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滿記甜品被曝多地關店,有人投訴充值卡退款無門,上海情況如何?
近期,不少消費者反映,其所在城市滿記甜品撤店,但充值金額無法退款。
“石家莊滿記甜品撤店,申請退款后錢沒退回來,賬戶余額反而被清零。”
“滿記甜品的忠實用戶,里面充值還有507元,結果所在城市店鋪都撤了,至今也沒退款。”
“寧波滿記甜品不在了,我的余額咋辦?”

滿記甜品多地撤店,充值卡退款無門?
記者留意到,自2022年開始,滿記甜品在石家莊、寧波、徐州等多地撤店停業,并因有關會員卡充值余額退款問題受到消費者的集體吐槽。
當前,滿記甜品會員可充值金額包括100元、200元和500元三個檔位,大量消費者反映,其會員卡里的充值余額從十幾至上百元不等,甚至有消費者未退金額超500元。
來自寧波的小靜稱,滿記甜品寧波門店于2022年撤店時,其賬戶里還有余額133.5元,當時未找到商家聯系方式而無法申請退款,至今滿記也未聯系其進行退款,自己的賬戶卻已被注銷,余額也隨之清零。
在黑貓投訴平臺,類似的案例有超過70個
“滿記甜品店鋪關閉后儲值卡沒有退款渠道,商家的小程序上也不能消費,望協調退款。”一名消費者表示。
還有消費者反映,滿記甜品曾向其承諾一個月內退款,或上報到總部由總部來退款,但這些承諾均未能兌現,目前消費者甚至無法撥通滿記甜品官方客服電話。
此外,在滿記甜品官方微博評論里也不乏撤店退款問題的投訴,多名相關消費者反映,他們所在的城市閉店,需要退款,但“客服電話打不通”。

客服回應:不存在注銷賬號的情況,只要登記就會退款
3月13日,滿記客服方面回應記者稱,“我們的滿記賬號不存在撤店后被注銷的情況,就算消費者申請注銷也不會被注銷,賬號余額清零這種情況是在消費者申請退款之后的幾個工作日會被清零的。”
“目前我們這邊沒有收到過撤店未退款相關投訴,退款的話,只要登記過,我們這邊統一都是30個工作日左右會到賬,只要他提出申請了我們都會退的。”
全國門店銳減,上海門店情況如何?
公開資料介紹,滿記甜品是一家源于香港的連鎖式甜品店,創立于1995年并在西貢開設首間分店,隨后以合作形式于海內外多地開設分店,主要提供以水果如榴梿及芒果制作的手造甜品。
2005年,滿記在上海迎來內地首店,并在成立滿記上海總部后,開啟在內地的規模化擴張。
據天眼查顯示,滿記甜品(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但在2021年8月,其持股人從滿記甜品創始人潘冠鶴變更為王譯鋒,當前由信恒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

據悉,滿記甜品巔峰時期在內地門店數量一度接近500家。但自2022年開始,該品牌不斷爆出關店的消息。據滿記官方介紹,目前,其總門店數量已銳減至280家左右,與巔峰時期相比相差甚遠。
那么,目前上海的滿記甜品是什么情況呢?3月17日,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滿記甜品”發現,上海門店超40家,其中川沙百聯店、周浦萬達店和凌云壹街坊店顯示“暫停營業”。



據悉,滿記甜品當前門店包括直營店和加盟店兩種類型,此前數年均為總部直營模式,直到去年才開放加盟。
上海中聯(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振仕表示,消費者在滿記甜品的網絡平臺注冊并簽訂《滿記甜品會員中心服務協議》《滿記甜品會員充值協議》等合同,雙方建立了服務合同關系。滿記甜品因停止營業,致使預付卡消費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要求滿記甜品退還余款。
張振仕還指出,作為總部收取的預存會員費,退款責任應當由總部承擔。此外,如若預存費用由加盟店收取,則由加盟店承擔退款責任,但也要考慮滿記甜品總部是否存在過失的補償或連帶責任。
在業內人士看來,滿記甜品會員預存余額屬于典型的預付類消費,此類消費中,商家以優惠價格吸引消費者,是為了達到快速回籠資金的目的。然而商家一旦出現資金鏈危機,將會導致預付卡無法消費,充值的錢也難以追回。
目前,預付卡在零售、餐飲、電商行業均普遍存在,即便是全國連鎖的頭部品牌,消費者在充值時也需要謹慎對待。
初代網紅甜品店不再“甜蜜”?網友:曾是我們的青春記憶
說到港式甜品,你或許首先想到的就是許留山、滿記這兩大品牌。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早在2021年許留山就被曝遭清盤,伴隨著許多門店的關閉,許留山也淡出了公眾視野。
這樣一個經典港式甜點品牌,如何走上衰落的道路呢?業內人士認為,最重要或許是從產品到品牌的全面老化,經典的許留山有些跟不上時代的快節奏。
餐飲市場是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比如,連肯德基也不再堅持美式快餐的傳統,推出了中式風格的皮蛋瘦肉粥、粽子……近年來,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的出現,更成為許留山、滿記甜品等傳統“糖水鋪”業態的競爭勁敵。在95后、00后已經成為消費主流人群的今天,對于甜品,他們不僅追求味蕾的滿足,更要求產品在顏值、心理、情緒、社交等方面滿足他們的需求。新式茶飲往往非常重視店鋪裝修的格調,消費者不光在此享受美味,更能一起拍照發到朋友圈分享。
除了品牌老化,不具備洞察和滿足這種新需求的能力,許留山多次被轉手導致“不姓許”,也是導致品牌迅速滑落的一個重要因素。2009年,許留山的創始家族股東將全部股權賣給馬來西亞一家投資公司Navis Capital,這讓許留山成功打入馬來西亞市場。2015年,Navis Capital轉手,黃記煌的母公司煌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交易價5億港元全資收購了許留山。
(原標題為:《很突然!知名品牌被曝多地關店,有人投訴:余額直接被清零…上海門店情況如何?最新回應→》,綜合自:南方都市報、上觀新聞、新聞坊、N視頻報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