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縣無城”22年的山西澤州縣,終于有了自己的縣城
11月19日,搬遷后的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式揭牌的消息,燃爆了朋友圈。這標志著澤州縣終于告別了被人們稱為“有縣無城”的歷史。
今年2月獲國家批復
2016年8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并通過了“晉城市澤州縣政府駐地變更”相關事宜。澤州縣政府網報道指出,這標志著澤州縣規劃縣址由南村鎮變更至金村鎮邁出了堅實一步,這也將全面加快金村低碳示范區建設、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2月,就在民政部同意撤銷懷仁縣設立縣級懷仁市的同時,民政部在關于同意山西省澤州縣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復中稱,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澤州縣人民政府由現駐地遷至金村鎮府城街001號。
此后,澤州縣開始著手搬遷工作。縣委書記高喜全在9月21日的《太行日報》上發表的文章中表示,堅定不移加快金村新區建設,開工建設朝陽街、學苑街等5條道路。年底前力爭開工建設行政辦公大樓、行政服務中心、城市綜合館、市民廣場四個公建項目。全面啟動管院、青山街、水西等五個村的棚戶區改造。
11月19日,澤州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為新的政府駐地揭牌,這個駐于晉城市城區的政府機構終于搬到了它的轄區內。

結束了“有縣無城”的怪現象
去過晉城的朋友們總會說,無論從哪里走,到晉城城區都會路過澤州。有的人不信,翻開晉城市地圖,才發現澤州縣的行政區劃,圍繞晉城市城區形成一個圈。
而它最稱奇的地方還不僅于此。游客初來乍到,當陶醉于晉城市區綠蔭如織的景色時,總是被一種奇怪現象搞得一頭霧水:以“澤州縣”打頭的單位與以“晉城市”“晉城市城區”稱呼的單位,竟然處于同一個城市中。澤州縣政府位于市區的西安街,距離市政府、城區政府,大約就是2公里的路程。
198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消晉東南地區,成立省轄地級市晉城市,原縣級晉城市的行政區域分為城區、郊區兩個市轄區,外加高平、陽城、沁水、陵川4縣為所屬行政區。1996年,改郊區為澤州縣。澤州縣總面積2023平方公里,下轄3鄉14鎮,人口近52.6萬人。該縣轄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歷了較為巨大的區劃調整。

時至今日,澤州縣已有22年的歷史,才在轄區有了政府駐地。有人提出疑問,當初作為郊區的時候,也應當有政府所在地啊?
有資料顯示,原來,“晉城縣”升格為晉城市時,作為兩個市轄區之一的郊區,按照當時的規劃,政府所在地設在當時郊區所轄的南村鎮。不過,距離晉城市區7.5公里的南村鎮卻是有“名”無“分”,始終沒有落地。
所以,出現了除澤州縣縣委、縣政府及政府職能部門較為集中地匯聚在市區大十字一帶外,其他一些單位均在城區的轄區內散落分布的怪現象。
由于沒有縣城,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澤州卻成了“問題”。比方說,要介紹澤州境內的一個名勝古跡時,要說清楚該古跡“位于縣城的什么方位”“距離縣城多少公里”等等時,澤州人只能統統以“市區”來含糊說明。

澤州縣址變更至金村鎮
澤州縣原規劃的縣址是在晉城城區西南方向的南村鎮,不過上文中提到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通過了澤州縣政府駐地變更一事,澤州縣規劃縣址變更至金村鎮。
金村鎮位于晉城市區的東部城郊結合部,西與市區為鄰,北與北石店鎮、高都鎮相連,東與柳樹口鎮接壤、南與大箕鎮、河南省搭界。G207、長晉高速、晉焦高速等穿境而過,國土面積212.29平方公里,總耕地8.7萬畝,轄73個行政村、119個自然村、15489戶,56517人,是澤州縣五個中心小城鎮之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青蓮寺、府城玉皇廟、東南村二仙廟),以及玨山、丹河龍門景區、女媧窟、丹河石拱大橋等旅游景點,有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金村鎮這一帶,已經建設了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晉城市委黨校,文化氛圍日漸濃郁。此外,這里還將建設高鐵車站,建設柳泉機場,未來經濟發展潛力無限。
據了解,國內還有遼寧省撫順縣、鐵嶺縣,以及河南省安陽縣等地均屬于“有縣無城”的情況。
(原標題為《頭條丨22年“有縣無城”的澤州縣,今天終于有了縣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