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管住嘴后尿酸降低了,為什么痛風還是會發作?
原創 關愛您和家人健康
其實,許多患者認為的“痛風都是吃出來的,通過控制飲食就可以達到預防痛風發作的目的”是不對的。由于認知錯誤,導致很多痛風患者一旦疼痛消失就自行停止服用降尿酸藥物,使得病情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只靠忌口,是難以防止痛風再次發作的。“
管住嘴了,為什么痛風仍然發作
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痛風不一定都是吃出來的。痛風的起因比較復雜,與遺傳、性別、年齡、疾病、藥物、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精神緊張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僅僅管住嘴,就想完全控制痛風,是很難辦到的。撇開其他影響因素不說,就針對飲食這個因素,為何“忌口”了,痛風仍反復發作?原因在哪里?

1. 許多患者管住嘴的意識是有了,但卻不知道如何管住嘴。雖然忌口了,但沒有掌握要點,無論是在食物種類的選擇上還是在攝入量的控制上,都沒有好好把握,所以飲食控制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
2. 即使是飲食引起的痛風,那也是長期飲食習慣積累的結果。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痛風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甚至有人說:“雖然痛風跟飲食密切相關,但一旦痛風已經發生了,身體已經出現一些問題,純粹的忌口也只是隔靴搔癢?!?/p>
3. 管住嘴能否有效與痛風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只有在痛風的第一階段,即“存在高尿酸血癥而無尿酸鹽沉積”階段,可以通過飲食控制使血尿酸維持在正常值上限420μmol/L以下,才有可能起到預防痛風發作的作用。而在后面的三個階段,因為已經有大量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腔內,此時試圖通過控制飲食來降低血尿酸是很困難的。沉積在人體內的尿酸鹽就像一個“尿酸鹽根據地”,或像是一個“尿酸池”,可以不斷地吸收血液內的尿酸鹽形成結晶,也會不斷地向血液中釋放尿酸。如果“尿酸池”里尿酸過多,就算這時嚴格忌口了,體內的尿酸還是會居高不下,痛風也會持續發作。
以上就是痛風患者已經忌口了,但痛風還是會反復發作的原因所在。

許多痛風患者雖然管住嘴了,但并不能控制痛風的發作,對于這個狀況一定很擔憂,那么應該怎么辦呢?
在這里告訴大家:痛風患者應在充分了解自身情況的前提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如果管住嘴了,還會發生痛風,那么,一定要遵醫囑服用控制尿酸的藥物。
強調:痛風患者始終都要管住嘴,一定要堅持不懈地管住嘴。在服用藥物期間也要管住嘴,否則會降低藥效,也會導致痛風反復發作。
“
尿酸降低了,為什么痛風仍然發作
很多時候,患者明明體內的尿酸已經有所控制了,但身體關節還是很容易疼痛,甚至痛風癥狀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尿酸降低了,痛風怎么還是會發作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1. 雖然患者體內的尿酸降低了,但可能還沒有降到理想值。這也就意味著,患者體內還是有大量尿酸,并沉積在關節處破壞關節,所以常會出現關節疼痛。這其實就是尿酸降得不夠理想。
2. 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藥物時,尿酸降得太快,同樣可能會給身體造成不適,導致痛風頻發。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但關節中的尿酸還是很高,關節內仍有沉積的尿酸鹽結晶。所以,雖然血尿酸降低了,但一旦有某一個誘因,痛風就會發作,關節還是會痛。
3. 由尿酸鹽結晶導致。有人打比方說:“用藥之后尿酸降得很快,就好像冬天里堆的雪人,太陽出來之后溫度升高,雪人就開始融化,融化以后的雪渣會一塊一塊掉下來?!边@個雪人可以被比喻為患者體內的尿酸鹽結晶,雪渣就可以被比喻為被溶解掉的尿酸鹽顆粒,這些從一大塊尿酸鹽結晶上掉下來的尿酸鹽顆粒又會沉積到別的關節上,產生新的疼痛點。這個比喻雖然不一定十分科學,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上就是為什么尿酸降低了,痛風仍然頻繁發作的原因。
同時這也說明,控制體內尿酸、讓尿酸平穩下降是關鍵。按照醫囑規律服藥,時間長了,尿酸鹽結晶或顆粒就會慢慢消失,這也是藥物作用的一個過程。只要平穩地降低體內的尿酸,在血液尿酸降低的同時也讓關節內的尿酸降低,這樣對健康才是最有幫助的,才會漸漸遠離痛風。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痛風防治須知速讀》
編 著:
浙江省人民醫院教授 金麗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