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談婚論法|夫妻財產知情權應如何規制?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2024-04-15 14:24
來源:澎湃新聞
? 法治中國 >
字號

【編者按】

近年來,有關夫妻財產知情權的議題備受關注,有法學界人士建議立法機關應將其上升為法律制度,以此實現男女平等的財產權。

連日來,“查詢配偶財產權”在社會聚焦中引發熱議。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6月1日起,《福建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將正式施行,這一地方立法細化了有關婦女權益保障的具體內容,明確婦女有權依法向房地產行政管理、車輛管理等單位申請查詢配偶的財產狀況。

目前,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前述條例系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屬于地方性法規。在此之前,還有一些地方也曾發布規定,允許夫妻一方持有效證件查詢另一方部分財產狀況。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相關人士曾回應,上述條例是福建地方立法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對共同財產知情權保障的具體落實。這一規定保障“她權利”,但并不排斥“他權利”。這一地方立法背后有何現實考量?如何準確理解地方性條例的價值和意義?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應該如何進行立法規制?

為此,澎湃新聞特邀法律界人士撰文解讀,提供觀察。本篇專稿作者系廣東省律師協會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游植龍。

“這一規定重點在于強調婦女權益,從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則出發,應理解為男性也有權查詢妻子名下的房產和車輛財產狀況。”游植龍曾多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沒有夫妻財產知情權,就無法實現男女平等的財產權”。

所謂夫妻財產知情權,是指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有權了解、知悉、查詢配偶名下的財產狀況和經營狀況,從而保障自己合法的財產權益。“至今為止,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游植龍觀察指出,在司法實踐中,掌握財產的夫妻一方隱瞞、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現象比較嚴重,而由于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夫妻財產知情權的規定,導致沒有掌握夫妻共同財產的弱勢一方,因為沒有線索、無法知悉,無法查詢到夫妻財產情況,更無法分割到夫妻財產,弱勢一方本應擁有的財產權益受到嚴重損害而無能為力。

澎湃新聞注意到,我國《民法典》規定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游植龍認為,實現夫妻對共同財產平等處理權的前提是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所掌握并知情。若無知情權,平等財產權和平等處理權就無法實現。

他觀察說,在夫妻財產知情權中,廣州地區曾明確規定夫妻一方有權查詢的機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現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車輛管理部門,對應的查詢對象是股權、不動產、車輛,而福建省規定的是“房地產行政管理、車輛管理”等單位,對應的查詢對象只是不動產、車輛,“在實踐中,對于地方立法沒有明確規定的管理部門,夫妻一方行使夫妻財產查詢權將會遇到巨大的障礙,基本會被拒絕。”

游植龍為此建議,夫妻財產知情權不應只限于查詢配偶名下的不動產、車輛、股權,應擴大到銀行存款、證券等內容,“建議在婦女權益保障法中增加‘夫妻財產知情權’的規定”。

還有人擔心,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會導致夫妻不和,侵犯了夫妻一方的隱私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游植龍直言,從法理上,既然成為親密的夫妻關系,對自己的財產隱私權利就應當有所放棄,尤其是對于夫妻共同財產,本身就有義務告知。而當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法律保護其查詢權利,也是應當的。

以下為專稿全文:

近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福建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規定婦女持身份證、戶口本和結婚證等證明夫妻關系的有效證件,可以查詢配偶名下的房產和車輛財產狀況,引發熱議。

由于是婦女權益保障條例,所以福建省規定“婦女”有權查詢配偶名下的房產和車輛財產狀況,其重點在于強調婦女權益,從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則出發,應理解為男性也有權查詢妻子名下的房產和車輛財產狀況。

這涉及到夫妻財產知情權。所謂夫妻財產知情權,是指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有權了解、知悉、查詢配偶名下的財產狀況和經營狀況,從而保障自己合法的財產權益。

至今為止,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本人也多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主要是基于如下理由:第一,是對自己財產知情權的天然要求。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知道自己的財產狀況。在我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度下,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各種合法財產,即使登記在一方名下或由一方掌握,也屬夫妻共同所有。既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作為配偶,當然有權知道自己的財產狀況,所以知悉、查詢配偶名下財產,是對自己財產知情的天然要求。

第二,沒有夫妻財產知情權,就無法真正實現婦女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無法實現男女平等的財產權。我國《民法典》規定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而實現夫妻對共同財產平等處理權的前提,是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所掌握并知情,只有在完全了解共同財產的情況下,夫妻雙方才能夠平等地處理共同財產。因為,當夫妻一方掌控財產而另一方不知情時,另一方對該財產就不存在有平等的處理權,更談不上有平等的財產權。若無知情權,平等財產權和平等處理權就無法實現。就中國現狀看,由于歷史原因、社會環境和能力的不同,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絕大多數是由丈夫持有并控制,廣大婦女在經濟上總體處于弱勢地位,對于共有的夫妻財產有的并不掌握,有的甚至不知情。只有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才能真正實現婦女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

第三,有利于體現婚姻家事法律的弱者保護功能。在司法實踐中,掌握財產的夫妻一方隱瞞、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現象比較嚴重,而由于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夫妻財產知情權的規定,導致沒有掌握夫妻共同財產的弱勢一方,因為沒有線索、無法知悉,無法查詢到夫妻財產情況,更無法分割到夫妻財產,弱勢一方本應擁有的財產權益受到嚴重損害而無能為力。因而,應當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為弱勢一方維權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第四,有利于建立誠實互信的夫妻關系,可以及時發現隱瞞、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行為,讓侵權方受到應有的懲罰,實現揚善懲惡的正義價值取向。既然作為夫妻,互相告知自己的財產狀況,也是應有之義,而不論該財產是否屬于個人財產。如果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更有義務去告知對方,因為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不敢告知配偶自己的財產情況,只能說明夫妻之間缺乏基本的信任。賦予夫妻財產知情權,有利于建立誠實互信的夫妻關系,倡導誠實信用的社會風氣。同時,為什么夫妻一方屢屢敢于隱瞞、轉移夫妻共同財產?除了普遍存在的誠信缺失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不容易被發現,因為夫妻無權去查詢對方名下的財產狀況,萬一就算被查到了,受到的懲罰又小,違法成本很低。如果還繼續任由這種狀況存在,我們的法律就不僅僅是在放縱,而是在助紂為虐。立法的價值取向,應在于揚善懲惡,追求正義,這樣的法,才會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善法。賦予夫妻財產知情權,可以及時發現隱瞞、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行為,讓侵權方受到應有的懲罰,實現揚善懲惡的正義價值取向。

第五,廣州等地婦女權益保障規定的地方立法,為夫妻財產知情權開創了優秀的先例,社會效果非常好,國家法律應吸收采用。2009年12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2010年3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的《廣州市婦女權益保障規定》第23條規定:“夫妻一方持身份證、戶口本和結婚證等證明夫妻關系的有效證件,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車輛管理部門等機構申請查詢另一方的財產狀況,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單位應當受理,并且為其出具相應的書面材料。”該規定明確了夫妻雙方有權互查登記在對方名下的股權、不動產、車輛等財產狀況,首次在我國地方立法中創立了夫妻財產知情權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維權效果和社會效果非常好,受到當事人、律師、司法人員的一致好評。其后,山東濟南、河北也先后出臺了類似規定。地方立法的規定及實踐,效果非常好,因而國家法律應吸收采用。

在夫妻財產知情權中,我們注意到:廣州明確規定了夫妻一方有權查詢的機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現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車輛管理部門,對應的查詢對象是股權、不動產、車輛,而福建省規定的是“房地產行政管理、車輛管理”等單位,對應的查詢對象只是不動產、車輛。而在實踐中,對于地方立法沒有明確規定的管理部門,夫妻一方行使夫妻財產查詢權將會遇到巨大的障礙,基本會被拒絕。

夫妻財產知情權不僅僅只限于查詢配偶名下的不動產、車輛、股權,應擴大到銀行存款、證券等內容,所以本人建議的法律條款是:“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知情權。夫妻一方持身份證和結婚證明等證明夫妻關系的有效證件,可以向不動產、車輛、船舶、企業、證券等登記部門以及銀行、保險、基金、財付通、支付寶等機構申請查詢另一方的財產狀況,有關登記部門和單位應當受理,并且為其出具相應的書面材料。”

當然,在實踐中,是否應當立法允許夫妻有權互查配偶名下的銀行存款情況,可能存在比較大的爭議,有不同的看法。但個人認為,國家立法允許夫妻至少有權互查配偶名下的不動產、車輛、船舶、股權等內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我國202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67條規定“離婚訴訟期間,夫妻一方申請查詢登記在對方名下財產狀況且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查取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予以協助”。但該規定只是針對離婚訴訟時夫妻財產的調查取證申請權,范圍過窄,無法涵蓋夫妻財產知情權的全部內容和范圍,夫妻財產知情權是一項重要的財產權益,不僅僅包括離婚時的財產調查申請權。而且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以當事人沒有提供線索(比如申請調查對方名下的銀行存款時,法院要求必須提供銀行賬號)為由不予準許。而有些當事人即使提供了對方銀行賬號,不少法院卻只調取離婚訴訟前一年之內的銀行流水,放縱了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行為,導致夫妻一方隱瞞、轉移銀行存款的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追究和懲罰,實踐中大量弱勢一方尤其是婦女深受其害。上述第67條規定過于原則,無法解決弱勢一方的權益保障實務問題,更無法涵蓋夫妻財產知情權的全部內容和范圍。

有人擔心,規定夫妻財產知情權會導致夫妻不和,侵犯了夫妻一方的隱私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法理上,既然結為夫妻,成為親密的夫妻關系,對自己的財產隱私權利就應當有所放棄,披露自己的財產狀況也是對配偶應有的尊重,尤其是對于夫妻共同財產,本身就有義務告知。另一方面,就正常的夫妻關系而言,相互之間會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夫妻雖有財產知情權,但誰也不會隨意就去查對方的財產,就算查詢了,也不會對夫妻關系有實質的影響。而當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法律保護其查詢權利,本身也是應當的。這就比如法律規定離婚訴訟的權利一樣,有些夫妻可能終生都根本不會用到,但我們還是必須規定夫妻有離婚訴訟的權利,因為當他們有這種需要時,法律就應當保障他們的基本權利。但我們不能說因為規定了夫妻有離婚訴訟的權利,就會導致夫妻離婚。

    責任編輯:蔣晨銳
    圖片編輯:金潔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凤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赌场怎么玩| 酒泉市| 澳门百家乐官网论坛| 百家乐官网使用技法| 赌场百家乐玩法介绍| 百家乐官网真钱斗地主| 五大连池市| 大发888方管下载| 百家乐中B是什么|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桐庐县| 博九娱乐场| 永利高平台| 百家乐官网技巧秘| 百家乐官网开户首选| 格尔木市| 娱乐场游戏| 大发888免费送| 百家乐国际娱乐场| 百家乐软件官方| 百家乐官网技术秘籍| 百家乐押注方法| 百家乐在线作弊| 百家乐官网麻将牌| 永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计划| 百家乐官网一起多少张牌| 网上百家乐官网作弊法| 百家乐官网单跳| 九州娱乐城| 真人游戏机| 爱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镇沅| 棋牌真钱游戏| 钱大发888游戏下载| 香港百家乐六合彩| 百家乐官网押注最多是多少| 岳普湖县| 阳新县|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