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 +1
為了炒房,他們四次離婚,結果妻子“假戲真做”,法院判了
張某和趙某兩人在親友的祝福下邁入婚姻殿堂,兩人門當戶對,三觀一致,在旁人眼里屬于“佳偶天成”的那種,并且兩人婚前都有一套房產落戶在自己名下,完全不用擔心經濟上面的不平等。
婚后,兩人看到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認為此時投資房地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并且已經看好了位于東城區的一套房產,但是苦于北京“對2套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向其出售房產”的限購政策,兩人的計劃無法得到實現。
為了能夠順利實現自己的計劃,兩人合計干脆來一招“假離婚”,雖然他們知道“假離婚”有風險,但是他們自認為兩人之間的感情足以經得住考驗,于是便將張某名下的住房過戶到趙某名下,并且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

兩人在離婚協議中約定,兩人無共同財產、無共同債權債務。此時,由于張某名下沒有房產,于是很順利的就購買到了當初看中的那套房子,并且在后續受到了高額回饋。兩人很是開心,特意選在了情人節這天辦理復婚手續。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無法被填滿的,當嘗到了甜頭之后,張某和趙某二人便又萌生了“故技重施”的想法,在隨后的5年時間里,兩人如法炮制,先后離婚4次,購買了北京市不同區的三套房產,而在最后一次離婚中,兩人將名下的4套房產都過戶給了趙某,張某名下只有1套房產。

原本,張某還以為這次能和以前一樣,買完房之后就能復婚,然而這次卻發生變化:趙某遲遲沒來找張某復婚。發現異樣的張某開始留心妻子的變化,在一次空當下,張某發現了趙某出軌的事實,兩人隨即發生爭吵。
事后,張某開始反思,認為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才導致趙某的移情別戀,于是做出多次努力,想要和趙某復婚,但是趙某鐵了心不再復婚,并且還和自己的新歡領了結婚證,此時張某才意識到“假離婚”是多么的荒唐,追悔莫及的他為了能夠追回那幾套房產,向法院起訴申請重新分割房產,理由是這幾份離婚協議的財產分割并非兩人的真實意思,只是為了規避國家限購政策才做出的約定,現在兩人雖然解除了身份關系,但是共有財產一直沒有分割,理應重新分割。
最終在法院的審理下,確定張某和趙某之間寫下的4份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均無效。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假離婚”來享受某些優惠政策的人有不少,但是“假離婚”并不是百利無一害的,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假離婚通常指夫妻雙方出于某些特定目的,如獲得經濟利益或規避法律責任等,而協議辦理的離婚。這種行為雖然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但存在以下風險:
1、財產風險:假離婚可能導致原本屬于共同財產的部分轉變為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如果在離婚后沒有復婚,這一部分財產將不會再被分割,可能會造成另一方的財產損失。
2、家庭關系風險:假離婚有可能演變成真離婚,導致家庭關系的不可逆轉破裂。情感上的裂痕可能因此而產生,甚至導致雙方最終分道揚鑣。
3、信用風險:如果假離婚后婚姻真的出現問題,當事人將無法獲得婚姻關系下的某些法律救濟。這可能影響個人在社會上的信譽和形象。
4、法律風險:雖然假離婚本身不違法,但如果涉及制作假證件等行為則是違法的。此外,如果假離婚的目的是為了逃避債務等非法目的,可能會面臨法律制裁。
5、對孩子的影響:假離婚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產生影響,孩子可能會感到困惑和不安全。
綜上所述,假離婚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為夫妻雙方帶來一些便利或利益,但同時也伴隨著不可忽視的法律風險。一旦辦理了離婚手續,就有可能產生上述法律后果。因此,在考慮假離婚之前,務必要充分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并慎重考慮可能帶來的后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