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短視頻平臺不少賬號熱衷販賣“厚黑學”,媒體:人民的名義不是用來學心眼的
近日,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2024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進一步對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現象亮劍。為配合行動,有短視頻平臺發布《關于開展“厚黑學”“偽成功學”專項治理的公告》,表示將專項治理“自媒體”炒作社會焦慮,無底線吸粉引流牟利問題。
今天的短視頻平臺上,內容多元迷人眼,還衍生出一條教授“人情世故”“處世哲學”的垂類賽道。其中,不少賬號熱衷于販賣“厚黑學”,以《人民的名義》《人世間》《縣委大院》等電視劇為藍本,截取劇中干部的言談舉止,分析里頭的“潛臺詞”和“權謀術”。
比如,面對信訪辦折磨人的半蹲式窗口,區長指揮下屬買了幾個小板凳,被解讀成了既替組織省錢又能全身而退的明智之舉;縣委書記和縣長同桌吃飯,后者給前者倒了幾滴醋,被解讀為既表達敬意又給對方留足主動權;干部與企業主的業務往來,寒暄中提及往事,被解讀為暗示對方知恩圖報……
一些職場人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心生恍然大悟之感,直呼“以前的我嗤之以鼻,現在的我逐幀學習”。
如此情景,著實讓人哭笑不得。這一幀幀的切片,脫離了劇情設定和上下語境,怎么解讀全憑一張嘴。本就是牽強附會、胡編亂造,居然還引來一大群人想跟著學心眼。
殊不知,這些號主就是利用“職場小白”想一探秘笈的心理,針對性策劃內容,將大事小情簡單化、套路化、庸俗化、“厚黑化”,先以“爽點”收割流量,待其徹底篤信入坑,再祭出私董會、培訓班等收費項目。這些內容,既蒙蔽大眾雙眼,更助長糟粕傳播,制造出一種職場特別是官場充斥著爾虞我詐、阿諛奉承,老實人無從出頭、老油條如魚得水的假象。對此類視頻重點打擊,既是對網絡傳播秩序的維護,也能壓縮歪風邪氣彌散的空間。
同時,我們也不禁省思,從早年的暢銷書,到如今的視頻化,“厚黑學”為何始終有擁躉?不得不說,這一概念的出現,與中國傳統人情社會講求“高情商、會來事”有關,但必須指出,“厚黑學”的最大問題在于以偏概全,其渲染的是封建官場升官發財、欺世盜名的伎倆,推崇的是世故油滑、精致利己的權術。所謂“面厚心黑”,絕對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在如今這個講制度、講規則、講誠信的現代社會,逐幀學習“厚黑學”掌握不了“成功術”,反倒容易走上歧路。
“職場小白”想刷出“存在感”、獲得領導肯定,這種心理是人之常情。但在權謀文化中尋找解決之道,顯然找錯了方抓錯了藥。人生沒有捷徑,職場要靠硬實力說話。更何況,今天的職場注重的是協同合作,不論是上下級,還是同事間,實為利益共同體,彼此幫襯補位,而不是耍心眼搞內斗,才能互相成就。
當然,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不能把“逐幀學習”的調侃當笑話,而要看到其間的焦慮心態。真正幫助“職場小白”夯實理想信念,離不開組織的發力。堅持按規辦事,處處“陽光作業”,一個日益規范和公平的環境中,“厚黑學”的市場自然消失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