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逢年過節總要喝一點,這樣勸酒健康多一點
原創 編輯部 陌陌
每到年關,各類宴席上,總要和岳丈、大舅哥、大姐夫、同事、戰友干個不知多少杯……
對于能喝、愛喝的人可能不覺得有什么,但他們的家人看著家中頂梁柱一杯杯下肚,難免會發起愁來,小酌怡情,大飲傷身?。?/p>
今天我們教你一招,為了喝酒人的健康長壽,不如這樣勸酒!
勸他別空腹喝酒
近日,華盛頓大學的一篇研究報道:空腹喝酒與胃腸道癌癥風險顯著增加有關,尤其是早發性癌癥。
在總計多達363萬人的數年研究中,發現空腹喝酒者與吃飯時喝酒者相比,胃腸道癌癥風險增加10%,尤其是胃癌(風險增加56%)、肝癌(風險增加42%)和直腸癌(風險增加17%)。[1]
除此以外,酒精會直接傷害食管、胃黏膜、腸黏膜,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胃出血、胃炎等。不太經常喝酒的人感覺會比較直觀,一杯酒下肚,食管、胃會有種被灼燒的感覺。

同時,空腹狀態酒精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抑制肝糖原分解,出現酒后低血糖,且與醉酒狀態高度相似。
但又不同于普通低血糖,酒后低血糖沒有饑餓感、出汗等癥狀,反而是意識障礙、昏睡等。持續時間過久,嚴重的可能導致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這樣的隱患,即便是平時酒量很好的人,也可能無法避免。
所以,家里有糖尿病患者的,即便血糖控制穩定,也要注意不要空腹喝酒。

勸他多吃這些菜!
放下酒杯的時候,也別閑著,多吃點菜,尤其是以下幾種:
綠葉蔬菜:
解酒是需要大量的維生素和酶的,而餐桌上的綠葉蔬菜正好派上用場。
其次,動物肝臟、蛋黃、粗糧等也可以起到解酒作用,這些食物中的B族維生素可以起到和綠葉蔬菜類似的解酒作用。
豆制品
豆制品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喝酒前補充點卵磷脂,可以增強肝細胞物質代謝,促進脂肪降解,能預防酒精性肝病。

白開水
酒杯旁準備一杯白開水,有利于酒精盡快隨尿液排出體外,尤其是喝啤酒的時候,要勤上廁所。
除了要多吃菜,還要做到這3件事,少傷心肝肺!
不抽煙
煙酒不分家,但要分時候,喝酒與抽煙同行,會給心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煙草中的焦油還會溶于酒精,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造成進一步器官損傷。
不喝冰
比如冰水、檸檬水,碳酸飲料等等,刺激性飲料能加快身體對酒精的吸收,更容易喝醉。
不豪飲
喝酒不宜豪飲,慢慢喝,給身體爭取更多的時間分解乙醇。
勸他喝酒要適量!
當然,也有人反駁,說適量喝酒有益健康。
這種觀念和2021年的一個研究有關:每周攝入的酒精量不超過105g(即每天<15g純酒精),與中風、心絞痛或心血管疾病等相關的死亡風險降低有關。[2]

按照這篇報道,適度喝酒的量大約就是一瓶450ml的啤酒(酒精度數3.5%)、一杯150ml的紅酒(酒精度數13%)或一杯50ml的白酒(酒精度數50%)。
但是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隔年就有“反對派”站出來打臉:根本不存在適度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3]
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飲酒這事兒不能走極端,既不要喝酒養生,也不能忽視飲酒的危害。
勸他有病別喝酒!
如果遇到以下幾種疾病,喝酒可能真的會成為“催命符”,勸他們不要喝酒!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酒精會興奮大腦、擴張血管、升高血壓,易發生血管破裂,導致死亡。
肝病患者:酒精直接損傷肝細胞,對肝功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
胃腸疾病患者:會加重原有的病情,如飽脹、泛酸、噯氣,嚴重的還會胃出血,胃穿孔。
尿路結石患者:尤其是啤酒,啤酒中的鈣、草酸、鳥核苷酸等會引發尿路結石。
青光眼患者:甲醇會直接損傷視網膜,阻止視色素的生產,導致視光能力下降。
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和兒童:酒精可以透過胎盤,影響胎兒發育。哺乳期婦女飲酒會發生回乳,影響哺乳。
酒是溝通的橋梁,是感情的助推器,但我們要再次提醒您:小酌怡情,大飲傷身!
參考文獻:
[1]https://doi.org/10.1053/j.gastro.2023.11.012
[2] Association of alcohol consumption wit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riginal data and meta-analysis of 48,423 men and women, BMC Medicine (2021). DOI: 10.1186/s12916-021-02040-2
[3]Millwood IY, Im PK, Bennett D,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conventional and genetic evidence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512 000 adults in China.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3;8(12):e956-e967. doi:10.1016/S2468-2667(23)00217-7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