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藍皮書: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裝機容量均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4月15日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從核電運行、工程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總結分析了當前我國核能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在建核電工程穩步推進,全年新開工核電機組5臺,核電工程建設投資完成額949億元,創近五年最高水平。截至2023年底,在建核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我國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全年新增商運核電機組2臺,數量達到55臺,額定裝機容量5703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全年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661小時,核電發電量4334億千瓦時,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6%,年度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3.4億噸,其中福建、遼寧、海南省核電發電量占比超過20%,分別為27.3%、23.4%、22.7%。
核電運行業績方面,藍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共有33臺機組在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的綜合指數達到滿分,滿分比例和綜合指數平均值位居世界前列。
去年,國內核能產業鏈、供應鏈能力持續提升。其中,鈾礦找礦行動成果顯著,2023年度投入95萬米鉆探工作量,全年新增資源量大幅增長,達到計劃目標的2.5倍。核電裝備制造產業鏈不斷完善、持續穩固,2023年國內核電主設備累計交付54臺套,維持高位水平。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廷克在當天舉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近期,為進一步強化氣候目標,保障本國能源安全,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均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核能。歐盟議會正式將核能項目納入綠色投資分類,法國政府提出大規模重振核電計劃,英國政府將大力發展核能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美國能源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50年至少要再新增2億千瓦核電裝機,才能支撐其碳中和目標實現。中國政府也明確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方針,核電發展規模和節奏已進入新常態。
2023年12月,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上,22個國家達成了《三倍核能宣言》,共同努力推進到2050年將全球核能容量增加兩倍。結合國際能源署(IEA)、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最新研究成果,在碳中和情景下,綜合判斷,2030年、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將由當前的3.7億千瓦分別增長至約5億、10億千瓦。
綜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及相關機構研究結論,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預計到2035年,核能發電量在中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將達到10%左右,與當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當,相應減排二氧化碳約9億噸;到2060年,核電發電量占比需要達到18%左右,與當前OECD國家平均水平相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