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納蘭性德是清詞第一人嗎?

馬大勇
2024-02-16 13:01
翻書黨 >
字號

武林高手納蘭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這一講我們集中說說“京華三絕”中最“絕”的納蘭性德。一部說不盡的納蘭詞,就從這首“不是人間富貴花”開篇吧!

納蘭性德是清代詞壇的一個“異數”。所謂異數,不光指他以濡染漢文化未久的滿洲貴介公子之身昂然屹立于清詞壇坫,成為詞之中興期屈指可數的幾座高峰之一,更由于在如今學界和大眾皆普遍漠視清詞的大背景下,納蘭獨能贏得廣泛的青睞,獲致超常的“禮遇”。1912-1992八十年間計有清詞研究成果1269項,其中納蘭獨得171項,僅次于另外一個更大的“異數”王國維而屈居次席。近二三十年,關于納蘭的研究更是風起云涌,恐怕早超過了前八十年總和的若干倍。

再從通俗文化層面觀察,納蘭的名氣之大甚至讓他在多部武俠小說之中出現。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里面就寫到了納蘭性德,而且把他寫成了一個懂武功的高手。梁羽生還是比較聰明的,把納蘭弄成“周星星”版的唐伯虎那樣也不好看,他只用了一個小細節暗示納蘭性德是會武功的。小說里有一位高手叫桂仲明,大力鷹爪功馳名武林,他因為誤會推了納蘭性德一把,普通人是受不了他一招半式的,但納蘭往后退了幾步就站住了,這說明他的武功也相當可以。在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乾隆皇帝和陳家洛兄弟兩個初次見面,在互相不知道是誰的情況下,明爭暗斗,文較武斗,也曾兩次引用過納蘭性德的詞:

東方耳見他言不由衷,也不再問,看著他手中折扇,說道:“兄臺手中折扇是何人墨寶,可否相借一觀?”陳家洛把折扇遞了過去。東方耳接來一看,見是前朝詞人納蘭性德所書的一闋《金縷曲》,詞旨峻崎,筆力俊雅,說道:“納蘭容若以相國公子,余力發為詞章,逸氣直追坡老美成,國朝一人而已……納蘭公子絕世才華,自是人中英彥,但你瞧他詞中這一句:‘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疵庾允巡耪{,過于冷傲。少年不壽,詞中已見端倪。”說罷雙目盯住陳家洛,意思是說少年人恃才傲物,未必有甚么好下場。陳家洛笑道:“大笑拂衣歸矣,如斯者、古今能幾?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這又是納蘭之詞。[1]

據媒體報道,北京近年出現了規模很不小的“納蘭追星族”,甚至到了定期沙龍集會的程度。造成這種種令人驚訝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有一點恐怕必須考慮,那就是在納蘭的文學創作成就之外,這個驚才絕艷的詞人身上那種“不是人間富貴花”的神秘而凄美的情懷像磁石一般散發出的強勁而持久的吸引力。

納蘭性德

為什么是“成容若”

納蘭性德(1654-1685)[2],原名成德,以太子胤礽小字保成,避諱改為“性德”。后來太子正式命名為胤礽,性德復用“成德”之名,但一般還是以“性德”稱之。字容若,因為滿族人不用“姓+名/字”的方式,所以他也常把“成德”之“成”當作姓氏使用,自稱“成生”,別人則常稱之為“成容若”。晚清四大家之一的鄭文焯也是滿族,別人常常把他的“文”當作姓氏來用,加上字號,稱他為“文叔問”或“文小坡”,也是同樣的緣故。

性德先世為海西女真的葉赫部族,慈禧太后就是這一族的,葉赫那拉的“那拉”其實就是納蘭。我們熟悉的葉嘉瑩先生也是這一族,只不過她取了“葉赫”之“葉”做為漢姓。葉赫部族在明代末葉被建州女真所吞并,性德曾祖姑被努爾哈赤納為妃子,生清太宗皇太極,屬于愛新覺羅皇族的親支近派。納蘭家族屬“上三旗”中的正黃旗[3],其父明珠,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太傅,為康熙朝前期著名權相之一。性德十七歲(1670)以諸生貢入太學,次年考中順天鄉試,為舉人,再次年會試中式,因寒疾發作沒能參加殿試。三年后的康熙十五年(1676)補殿試,正式成進士,選授三等侍衛,并在去世之年晉為一等。清初制度,侍衛不僅是侍從武官,出入扈從,且主傳宣,與聞機密,一定程度上擔負機要秘書的職責,是非常重要的職務。納蘭深得康熙帝眷愛,如果不是早逝的話,其政治前途將不可限量。

但就是這樣富貴至極的家世,納蘭身上卻非但毫無新貴的驕矜倨傲,反而情思抑郁,“惴惴有臨履之憂”[4],屢屢聲稱“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5],每當登臨出塞,又特多蕭條憑吊之語如“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之類[6]。如此特殊的心跡,使他能夠在清初滿漢之大防非常嚴峻的時段獲得很多世所稱“落落難合”的“一時俊異”,如陳維崧、朱彝尊、顧貞觀、嚴繩孫、姜宸英等人的友情。其中他與顧貞觀尤其交稱莫逆,應顧貞觀之請營救吳兆騫,并生館而死恤之,被普天下傳為佳話。這些矛盾悖反的現象集于一身,使這位天才貴公子愈發顯得迷離莫測,自然也引起了種種匪夷所思的猜測。有人說他因先世為愛新覺羅氏所滅,故懷隱恨于滿清王朝,有孤臣孽子之心緒。有人則以為他奉有康熙帝“密旨”之類籠絡監視漢族文人。凡此種種都沒有根據,作為寫小說的思路還可以,學術層面就不能亂說。

康熙二十四年(1685)夏五月,剛過而立之年的納蘭性德永遠闔上了他英邁多情的雙眼,令時人也令后人滿掬同情惋惜之淚。其早逝的最直接原因自然是糾葛纏綿了十余年的寒疾。什么是寒疾呢?李雷先生在《文學遺產》上發過一篇很好的文章《納蘭性德與寒疾》,大家可以參看,根據他的考察,低溫環境有利于各種病毒及某些細菌的生存,并增加其傳染性。一定強度的急性風寒刺激,能導致非特異性細胞免疫機能下降。此時各種感冒病毒、流感病毒、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便乘虛而入,臨床上通稱為外感風寒,或風寒感冒、風寒犯肺、風寒入絡等,此時人會出現惡風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咳喘等癥狀。用現代醫學的觀點,寒疾泛指各種病毒、細菌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疾病。納蘭“七日不汗”而死,正是寒疾的典型癥狀之一。

寒疾是主要原因,可他因為官場傾軋、愛妻早喪所造成的雙重凄苦心理也不應漠視。納蘭身后,其鄉試座師徐乾學為刻《通志堂集》二十卷,內有賦一卷,詩、文、詞、《淥水亭雜識》各四卷,雜文一卷,附錄二卷。另外還主持??獭锻ㄖ咎媒浗狻?,共收錄先秦、唐、宋、元、明經解一百三十八種,加上納蘭性德自撰二種,共計一千八百卷,這是清代最早出現的闡釋儒家經義的大型叢書,名聲很大,所以有人把他稱為“清初學人第一”,這顯然太離譜了,清初有學問的人相當多,納蘭性德連前一百都未必排得進去。這種不切實際的夸張只能是造成歪曲和混淆,并無助于認識納蘭的真實面目。

納蘭第一身份畢竟還是詞人,其詞集先后以《側帽》《飲水》名之,今存三百四十余首,得名最盛,當時即有“遠軼秦柳”“傳寫遍于村校郵壁”之說[7]。他學詞不喜南宋,好研習五代北宋之作,而最愛李后主。《淥水亭雜識》云:“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奔{蘭自身的情性氣質、詞風的幽艷真摯、那種令人不忍卒讀的凄惋確實比較接近李煜,但他并不自縛于南唐一家,很多篇章中特具的那種豪放蒼茫絕非李后主所能包舉。這固然是時代升降的緣故,同時我們也不必諱言納蘭天才的作用。

民國時期重印的納蘭《側帽詞》《飲水詞》合稿光緒刻本

“容若以情勝”

就題材論,納蘭成就最高的無疑為愛情詞,其中悼亡之作又為翹楚,足可稱為“北宋以后,一人而已”(王國維《人間詞話》)。其余如塞外旅愁、友朋酬贈之作亦極有特色,在詞發展史上作出了卓特的貢獻,因而無愧于滿洲第一大詞人之地位論定,也無愧為整個清代最偉大的詞人之一。但這也就是對他最高的評價了,有人出于偏好,對某些舊說不加審辨,竟直接謚之以“清代詞壇第一人”,那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謝章鋌是晚清最有見地的大詞論家之一,他論清初詞云:“竹垞(朱彝尊)以學勝,迦陵(陳維崧)以才勝,容若以情勝。”[8]論納蘭而拈出一“情”字,堪稱目光如炬,由此還可以引申出不少問題。

首先,王國維《人間詞話》對納蘭有一個很著名、為人所熟知的評價:“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其言說的核心其實也是一個“情”字,只不過深化成了“自然”之“情”。這一評價是很精辟,也高妙的,所以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但對于“未染漢人風氣”則還需要做一點深入的辨析。前面我們說過,納蘭論詞最推尊后主,不少學者還指出,他在實踐中學習馮延巳、晏幾道、秦觀、賀鑄、周邦彥,甚至學東坡、稼軒的地方都不少。再從其詞的題材與情感特征來看,對愛情的忠貞、對官場污濁的厭惡、對興亡繁華的悲慨,也無不打上了漢文化悠久深長的烙印,而不是新興的滿清一族所能具備的。在這個意義上說,恰恰不是“未染漢人風氣”,而是經歷過很深厚的漢文化的濡染與浸潤,納蘭才能成其為今日之納蘭的。所以,王國維的“漢人風氣”之真意應該是指明末以來文壇上飄蕩的那種淺薄堆砌、骨格卑下的風氣才對。有論者據此在推尊納蘭的同時,否定清代詩詞創作的總體成就,以支撐“唐后無詩,宋后無詞”的“主流”論斷,甚至定讞漢族傳統文化之末路,無疑是偏隘失當的。

其次,正因納蘭主“情”,大抵探喉而出,無多雕琢,所以詞壇久有“小令當行,長調多不協律”之說。還是謝章鋌氏敏銳地指出:“長短調并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垞、迦陵、容若乎?”這是很公允的說法。納蘭小令久孚盛譽,但長調或凄惻頑艷,思深骨俊,或風鳴萬竅,怒濤狂卷,其造詣、魅力絕不在小令之下。他的長調有沒有不協律之處呢?有,但是協不協律不應該成為我們評價詩詞作品的主要標準,關鍵是納蘭詞有沒有那種一氣單行、不假雕琢的魅力,深深地擊中我們,讓我們產生觸電的感覺。跟納蘭可以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后來吳中詞派中的戈載。戈載是詞律大家,他的《詞林正韻》至今還被填詞家奉為寶典,但是詞怎么樣呢?我印象中他幾乎一首好詞都沒有,所以有人諷刺戈載們說“凄楚抑揚,疑若可聽,問其何語,卒不能明”[9],你問他詞里寫了什么,作者自己都說不清楚,這樣的詞能叫好詞嗎?我們評價作品還是要從“感發”入手,不能感發人心,一味揪住“協律”問題不放,做好了也不過是“詩匠”“詞匠”而已,不算是真懂詩詞。

再次,納蘭之主情并非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很有目的地要高揚性靈旗幟,欲在詞壇上有一番作為的。顧貞觀《答秋田書》云:“吾友容若,其門第才華直越晏小山而上之,欲盡招海內詞人,畢出其奇遠。方骎骎漸有應者而天奪之年,未幾輒風流云散”,這是一段關于清初詞壇史實的忠實描述。納蘭與顧貞觀曾在康熙十六年(1677)刊刻了他們合作編選的《今詞初集》二卷,選錄清立國以來三十年間184位詞人的作品,作為別樹一幟的理論準備。毛際可概括本編宗旨曰:“舒寫性靈”,可見,他們二人本來很有可能建起一個與陽羨、浙西爭勝,從而三鼎足于詞壇的“性靈派”的??上щS著納蘭的英年早逝,顧氏傷心之余,離京南下,披讀于積書巖,這個已經呼之欲出的詞派也胎死腹中了。這真是令人掩卷長嘆的難以彌補的遺憾!嚴先生的文章《一日心期千劫在——納蘭早逝與一個詞派之夭折》對這段“詞壇秘史”有非常詳盡的論述,大家可以參看[10]。

我是人間惆悵客

多年前讀大學的時候,我是很癡迷納蘭詞的。當時去圖書館抄選《清名家詞》,納蘭三百多首詞,抄下了兩百六七十首。因為納蘭好詞太多,我們只能選很小一部分來講,希望能夠兼顧到納蘭詞多方面的特征。先來看這首久負盛名的《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一個優秀的詞人,他總是有若干詞句是能夠刻畫自己人格形象與清晰面目的,或者說,可以用來給自己“貼標簽”的。比如說到蘇軾,我們就會想起“一蓑煙雨任平生”或者“十年生死兩茫?!?;說到辛棄疾,我們就能想起“醉里挑燈看劍”或者“我看青山多嫵媚”。我以為,納蘭詞有兩句最能起到這樣的“標簽”作用,一句是“不是人間富貴花”,再一句就是“我是人間惆悵客”。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詞,用梁啟超的話說,“若受電然”。那時才十八九歲,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所以覺得我也是“人間惆悵客”,現在想起來當然有點可笑了,但是,三十年過去后,以中年心態讀起這首詞,還是覺得會被這一句撥動了自己的心弦。為什么有些名篇會成為名篇、有些名句會成為名句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穿越了時空,撥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弦,讓你和作者同頻共振,這樣的詩篇詩句就能永遠流傳下去。

順便一說,納蘭性德去世二百四十年的時候,梁啟超寫了一首特別精彩的《鵲橋仙》來紀念他,其中就用到了這首詞的煞拍:

冷瓢飲水,蹇驢側帽,絕調更無人和。為誰夜夜夢紅樓,卻不道當時真錯。寄愁天上,和天也瘦,廿紀年光迅過。斷腸聲里憶平生,寄不去的愁有么。

平淡之中現神奇

我的職業是講詩詞,但的確有一些作品不能講。比如說納蘭的另一首《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詞中,這也是格外動人心魄的一篇。所謂動人心魄,首先自然表現在那種濃郁而純摯的情感。獨立西風,黃葉蕭蕭,想起妻子生前的般般往事,當時視為尋常、視為理所當然者,如今卻遙不可及,高不可攀。人生之大憾豈有過于此者?佛家所云“愛別離苦”,這也算是到了極致吧?可是,就是如此深不可測的情感,作者又是以怎樣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呢?我們把六句四十二個字一一讀下來,可以說是簡單到了極致,也平淡到了極致。既沒有呼天搶地的悲愴,也沒有描頭畫角的文飾,甚至很多字句和場景還似曾相識??墒?,我們依然會清晰地感覺到,這是屬于納蘭的,這是納蘭以他特有的性情和氣質凝鑄成的。異樣的簡單與平淡表達出了異樣的的深沉與痛楚,確乎非天才不能辦也。講到這兒又有或許不很貼切的聯想——《射雕英雄傳》十二回中黃蓉與洪七公有這樣一段對話:

黃蓉噗哧一笑,說道:“七公,我最拿手的菜你還沒吃到呢?!焙槠吖煮@又喜,忙問:“甚么菜?甚么菜?”黃蓉道:“一時也說不盡,比如說炒白菜哪,蒸豆腐哪,燉雞蛋哪,白切肉哪?!焙槠吖肺吨篱g稀有,深知真正的烹調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顯出奇妙功夫,這道理與武學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現神奇,才說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其實何止烹調、武學,詩詞創作中更是如此。納蘭此篇可以現身說法。

注釋

1.《書劍恩仇錄》第七回《琴音朗朗聞雁落 劍氣沉沉作龍吟》。

2.納蘭生于順治十一年甲午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一般習慣上作前一年。

3.嘉慶初王昶編《國朝詞綜》,記作正白旗,乃系疏忽所致。震鈞《清朝書人輯略》、梁令嫻《藝蘅館詞選》依《國朝詞綜》之說,并承王氏之誤。

4.嚴繩孫《成容若遺集序》。

5.《金縷曲》。

6.《好事近》。

7.徐乾學《通議大夫一等侍衛納蘭君神道碑文》。

8.《賭棋山莊詞話》。

9.郭麐《梅邊笛譜序》。

10.《江蘇大學學報》2001年12期,又見嚴先生《納蘭詞選》附錄,中華書局2010年版。

本文摘自吉林大學匡亞明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大勇所著的《萬花為春:清詞二十講》,該書為作者所開設的“清詞研究”課程的課堂講稿整理本,本文為書中第十一講《古典的納蘭,我們的納蘭》的部分內容,澎湃新聞經出版方授權刊載,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萬花為春:清詞二十講》(全二卷),馬大勇/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責任編輯:顧明
    圖片編輯:張穎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博彩通天上人间| 现场百家乐官网机| 百家乐网上投注系统| 万利娱乐城开户| 百家乐官网园首选去澳| 棋牌真钱游戏| 澳门百家乐常赢打法| 百家乐官网是如何骗人的| 百家乐官网视频无法显示| 真人百家乐源代码| 百家乐官网真人视屏游戏| 百家乐路单走势图| 衡东县| 百家乐官网怎么才能| 貔喜脉动棋牌下载| 澳门玩百家乐赢1000万| 百家乐官网打鱼秘籍| 百家乐官网庄闲作千| 大发888信誉娱乐城管理| 大玩家百家乐现金网| 澳门百家乐官网规律星期娱乐城博彩|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ypu rd| 百家乐玩法最多的娱乐城| 嬴澳门百家乐官网的公式| 大发888游戏平台 娱乐场下载| 百家乐冯氏坐庄法| 永康百家乐官网赌博| 真钱博彩网| 真钱棋牌导航网| 百家乐网页游戏| 沙龙国际| 九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朝阳市| 百家乐玩法有技巧| 百家乐游戏机在哪有| 玩百家乐是否有技巧| 免费百家乐官网计划工具| 太阳百家乐官网代理| 百家乐官网首页红利| 百家乐官网已破解的书籍| 乐百家乐官网彩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