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一點沒做好,阿里關掉3億用戶“親兒子”

圖片來源:ChatGPT.DALL
作者:楊曉鶴
在電商行業5年一新王的競爭格局中,阿里巴巴集團在2020年推出的淘特(淘寶特價版),曾被視為阻擊拼多多的一記重拳。然而,隨著市場反饋的日趨冷淡,淘特最終在未完成的目標前,結束自己的歷史使命。
來自《晚點 LatePost》的內部消息,2024年2月,淘特商家接到遷移通知,商家和商品資源將全面并入淘寶。從誕生于2020年3月誕生,至今不過短短3年時間,淘特曾在這么短時間做到巔峰3億用戶,但也是在這么短時間,就徹底宣告自身即將結束運營。

回顧當時成立初衷,是通過提供低價、白牌的商品和服務,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群體,從而在拼多多為代表的下沉市場玩家中搶占市場份額。彼時,拼多多已經成為阿里在零售市場不可忽視的威脅。
“我更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2023年11月30 日,拼多多市值接近阿里集團的1980億美元,阿里創始人馬云發出這一聲感嘆。淘特本身的使命就是阻止這一天的到來。遺憾的是,淘特沒能成行,甚至每個季度燒掉100億元,燒掉阿里數以百億的資金后,如此重金扶持的“親兒子”,也沒能成為阿里的養老保險。
明明都是低價產品,為何淘特打不過拼多多,最終用戶流失殆盡。實際上,起源于天天特賣的淘特起點并不低。2019 年 4 月,天天特賣工廠直營店在淘寶上線,一年時間就做到了接近 1 億的店鋪用戶。
阿里也派出負責1688的大將汪海前去管理淘特,短短3年時間輝煌又消失,淘特發生了什么?
一.淘特過早開慶功宴
淘特從一開始,就在全面對標拼多多,甚至產品邏輯也非常像。
拼多多的算法電商模式下,沒有購物車的產品設計,貨品而非商鋪為主的推薦邏輯,都被淘特繼承。
而為打造絕對低價的,淘特發動過幾次大戰。
最早,淘寶特價版采用的分享抽傭方式,這種類似早期下沉市場四大天王趣頭條等產品,就是這種拉好友下載或者下單的模式拉新。不比拼多多在微信中獲取巨大流量,這種分享能得到的紅包較少(最高10元),其次購買商品獲得的抽傭也較少,且只在2021年4月30日前有效,沒能做成規模化的拉人頭模式。

時間來到2020年9月,淘特與1688全面打通,將1688積累了20年的中小企業商家作為重要商家資源灌入淘特;這是汪海主持下,淘特最重要的資源引入。C2M(從消費者到生產者)夢想下,M2C(工廠到消費者)作為現實版先落地一步。
2022年3月23日,在上線兩周年前夕,淘特總裁汪海宣布上線淘特10元店和淘特100,這種是力圖打造低價版的印象,在9.9元3件包郵和七八十元附近商品,占據用戶的低價心理預期。
2022年9月,淘特又對自己動了一刀,取消了首坑競價。從淘寶天貓時代,直通車就是其重要的廣告營收,首坑競價也類似,一般搜索出來的首家廠商,流量轉化效果最好,也是商家付費最多的地方。這次活動沒持續太久,規模也沒有對外公布。
2020 年底,淘特年活躍買家數還不到1 億,2021年三季度,淘特宣布,其年度活躍用戶已經突破2.4億。在2022年淘特兩周年之際,其年度活躍用戶進一步增加到了3億。這是淘特最巔峰的時候。
說實話,在淘特推出之時,拼多多已經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穩固了自己的市場地位。而淘特在市場上的定位與拼多多高度重合,但在用戶體驗、供應鏈整合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未能展現出明顯的優勢。
但在阿里集團內部,淘特在 2021 財年(截至 2021 年 3 月底的一年)獲得了阿里集團最好的績效 3.75,負責人汪海也升任為阿里合伙人。
如果說職場也像買股票,汪海無疑是高點套現的人。
憑借在淘特拿到的用戶增長成績,2023年5月,汪海被任命為淘寶天貓集團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總裁,剛從淘特轉崗4個月后,他又被被任命為淘寶軟件和天貓的董事長(今日卸任),負責淘寶和天貓這兩個核心業務的運營和管理。 其上位后在淘寶提拔了一批淘特的人,吹雪為代表的淘寶老人,則都離開的差不多了。
盡管那時候淘特的復購率特別差,一停掉補貼各項數據就開始掉。沒有關心淘特的未來, 創始團隊已經憑借淘特短期的增長數據,回到淘寶掌控阿里電商大權。
二.這一點淘特為何沒做好?
從點淘、一淘、聚劃算,這些不斷放棄的低價產品后,淘特有過成績,但被放棄也是阿里集團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阿里集團內部也意識到,如果只是單純補貼換來低價,淘特和淘寶就沒有區別,很多補貼不如直接在淘寶進行。
而對于淘特來說,最大的意義不是做個淘特10品牌,也不是挖掘到更多的低價商家。
而是在于進行M2C(工廠直銷)模式落地,這種全托管的淘工廠直營,是淘特借助1688等固有資源優勢,能在后端大幅降低供應鏈成本。畢竟前端獲客成本,即便在抖音和快手買流量,也難以競爭得過拼多多價格更低的社交流量。
由于工廠沒有定價權,也是自己產品成為爆款后,才有動力合作,沒成為爆款就動力不足。最終淘特的工廠直銷只占到平臺整體商品銷售額的30%,遠不足以形成正向循環的“柔性供應鏈”。
淘特的戰略失誤在于,扶持商家還是扶持工廠直銷,一直是個糾結的問題。而在這種糾結的戰略下,很多現實目標也不得不兼顧。比如阿里內部定了一些硬性指標,GMV破千億,商家數破100萬等,這些硬性指標來衡量下,誰更能實現短期目標就扶持誰。
有淘特的中小商家運營員工表示,平臺重點扶持了很多中小商家,但這些商家很多是一些空泛的、做不起來的、無貨源一鍵代發的商家。而一些有實力的商家在淘特爆火后,淘特轉頭去扶持背后的工廠,也讓很多商家漸漸意識到,淘特并非是長久之地。
漸漸地,淘特成為一些商家傾銷尾貨的地方,‘鯨選Pro’曾在2023年交流過一個SheiN商家,他提到他的工廠有40多人,主力是為SheiN做小快單反的商品,有些商品未達標就放到淘特處理,價格足夠低,但品質確實不是最好的產品。
當低價成為唯一指標,尾貨就開始橫行。后期才推出的購物包退功能,已經無法抑制淘特的產品品質下行。
當拼多多和SheiN圍繞低價,不斷做迭代升級之際。阿里內部對淘特的戰略放棄,就開始顯現出來,2023年中APP就處于半維護半放棄狀態。阿里內部也期待,有代替業務,比如MMC和同城生活大爆發,或者1688以及速賣通等相似業務,更快出成績也可以,就可以不用打這場泥土中的戰爭。
淘特的命運很多就被預料到。實際上,就算阿里繼續重視,淘特有沒有信心繼續推進更多工廠白牌的M2C,進而拓展到農產品上行和產地直銷,也是個未知數。畢竟淘特成為下一個拼多多時,淘寶的定位就會略顯尷尬,這也是老淘天人未必愿意看到的事情。
三.阿里力系淘寶命運于一身
也許有很多人會惋惜,淘特未能充分利用阿里集團的資源優勢,如支付寶、菜鳥網絡等,形成有效的協同效應。
實際上,這些失敗的原因,都沒那么決定性。過往不究,淘特未盡的任務,已經轉移到了淘寶身上。
2023年初,馬云提到回歸淘寶,回歸 “價格力” ,開啟了阿里電商的劇變。淘天新任 CEO 的吳泳銘更是聚焦淘寶業務,帶頭打響淘寶反擊拼多多和抖音電商的低價戰爭。
接過淘特任務的淘寶,在產品內設置了好價頻道,以及百億補貼和天天特價兩個窗口。拉新傭金、逛逛內容種草、工廠直銷,補貼品牌,推薦低價爆款,淘寶像集齊了18般武藝的高手,什么手段能用上都用上。
淘寶管理層也在行動起來,吳泳銘先是對帶領淘天集團各關鍵業務負責人換血,有AI產品背景的吳嘉負責用戶平臺事業部及阿里媽媽事業部,主要任務是改善整體淘寶用戶體驗。劉一曼接手M2C事業部(工廠直連消費者),包括類自營業務(天貓超市)和供給業務(產業帶)。
中層管理團隊也在近期調整,淘天信息流產品負責人架構調整,分用戶和策略產品兩個團隊,用戶產品空降了一個領導饒亮,熊貓從好價搜索調過來,負責策略產品團隊。
這些變動都是為了 “低價商品在全平臺的占比”這一衡量指標,能夠全面推行下去。
更大的改變在于,吳泳銘有勇氣做出了“僅退款”的變革。要知道阿里的Slogan: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本質上站位是商家,而僅退款則是第一次將用戶利益,置于商家之上。
根據阿里最新財報,2024財年Q3財報淘天集團,中國零售商業收入1237.62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227.36億元僅僅增長1%;但淘天集團本季度的線上GMV、交易買家數、訂單量等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
改變已經帶來效果,雖然還沒有帶來收益。大家也都知道,如果淘特完成使命,淘天也不需要這次大的變革,當然,這對淘寶未必是壞事。淘特走過的彎路,淘寶更需要避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