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宮萬路:我與西政偵查的情緣之二
作者簡介
宮萬路,男,1972年12月21日生,吉林蛟河人,1994年1月2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1996)和法學碩士(1999),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3)。公開出版法學專著兩部,發表學術論文、譯文50余篇,參加編寫北京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材及其他法學著作十余部,發表研究成果200余萬字。
研究方向:立法學、黨內法規學、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刑事偵查學、司法鑒定學。

2009年春,為隆重慶祝中國首個刑事偵查專業創立30周年,母校西南政法大學擬組織出版“刑偵學子文庫”,師兄任惠華院長囑我貢獻一本專著,我將博士論文《偵查法治論》修改付梓,含淚寫下了《我與西南偵查的情緣》為之序。
又逢新春,為慶祝中國首個刑事偵查專業創立40周年,母校西南政法大學還將組織出版“西南政法大學刑偵40周年學子文庫”,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法學“黃埔”刑偵學子,刑九二的總班長,中國首位把偵查專業本、碩、博學位修完的學者,我必須以強烈的使命感來認真完成我應盡的義務!
十年來,母校給了我無盡的愛!2010年春,經孫長永副校長推薦,付子堂校長委我兼職教授之榮譽與責任。我即回母校在老校區教學樓102教室給刑偵本科生講了題為“偵查的策略與藝術”的第一課。恩師鄒明理先生怕我授課經驗不足、達不到效果,課前反復叮囑刑事搜查制度研究如何控制節奏;課間在教室內外不同區域聽效果,體驗內容與形式之差距;課后詳細指出改進措施。恩師陳祥印先生用父親般慈愛的目光注視著我在講臺上的舉止,課后嚴謹點評。師兄管光承、劉冀、任惠華、鄭海、鄭曉鈞、馬方等先生,年級主任楊敏、李隆瓊老師都為我講好第一課忙前忙后。授人一節課,勝讀十卷書!雖然課堂效果不很理想,但是卻給了我改進提高的機會。
此后,我積極抓住機會多回母校講課,并且利用在母校講課的經驗在海關緝私系統的培訓中小有名氣。最后一次回母校講課時,恩師陳祥印先生還健在。上午課后,我去老校區陳老師家拜望。陳先生抽著煙,把他對刑事偵查理論與教學的思考娓娓道來。幾小時后,鄒明理老師在樓下打電話上來說:“老陳啊!該吃晚飯了,大家都等著呢,你倆一起來,一邊吃一邊談。”這是恩師陳祥印教授給我上的最后一課,我記了20多頁!
八項規定公布之后,因規范領導干部兼職以及參加論壇等活動之限,我沒有再回母校講課。但常回家看望母校、恩師,爬歌樂山。2012年五一前,我飛回母校,陪鄒老師一起見陳祥印先生最后一面,他還認識我,對我點頭。2016年11月,我號令刑九二同學為畢業二十周年返校聚會,一百人中,不算家屬回來七十人。退休的恩師鄒明理、蔣國卿、趙光全、葉蘭青、趙一兵、曾續承、李寄冰、龍振蓉、王壽明等會同年級主任楊敏、李隆瓊老師與偵查學院的各位在職老師,陪伴我們分別在老校區、新校區、歌樂山、嘉陵江歡聚。法之意,西政情,山高水長,銘譜春秋!
恩師鄒明理先生是1935年9月15日生人,目前按傳統文化論,八十五了。但他老人家一直堅持寫文章、講課、做鑒定案件、作為鑒定人出庭做證。他在60~70歲時,精選一論文集《偵查與鑒定熱點問題研究》為自己七十壽;在70~80歲時,精選一論文集《余熱集》為自己八十壽,而且比前一集厚!恩師每次來京師門小聚,或者我回母校拜望恩師,在學術上我每每自慚形穢!恩師沒有責怪我,但是我知道他不會滿意,這光憑陪老爺子喝酒是不能釋然的。所以,夜深人靜,我不顧白天工作之困頓,又翻開法學書柜,鉆進偵查之域,開啟新的篇章。此書草成,權供批評!如需改進,下本提高!
是為序,敬獻給母校!敬獻給中國首個刑事偵查專業創立40周年。
西政刑偵九二學子
北人宮子萬路
己亥春三月三于京師白羊城
來源:法學黃埔
策劃:西政北京校友志愿者
編輯:郭海霞(2020研)
責編:孫悅(2010本)
審核:姚舜禹(2009研)
西南政法,生生不息。法學黃埔,歲歲新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