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永州:2952個行政村配備8956名義警,矛盾不上交
“湖南全省命案、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糾紛總量連年下降,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連年上升?!?0月30日,湖南省政法委宣教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四降兩升”,來之不易。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級黨委政府、政法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針對社會矛盾糾紛現狀、特點和規律,創新方式方法,完善體制機制,不斷堅持、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提高了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水平,推動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建設”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三調聯動”工作機制、家暴告誡制度、邊界聯防聯調工作機制,推進“雪亮工程”、綜治中心建設等,在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過程中,湖南省各級黨委政府、政法部門“堅持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預防化解矛盾、突出法治保障”,創造了不少鮮活的經驗。在這場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戰役中,湖南各地公安機關的警務機制改革風生水起,交上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永州義警化解矛盾糾紛“蠻得力”
8月的一天,永州市藍山縣村民趙某的耕牛在放養時,被同村兩名村民放置在山林中用于捕獵野味的夾子夾傷,趙某多次索賠無果。該村義警趙仁祥和村“兩委”成員磨破嘴皮進行調解,“好話說了幾籮筐”,最終達成協議,三方都滿意,一起可能釀成嚴重后果的鄰里糾紛成功化解。
沙落村黨支部書記周勇兵告訴記者:“上級配設的義警,幫我們挑了很多擔子。趙仁祥工作積極肯干,化解矛盾糾紛蠻得力。”
趙仁祥是永州市公安局在2952個行政村配備的8956名義警中的普通一員。近年來,永州市堅持以村民自治為基礎,在全市農村實施警務改革“113工程”,大力發展義警隊伍,有效破解了農村社會穩定工作難題。
“113工程”,就是在每個行政村、居委會建立一個輔警工作站,配備1名聯村民警、1名輔警和3至8名義警。聯村民警每月到聯系的村工作1天至2天,輔警工作站站長和義警由派出所在本村招募,站長以“加板凳”方式進村“兩委”班子。規模較大的村子配備6名至8名義警,較小的村子配備3名至5名義警,輔警工作站站長負責管理義警。區縣公安(分)局盡最大可能把政治可靠、年輕力壯、群眾威望高、熱心公益事業、充滿正能量的村民招入義警隊伍。
“輔警工作站站長和義警都是本村人,有威望、人頭熟、語言通,在開展治安巡邏防控、盤查可疑人員、化解矛盾糾紛、宣傳交通和消防安全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時講話比鄉鎮干部還管用。如今,村里矛盾糾紛都能及時就地解決,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藍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康坦言。
記者了解到,為了加強對輔警和義警的管理,永州市公安局研發了輔警、義警管理平臺和手機APP,零陵、冷水灘等區縣公安(分)局分別制訂了輔警、義警考核獎勵辦法,派出所通過輔警、義警管理平臺對他們每天的工作情況進行匯總,建立健全工作臺賬,以積分制的形式予以固化并轉換為工作得分,作為考核依據。根據工作績效和考核結果,財政部門每年為每名輔警工作站站長解決工資和工作經費3萬元。義警沒有固定工資,實行“以獎代補”,每月給予600元至1000元獎勵,全部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解決后顧之憂。義警現場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的,按規定另行獎勵、當月兌現。對符合見義勇為表彰標準的義警,由所屬鄉鎮申報見義勇為獎勵。對長期表現一般、成績平平、社會反映差的義警,則予以勸退。
“一系列激勵獎懲措施的實施,大大激發了義警隊員的工作積極性?!庇乐菔形ㄎ瘑T、政治部主任吳東濤告訴記者,2017年以來,全市義警共為公安機關提供案件線索3430條,現場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830名,調解糾紛8800余起。
傳承紅色基因守護平安
韶山,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因舜帝南巡至此奏韶樂而得名,更以毛澤東同志故里而馳名中外。
“多年來,我們致力于把身為主席家鄉人的自豪感轉化為建設主席家鄉的責任感,把韶山品牌的巨大影響力轉化為趕超發展的生產力,把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轉化為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始終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這個法寶,深入推進‘平安韶山’‘法治韶山’建設。”韶山市委書記楊曉軍告訴記者,韶山市連續多年榮獲湖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市、湖南省“平安縣市區”、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等稱號,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最高獎項“長安杯”。
作為領袖故鄉社會治理的排頭兵,韶山市公安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改革和創新“以警聯村”工作經驗,著力推行“一村一輔警”工作機制,配備駐村輔警33名,做好基層警務延伸,及時化解矛盾糾紛,韶山市“民轉刑”案件連續3年零發生,2018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2.6%。同時,他們持續豐富“楓橋經驗”新內涵,通過視頻+、微信+、黨建+等警務模式,將關口前移,努力打造“楓橋經驗”的韶山模式。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2017年以來,“韶山公安”微信公眾號關注數達到1.8萬,在開展法制宣傳的同時,韶山警方注重開展服務升級。“2018年以來,微信公眾號共收到群眾留言報警、求助400余條,解決矛盾糾紛120余起。”韶山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賀劍鵬向記者介紹。
在做好各項公安業務工作的同時,韶山市公安局大力開展化解矛盾糾紛工作。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銀田派出所接處警180起,其中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20余起,化解率達100%;7月底至10月中旬,該所轄區刑事案件實現零發案。在韶山沖派出所,以黨員民警命名的“劉滿松調解室”更是調解游客糾紛的先進典型,近3年來,共調解旅游糾紛800多起;2018年以來,處理各類涉及游客的糾紛2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100%。
邵陽“一村一輔警”蜚聲三湘
“這個伢子蠻不錯哩!來了之后,就把心撲在我們苗兒村。”提起駐村輔警周楊楊,經營早餐店的劉女士快人快語。
周楊楊是邵陽市公安局北塔分局派駐田江鄉苗兒村的輔警,“搞了快3年了,村里沒有發生一起刑事案件,也沒有一起交上去的矛盾糾紛,(村民)白天夜晚出門沒有鎖(院)門的?!泵鐑捍妩h支部書記謝拉明告訴記者。
周楊楊見證了邵陽市公安局“一村一輔警”農村治安防控警務戰略推進的全過程。2016年以來,邵陽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和民意,積極謀劃鄉村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面推行“一村一輔警”農村治安防控警務戰略,為全市3299個行政村配備輔警3299名,建設3299個輔警工作站,切實筑牢了農村治安第一道防線。經過兩年多的運行,全市輔警共調處各類糾紛6萬余起。2018年以來,全市農村地區命案發案數同比下降33.8%,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21.3%。
工作中,邵陽市公安局建立“村村聯動”機制,優化警力資源配置,增強應對鄉村治安事件、突發事件的能力,推行警民聯動巡邏,提高了見警率。同時,建立村級治安微信群,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律宣傳。
“廣大輔警通過‘一村一輔警管理平臺’和輔警手機APP掌上警務平臺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將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延伸至村級,實現了對基層矛盾糾紛的調處由事后處置到事前預防?!鄙坳柺懈笔虚L、公安局局長譚學軍告訴記者。
10月19日,湖南省召開“一村一輔警”建設現場推進會,全面總結推介邵陽“一村一輔警”農村警務機制的工作經驗。
(原標題《輔警進山鄉 平安遍三湘 湖南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