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明威: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
本文整理自尹燁《生命密碼: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書》
愛貓的陸游曾寫過這么一首詩《鼠屢敗吾書偶得貍奴捕殺無虛 日群鼠幾空為賦》,不用引用詩句,光看題目就知道陸游得了一只好貓。但大部分養貓人怕是沒有這個待遇了。
貓咪,被尊為主子、喵星人。貓奴們常常不解,貓咪為什么總是若即若離,一不高興就離家出走?又為什么總是喜歡在自己全神 貫注投入工作的時候,突然撲到書桌上昂首闊步,“臨幸”一番?
江湖傳言,貓是“養不熟”的動物。上一秒還百依百順,下一秒就高貴冷艷,眨眼之間,態度就會發生 180 度的大轉變。這樣的喵主子會不會讓人不斷地懷疑人生?難道對喵主子再怎么呵護付出, 都只是一廂情愿?

▎桀驁不馴的“野貓心”
達爾文早有預言:一旦回到野外獨自謀生,原本靠人供養的家貓會瞬間恢復祖先的野性。實際上,即便待在家里的貓也不安生。 在美國,流浪貓和被允許出門的家貓平均每天會殺死 360 萬只鳥,平均每年至少會殺死 13 億只鳥。在英國,研究者估計每年有 5500 萬只鳥被家貓捕食。2011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全世界的島嶼上, 家貓對 22 種鳥類的滅絕有“直接貢獻”,并繼續威脅著另外幾十種鳥類的安全。
如今,登記在冊的家貓已有 60 多種。僅從名字看,土耳其梵貓和英國短毛貓好像來自不同國家,但實際上它們的祖上是一家人。
研究人員找來了非洲南部、中亞、中東等多個地區的野貓和家貓,仔細比對了它們的 DNA,特別是重點研究了區分哺乳動物的兩類 DNA。一類是來自貓媽媽的線粒體 DNA,另一類是細胞核 DNA 中的短串聯重復序列。結果顯示,無論是家貓還是野貓,這兩類 DNA 序列都是高度聚合的。
也就是說,即便是養了很多只不同的貓,但這些貓也只是在毛發和體型上有差異,DNA 里的“野貓心”一點兒沒變。

▎食物的誘惑
既然貓如此高冷獨立、野性十足,為什么還要屈身在人類的陋室之中呢?這一切的根源,要歸結為食物。
大約在 1 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經歷了第一次農業革命, 開始大量耕田種地,并把富余的糧食儲存在一座座糧倉里。等到老 鼠發現這些食物充足的“新大陸”,便安營扎寨,令人不勝其擾。好在人類很快發現了老鼠的天敵——那些抓老鼠相當在行的流浪貓, 于是就順理成章地把野貓養在了家里。
對于野貓來說,喜歡不喜歡人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待在民宅里就有了守株待“鼠”的大把機會。而人類為了犒勞使勁兒抓老鼠 的貓,也會時不時地賞點兒魚肉為貓改善一下伙食。就這樣,人類和貓實現了真正的互惠互利。
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久了,貓也會影響人類的宗教信仰。古埃及人發現,貓的瞳孔會隨著光線而變化,便將貓視作月亮陰晴圓缺的象征。所以,在古埃及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化身就是一只貓。貓在 古埃及的地位極高,有些主人會在家貓死后為其制作木乃伊,甚至 還會舉辦一場風風光光的葬禮。
但是,到了中世紀的歐洲,貓就沒那么好命了。中世紀的歐洲人認定貓由女巫化身而來,專為禍害人間。為了消滅女巫,歐洲人大肆虐殺貓。有一種說法是,貓大幅減少,老鼠繁衍猖獗,以至于中世 紀的歐洲鼠患泛濫、鼠疫成災。
無獨有偶。在澳大利亞,由于單純考慮到一些瀕危動物所面臨 的安全威脅,政府官員也曾經發布過對 200 萬只野貓實施安樂死的計劃。
▎到底是誰馴化了誰?
盡管貓和人類的關系陰晴不定,但時至今日,貓寄人籬下也有 1 萬 年左右了。
那么,貓到底被馴化了嗎?可惜,未必。
一般來講,被馴養的動物大多會形成群居的習慣,哪怕僅僅是擠在破茅房里,也要親親熱熱。而貓熱衷于自立山頭、劃分領地, 始終保持著獨來獨往的個性。
另外,要接受馴養,就得改改口味,學會多吃鮮草和雜糧??蓛刃母甙恋呢堃恢敝覍嵱谌馐硠游锏某跏荚O定,無肉不歡。這可能是因為貓體內無法合成必要的氨基酸,不太消化得了碳水化合物。所以,養貓就得提前做好伺候主子的心理準備,更得提前準備好合口味的精致貓糧,正所謂“貓主虐我千百遍,我待主子如初戀”。
在貓眼中,人類不過是湊合著能過的同居者。日本科學家發現,貓在聽錄音時,能辨別出主人的聲音,特別是當聽見主人喊自己的名字時,貓的耳朵也會有反應,但貓就是不屑于挪動半步。
即便如此,貓奴們還是覺得貓咪呆萌可愛。
海明威說:“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這里的毀滅,是說像海明威一樣的硬漢,也會被貓馴服。
貓咪大多小巧玲瓏,渾身上下毛茸茸的,看起來悅目,摸起來舒心。此外,大眼睛、小鼻子的標配,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讓人看一眼就被戳中柔軟的內心。
多數人都是“可愛回應”機制的奴隸,一看到嬰兒、貓,大腦便會釋放多巴胺,進而變得友好、體貼、無微不至。貓就是靠著引發人腦的化學反應,來誘導人類對它有求必應。
更何況,貓還會用聲音進行誘惑。如果想要食物,它們會在叫 聲里加入一種“哀求”的音調,高頻部分就像嬰兒哭叫一樣,聽起 來像是一個小孩子可憐兮兮地在懇求。聽了這樣的聲音,你還忍心 拒絕它嗎?
看來,貓奴們對貓癡心一片,不過是中了貓主兒的套路罷了。 貓馴化人的程度,可能高過人馴化貓的程度。
▎純種貓的痛
《2017 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 2017 年,全國寵物貓狗數量達到 8746 萬只,市場規模達到 1340 億 元,這個數字在未來三年還將增加 40%。這意味著,幾乎每 10個人 中,就有一個人在養貓或養狗。
貓如此可愛,引無數人爭先恐后地加入“貓奴”行列。一些精 明人士嗅到了商機,培育出了許多美麗可愛的純種貓,吸引了大批 愛貓人士。
但是,正如近親結婚容易影響后代智商,越是純種的貓,越容易出現基因缺陷。雖然外形足夠動人,但它們常常因為基因缺陷患上罕見怪病,終其一生痛苦不堪。


加菲貓,又名異國短毛貓,是由美國短毛貓和波斯貓進行交配繁育得到的。加菲貓鼻子有明顯的凹陷—鼻眼一線,甜美可愛,靠血統、面相、顏色等來定價。但很多人不知道,這種鼻眼一線實際上是鼻骨發育不全導致的鼻腔較短或鼻腔塌陷,很容易引起呼吸不暢甚至哮喘。

由于這些純種貓的樣貌足夠稀奇古怪,不少人熱衷于讓它們將罕見病基因一代代地傳遞下去。由于純種貓體弱多病,幼貓的夭折率很高,一些不良商販為了牟利,昧著良心給病得奄奄一息的小貓注射血清或者興奮劑,好讓它們在顧客面前顯得活潑健康,但小貓被領回家幾天后便會病重身亡。
于是,這類貓又得名“星期貓”,因為它們只能活一個星期左右。
雖然人類從未真正地馴化貓,但人類可以對貓進行育種。不幸的是,有些人對貓外形奇異的追求,超過了對貓健康的關注,就像現今被培養成各種畸形金魚的鯽魚一樣,不少貓也成了滿足人類審美的犧牲品。
愛貓之心,常人皆有。我們呼吁,更科學、更理性地對待喵星人。
看似脆弱無比的螞蟻,卻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昆蟲之一?
大象為啥不會得癌癥?
面對基因缺陷造成的罕見病,人類真的束手無策嗎?
為什么人類的基因重合度高達 99.5%,卻還有那么大的差別?
是什么基因讓原本食肉的熊貓“墮落”成了以竹為食的萌寵?
美麗芬芳的花朵為了傳宗接代,上演了怎樣的“宮斗”大戲?
人類可以讓猛犸象復活嗎?
……
盡管我們對自然萬物及自身的了解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對美妙的生命我們卻又知之甚少。未來需要想象力,也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現在,跟著生物圈“名嘴”尹燁一同解讀生命密碼,你不僅能看到演化歷史創造的偉大奇跡,更能看到未知世界的奇妙有趣!想要掙脫時代浪潮的裹挾,在重重迷霧中看清生命的本質,我們需要對生命充滿好奇,尊重科學、理解科學,最終理解我們自己。
畢竟,從地球、人類的歷史中,才能發現人類未來的出路。
▼
《生命密碼: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書》
尹燁 著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楊煥明、吳軍、馮侖、梁冬作序,陳黎芳、胡曉明、田源、汪詰、尹傳紅聯袂傾情推薦??破杖?、媒體圈、財經圈、科研圈頗受歡迎的生物界“名嘴”尹燁帶你走進不一樣的生命科學世界,刷新你對生命、健康、自然及宇宙萬物的認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