
當然,這項研究也為防止認知障礙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癥,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理解乙酰膽堿在記憶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飲食如何影響其水平,可能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治療方法。比如,如果可以通過飲食補充或藥物干預來提高乙酰膽堿的水平,可能就能為這類病癥的預防或治療開辟新的道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