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城中國:樓市復蘇會從核心城市開始,著手安排明年到期債務的提前置換

3月25日,綠城中國(03900.HK)召開2023年全年業績發布會,董事會主席張亞東、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郭佳峰、執行董事及執行總裁耿忠強等出席。
期內,公司實現收入1313.83億元,較2022年的1271.53億元增加42.30億元,上升3.3%。其中,物業銷售收入占比91.8%,設計及裝修收入占比2.6%,項目管理收入占比2.4%,持有物業運營收入等占比3.2%。
毛利、凈利雙降,分紅比例為上限
利潤方面,期內,綠城中國實現毛利170.73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220.21億元下降22.47%,主要是本年度物業銷售毛利下降。
期內,公司的毛利率12.99%,較2022年下降約4.3個百分點。其中,物業銷售毛利率11.3%,較2022年的16.3%下降5.0個百分點,一方面是整體市場下行及限價影響,導致售價不及預期,另一方面本集團在拿地策略上,聚焦一二線城市,對項目的安全性及抗風險能力要求較高,毛利率相對偏低。
2023年綠城中國凈利潤為66.78億元,較上一年度的88.95億元下降24.92%,凈利潤率5.08%較2022年同期的7%下降近2個百分點;股東應占利潤31.18億元,較2022年的27.56億元上升13.1%。
耿忠強透露,公司的分紅政策是穩定的,分紅基數的邏輯是確定的,以核心歸母凈利潤為基礎,然后扣除資產減值、永續債利息等影響后作為分紅基數,分紅比例維持在20%-40%。2023年公司延續了這個規則,公司結合了2023年資金相對充裕的現狀,分紅比例為上限40%。
耿忠強介紹,此前,公司希望盡可能地把匯兌損益等非經營性的因素進行剔除,所以相關計算有些復雜,后續將建議董事會考慮直接以歸母凈利潤作為分紅基數,派息率仍在20%-40%。
2023年綠城中國毛利率下降,耿忠強表示,去年結轉的項目主要是2020年和2021年獲取的,2021年下半年市場開始下行,存在部分項目的售價或者流速不及預期。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拿地策略,聚焦在一二線城市,有些城市地價放開但房價仍未放開,使得毛利率相對偏低。
銷售目標:“今年銷售是承壓的,爭取和2023年持平”
2023年,綠城中國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1547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3011億元,同比增長0.27%。2023年,綠城中國銷售目標為3000億元。
其中,自投業務方面,公司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686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1943億元;其中歸屬于綠城集團的權益金額約為1276億元。期內,綠城中國代建項目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86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為1068億元。
綠城中國稱,2024年可售貨源充足。期末,自投項目可售貨值約2450億元,一二線城市占比約80%;預計2024年全年竣工項目/分期總建面約1268萬平方米。
對于市場走勢,郭佳峰表示,一季度市場低迷是去年低迷的延續,目前市場仍在筑底;預計今年是一個大的調整年,整體趨勢緩慢難以判斷,可以看到的是政策持續放松,核心一二線城市的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效果會逐步呈現;目前市場分化明顯,一二線城市和改善型產品的韌性較好,復蘇也會在核心城市和改善型住房上先開始。
對于銷售目標,郭佳峰稱,今年銷售是承壓的,爭取和2023年持平,收入是小幅增長。1月和2月市場成交下降幅度很大,3月總體有所好轉,但也很難判斷形勢是不是就此好轉。
“今年投資工作比較難做,面臨比較大的挑戰”
綠城中國稱,2023年全年新增項目38個,總建筑面積約557萬平方米,本集團承擔成本約595億元,平均樓面價約每平方米14231元,預計新增貨值達1425億元,位列全國第六。
新拓項目中,一二線貨值占比84%,北上杭三城新增貨值約823億元,占比58%;同時在西安、寧波、蘇州、南京、成都等城市核心板塊多有斬獲。
綠城中國介紹,新拓項目年內已首開26個,占當年新增土儲數量的68%;新增貨值當年實現銷售轉化約人民幣549億元,同比提升約10%,當年轉化率約39%。
截至2023年底,綠城中國共有土地儲備項目168個(包括在建及待建),總建筑面積約3720萬平方米,其中權益總建筑面積約為2332萬平方米;總可售面積約為2499萬平方米,權益可售面積約為1557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地價約每平方米7982元。一二線城市貨值占比80%,優質長三角區域占比57%,北京、上海、杭州等十大戰略核心城市占比59%。
郭佳峰介紹,今年投資工作比較難做,今年可能市場面臨比較大的挑戰,預計新增貨值在1000億元上下,主要還是看銷售和現金流情況。
郭佳峰稱,現金流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公司每天檢測現金流情況,每個月會根據各類的收支情況,滾動更新現金流,公司要確保拿地等各項主要支出對集團現金流安全無負面影響。全年也將繼續嚴控凈資產負債率在80%以內,以保持經營性現金流為正。
債務:“著手安排2025年到期債務的提前置換”
2023年,房企融資支持政策陸續出臺,但整個行業受部分同業債務違約及輿情影響,仍面臨挑戰。
2023年,綠城中國總借貸加權平均利息成本降至4.3%,較去年的4.4%仍下降10個基點。一年內到期債務325億元占集團2023年底總債務的比例為22.3%。
境內債券方面,2023年,綠城中國一級市場發行債券138.53億元,同時完成境外融資置換11.72億美元(含2024年到期債務提前置換4.5億美元)。
綠城中國同時稱,截至目前,2024年到期境外債務再融資工作進展順利,已有多家銀行出具批復,本集團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全年到期債務的置換工作。
耿忠強介紹,兩輪債務置換規劃之后,今年公司境外到期債務余額為3億美元。2023年公司完成11.72億美元境外融資,其中的4.5億美元將用于今年到期境外債務的提前置換;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司根據境外債務情況,提前置換了3.6億美元。今年將著手安排2025年到期債務的提前置換,未來也不排除會考慮用境內低成本的資金來償還境外債。
耿忠強同時介紹,去年上半年償還了最后15億元的境內永續債,實現了永續債清零,徹底堵住了侵蝕利潤的缺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