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奇湃|蘋果放棄造車,淺水喧嘩深水沉默
一次次延期后,蘋果的造車計劃宣告“死亡”。
這并非出自蘋果官方發布的聲明,消息源來自彭博社知名蘋果爆料記者Mark Gurman。因此,也有人懷疑這會不會是蘋果放出的一枚“煙霧彈”。
蘋果的造車傳聞始于2014年,就如過去十年蘋果對造車未曾有過任何直接公開的表態一樣,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刻,它依然對造車保持沉默。

雖然不說,但長達十年的分析與媒體爆料,多少也能拼湊出蘋果汽車產品的形態。如果蘋果能堅持到2028年的話,我們將看到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蘋果向時代妥協的產品,一款十萬美元左右的L2+級別的電動車,因為蘋果真正想創造的是一款沒有方向盤、沒有踏板的無人駕駛的汽車。
常年跟蹤蘋果造車的媒體認為,對于自動駕駛的專注與渴望或許才是人們對蘋果造車的真正印象。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曾在2017年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是所有AI項目之母,這可能是難度最高的AI項目之一。自動化的未來令人興奮,讓我們拭目以待。”
七年之后,蘋果按下了關于自動駕駛的暫停鍵。事實上,一度被捧在手心里的自動駕駛在過去兩年里深陷資本寒冬。很難說,蘋果沒有感受到寒意。尤其在自動駕駛獨角獸Argo AI突然倒閉后,市場終于愿意認清現實,眼下L2比L4更有錢途。
除了要面對自動駕駛的困境之外,在蘋果放棄造車的眾說紛紜之中,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蘋果始終追求產品的高利潤率與賣一輛虧一輛的電動車市場不搭。
特斯拉從虧損到盈利花了十七年的時間。而另一家高舉高打的電動車品牌Rivian仍在虧損,即便是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為了止虧,Rivian計劃推出一款價格更親民的電動車,這與目前同樣飽受電車盈利困擾的歐美老牌汽車制造商的戰略一致,福特以及雷諾已經將目光轉向了生產成本更低的經濟型小車,試圖以此快速扭虧。
馬斯克和豐田章男都曾在公開場合中提醒蘋果造車不易。
馬斯克在2015年表示汽車遠比智能手機復雜得多。說這話的兩年后也就是Model 3正式投入量產的2017年,馬斯克經歷了漫長的產能地獄的折磨。作為過來人并且曾經一度執掌全球最賺錢車企的豐田章男則表示,只要有技術能力任何人都可以造車,但你必須做好覺悟與準備,因為在接下來起碼長達四十年的時間里你將需要不斷地應對客戶和各種變化。
或許正因此,蘋果不造車之后,蘋果的董事會、華爾街的分析師似乎終于松了一口氣。因為就在彭博社爆料蘋果放棄造車的同時,它又放出蘋果將全力以赴研發生成式AI的消息。緊接著,庫克在本周三舉行的蘋果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2024年,蘋果將在生成式AI領域開辟新天地,并表示具體細節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公布。
華爾街支持蘋果的決定,考慮到AI的長期盈利能力,他們認為專注于AI對蘋果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于是,蘋果的股價又漲了一些。
這與過去十年里,市場對蘋果造車的反應沒什么不同。
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稱,這就是蘋果,只要關于這款汽車存在哪怕一絲消息,蘋果公司的股價就會大幅上漲,然而即便這些謠言最后都沒有成真,它的股價也不會回落。
人們都說,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已死。iPhone4和iMac之后,蘋果不再推出讓人驚艷的產品,蘋果的汽車或許真的成了人們期待的屬于彼此的One More Thing,疲憊的中年人早就想好用一臺蘋果汽車慶祝自己的中年危機。
蘋果造車十年,常言道堅持就是勝利,有時放棄又何嘗不是。接下來的漫長人生路,沒了蘋果汽車,還有Carplay。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