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 +1277
觀點|鄭欽文,中國體育的下一位準超級偶像

“女王”郑钦文,是怎样炼成的?【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明星,是全球體育產業中的關鍵詞之一,一位體育偶像所蘊藏的能量,往往能夠超出人們的想象。
在中國體育的歷史上,超級明星的出現,也往往會帶來某個運動項目的巨大發展,正如劉翔之于短跑、姚明之于籃球、李娜之于網球。

海報設計 周寰
如今,年僅21歲的鄭欽文似乎成為了當下的中國體育界中,最有希望步入世界超級明星行列的那一個。
出色的競技成績,自身的陽光個性,加上網球的全球化普及——當各個因素就位,中國體育或將再度迎來一位超級偶像的誕生。

鄭欽文是中國體育的下一位巨星。
超級明星,久違了
中國體育的漫漫長河中,擁躉眾多的明星選手成千上萬,但能夠將聲名響徹海內外,乃至突破項目受眾實現“破圈”的明星,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
一方面,這需要運動員自身有優異的賽場表現,要具有劃時代的突破性,才能更容易為人所知。
另一方面,這也對運動員從事的項目有所要求,如果項目普及度不足,也容易“酒香也怕巷子深”。
從這個角度看,網球項目或許是最容易孕育巨星的賽場之一。
作為為數不多的真正擁有全球普及和關注度的運動項目,網球的影響力毋庸置疑,而國內曾經相對薄弱的網球運動基礎,又留下了巨大的突破歷史的空間。
正是在這雙重因素的疊加下,當年李娜的橫空出世引發了橫跨國內外的震動,并直接掀起了中國網球大發展的熱潮。

19歲的鄭欽文,就在法網闖入16強。
而如今闖進大滿貫決賽的鄭欽文,也有機會將前輩作為模板。
“我覺得鄭欽文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李娜)。”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慶分析道,“她出成績的時間,應該說是比較早的。”
“她現在只有21歲,所以具備更大的潛質。同時她也具備國際主流運動項目球員的特點,比如英文很好,善于交流表達,包括在媒體面前的表現,都很有亮點。”
在張慶看來,當下的中國體壇,的確存在著對于超級明星的市場需求,除了滿足人們對巨星的期待,也將是一個新的體壇榜樣的崛起。
“鄭欽文的成功會激發更多的家庭和青少年投入到這項運動當中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一個有極大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明星的產出,對于那些努力當中的人來說是一種鼓舞。”

鄭欽文杭州亞運會奪金。
激勵一代人
作為中國網球界的知名教練,南京體育學院網球學院副院長、前國家男隊主教練姜惟就經歷了當年李娜這位超級明星所帶來的震動。
在他看來,李娜所帶來的冠軍效應,讓中國網球從“一窮二白”的時代掀起了大規模建設的高潮,無數家長帶著希望讓孩子投身其中,直接做大了網球發展的社會基礎。
“從李婷/孫甜甜的奧運會冠軍、鄭潔/晏紫的大滿貫雙打冠軍,到李娜的大滿貫單打冠軍,隨著中國女網戰略的推進,終于讓這個項目站上了頂點。”
“這對中國網球的推廣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影響,甚至讓一些并不了解網球的人也知道了網球項目上的突破。”姜惟表示。

孩子們觀看鄭欽文的比賽。
鄭欽文自己也希望能夠成為榜樣,像當年李娜激勵自己一樣激勵更多青少年,“我想要努力做到他們期待和幻想中的樣子。”
“球員需要專注,要對自己的網球負責,同時外在和內在都應該是一個很好的人,我想要讓孩子們看到我不僅是好球員,場外也是一個好人,一個陽光熱愛生活的人,我想這對年輕一代是很棒的激勵。”
從李娜等金花開始,中國網球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前輩們對年輕球員更起到了榜樣的作用,而這樣的角色,鄭欽文也希望能加以傳承。

鄭欽文擔任杭州亞運會火炬手。
成功經驗,值得很多項目借鑒
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國網球的培養體制已經相當成熟。
一方面通過主管部門的投入,為有潛力的青少年提供賽事、教練、團隊等多種資源的幫助;另一方面,也鼓勵有能力的選手前往海外鍛煉。
“網球是國際主流運動項目,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管理部門也尊重這些規律。除了像鄭欽文這樣突出的球員,我們還在批量產出新人,而不是曇花一現。”
正如張慶所言,鄭欽文的成功,只是中國網球結出的碩果之一。
“家庭的投入、協會的投入、市場化的運作,讓我們的運動員可以在國內打好基礎,然后在國際的競爭環境中錘煉自己,多方協力發展,這其實是值得很多項目去借鑒的。”
“我們走對了路,所以我認為未來還會冒出更多的年輕選手,這的確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結果。”

從輸送小球員到海外訓練比賽、提高水平的“壓茬計劃”,到完善少兒網球生態,規范少兒網球市場的“青苗計劃”,中國網協在頂層設計上正變得愈加成熟,并更加著眼于長遠,這為更多的鄭欽文的出現打好了基礎。
相比曾經李娜的“平地起驚雷”,當下鄭欽文的突破,或許在創造新歷史的意義上難以企及,但仍然充滿巨大的能量。
“不一定產生那樣大規模的轟動效應,但依然可以帶來更多的信心,掀起一個高潮,給中國網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幫助。”姜惟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