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通過無廢城市建設條例,鼓勵電商物流逆向回收包裝物
3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并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6月5日起施行。
根據《條例》,上海將積極推行凈菜上市,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導辦公場所設立辦公設備共享區,倡導飲品經營者為自帶杯具的消費者提供優惠。
同時,上海將探索建立低價值可回收物專項回收制度,加大回收力度,還將引導電商、物流等行業制定包裝物回收計劃,設置可循環包裝物回收點,鼓勵和支持其利用銷售配送網絡,開展逆向物流回收服務。
什么是無廢城市?
所謂無廢城市,是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程度減少固體廢物處置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城市發展模式。
2018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對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作出部署。2021年,生態環境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穩步推進的具體工作要求。
2023年2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此次上海人大制定出臺地方立法,為進一步全面規范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強化相關制度體系支撐。
考慮到無廢城市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長期工程,涵蓋面廣、涉及要素多,為此,《條例》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謀劃、系統治理,協同推進、分步實施”的工作原則。同時,強化了職責界定。
《條例》明確上海市、區政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協調推進和組織實施,并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進行統一監督管理。
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
源頭減量對于緩解固體廢物產生量和收運、處置壓力,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具有積極意義,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
為此,《條例》從生產、消費、流通等領域以更高標準作了全面規定,包括:推行產品綠色設計,推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整體審核,探索工業固體廢物產生總量和單位產品產生強度控制,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建筑垃圾減量化,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大力推廣綠色采購、發展綠色消費、開展“光盤行動”、促進閑置物品循環使用和快遞包裝減量等。
同時,在總結實踐成效經驗的基礎上,《條例》進一步提出了若干具體舉措,包括:積極推行凈菜上市,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支持商場、超市等場所設立綠色產品銷售專區,倡導辦公場所設立辦公設備共享區,倡導飲品經營者為自帶杯具的消費者提供優惠,倡導旅館經營者提供續充型洗潔用品,鼓勵校園舊書分享等。
鼓勵電商物流企業逆向回收包裝物
針對當前上海固體廢物回收和循環利用狀況,《條例》一方面從整體上提出了建立固體廢物全品類、全鏈條、可追溯的分類回收體系,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以及推進固體廢物近零填埋等要求。
另一方面,圍繞補短板、強弱項、提效能,《條例》在探索建立低價值可回收物專項回收制度、設置可循環包裝物回收點、探索完善危險廢物區域化集中收集模式、促進工業固體廢物高值化利用、推進建筑垃圾全面資源化利用、支持產業園區建立資源循環利用服務平臺等多個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體舉措。
在審議過程中,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提出,上海應當根據地方特點,合理設定可回收物種類。同時,建議對低價值可回收物建立專項回收制度,推動其有效回收利用。
這一建議體現在了法規當中。根據《條例》,為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上海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根據可回收物的具體種類和循環利用需要,實行可回收物的精細化分類,并逐步予以推廣。
《條例》明確上海綠化市容、發展改革部門應當會同商務、財政等部門完善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扶持政策,加大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力度;探索對產生量大、具有規模效益的低價值可回收物實行專項回收。
如今,電商快遞包裝物多是生活垃圾處置一大“痛點”。此次《條例》規定,上海要引導電子商務、寄遞、外賣等行業、企業制定本行業、本企業包裝物回收計劃,采取有效措施履行包裝物回收責任。
同時,電子商務企業、寄遞企業和外賣企業可以與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學校等合作,設置可循環包裝物回收點、回收設施。鼓勵和支持電子商務企業、物流企業等利用銷售配送網絡,開展逆向物流回收服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