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輕人在“蹭老式消費”,銀發族開始為自己花錢
原創 專注老年商業創新 AgeClub

中老年消費年平均增長率高于“80后”“90后”
作者 | 楊佳璇
排版 | 周詩媛
今年以來,年輕人“反向消費”的新聞不斷——購物節減少囤貨、買折扣商品或大牌平替、不愛換手機、追求性價比等等,已成為年輕群體中明顯的消費趨勢。
AgeClub觀察到,消費理念的改變,使年輕人與中老年群體在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上產生了更多的“交集”——
年輕人報名參加“夕陽紅”旅行團、打卡以老年顧客為主的社區食堂、涌入老年大學上興趣班……這些社交平臺上的新風潮,被外界調侃為“蹭老式消費”。
反觀銀發一族,隨著老齡化趨勢加深,60后、70后逐漸成為新一代中老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受過教育且接觸網絡的一代人,他們不再只滿足于生存需求,而是追求個性化的產品、高品質的服務、美好的人生體驗。
銀發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在本文中,AgeClub將從兩代人的“反向消費”現象出發,結合數據和案例,探究“蹭老式消費”為何在年輕人中流行?中老年消費需求又在哪些細分賽道悄然爆發?
PART 01
年輕人“蹭老式消費”,追求極致性價比
大眾傳統印象里的中老年群體,通常與“消費”相距甚遠。
過去,中老年人大多被貼上的標簽是——生活節儉、習慣性攢錢、較少享受和體驗,只有涉及生存的剛需產品才能打動他們的“錢包”,一旦遇到大額開銷,更會小心謹慎,擔心上當受騙;
因此,平臺和商家們普遍會詳盡分析年輕人的用戶畫像和消費偏好,但對中老年人群消費需求的理解往往模糊不清,只能聯想到早年間低價旅行團里的“特價翡翠店主”和致力于上門陪伴的“保健品推銷員”。
一個普遍共識是:中老年人對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更加敏感,市面上面向中老年群體的產品和服務需要以“高性價比”作為重要賣點。
時下年輕群體間流行的“蹭老式消費”,也與性價比密切相關。
AgeClub詳細分析過年輕人報名體驗“夕陽紅”旅行團背后的動機和需求,價格實惠且花樣豐富是首要原因。
而年輕人涌入老年大學報名興趣班,核心原因也大體相同——經濟實惠、師資雄厚、課程有趣是吸引到年輕人的基本配置。
年輕女孩柚柚表示,自己已經在老年大學學完兩支舞蹈,性價比超高,“做阿姨中最靚的仔,比混在小姐姐中快樂多了”。
據了解,市面上老年大學的大部分課程是五、六百元一學期,一節課45分鐘,每周兩節課,有些課程還會有國家級老師來授課。
外賣越來越貴的情況下,以老年顧客為主的社區食堂也成為了年輕人的“城市省錢密碼”。在杭州,一家老年食堂可以提供幾十種菜品,一葷一素最低只需要10元;三菜一湯、兩葷一素、無限續飯的套餐只要16元。
根據中國新聞社報道,老年人比較節省,吃食堂很少有“高消費”。幸福鄰里食堂的老年客戶六成消費在10元錢左右,偶爾有花15-16元,就算是較高的消費了。因此,年輕人的涌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年食堂長期以來的經營壓力。

社區食堂成打卡潮流
圖源丨小紅書
追求性價比、節省了錢包之余,年輕人還在老年產品上發揮出更多創造力。
2022年年中,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臺上頻頻出現有關老人鞋的討論。因為價格實惠、穿著舒適、久站不累,主打老人健步鞋的足力健品牌收獲了年輕人的喜愛。
在小紅書,不少年輕人試圖探索老人鞋的日常穿搭技巧,分享與老人鞋相關的圖文內容,由此引發了一股足力健“改造風”,部分顏色甚至被年輕顧客們買到斷貨。
除了老人鞋,年輕人們甚至還會探索諸葛孔明棋、老年人助步車、智能手表等老年玩具或適老化產品。
還有許多年輕人分享的“蹭老式消費”省錢指南,比如:
探索中老年女裝店,衣服質量好、款式多,關鍵價格還便宜;
去菜市場跟著中老年人身后買菜,老人們買啥就跟著買啥,他們談什么價就買什么價,還可以晚上九點之后跟著大爺大媽去超市買5折特價菜和肉;
體驗老年農家樂,人少好玩,包吃包住,食物新鮮,價格實惠;
報名老年活動中心,有課程、棋牌,經常組織活動,還能免費吹空調,每天1元,四舍五入約等于不要錢
由此可見,在年輕人“反向消費”的趨勢之下,老年人生意的“極致性價比”展現出越來越強勁的吸引力。
PART 02
“銀發族”消費大爆發,舍得為自己花錢
“追求極致性價比”的確是中老年人的一大消費偏好,但“薅羊毛”“不愛消費”“拒絕享受”等傳統標簽,正在離銀發一族越來越遠。
2022年度,伴隨銀發觸網群體和觸網時間大幅提升,活力老人正快速成長為電商領域新的消費力量。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及指標體系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30年中國老年人口消費總量約為12萬億元至15.5萬億元,與全國GDP的比率將提高至8.3%至10.8%;
2050年的消費總量約為40萬億元至69萬億元,與全國GDP的比率提高至12.2%至20.7%。(推薦閱讀:)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3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
其中,QuestMobile發布的《2023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大報告》顯示,銀發群體銀發人群是移動互聯網市場重要增長點,助推總用戶同比再增長2%。在消費領域,中老年客群消費的年平均增長率也明顯高于“80后”和“90后”。
2023年618購物大促期間,綜合電商平臺淘寶和拼多多平臺的新增用戶畫像中,70后人群的增速最快,占比均超過20%,且女性較多。

圖源丨QuestMobile《2023年618洞察報告》
典型內容平臺的新增用戶畫像也顯現出這一趨勢,抖音、快手的618新增用戶中70后占比最高。
據近日抖音發布的《抖音電商保健食品行業洞察報告》,在消費人群畫像方面,目前31-40歲的中年人群是保健食品市場消費主力;銀發人群的消費意愿在不斷提升,人群GMV占比提升明顯。
在智能終端的普及和年輕人的影響下,中老年人們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地接觸網絡平臺和工具,借助數字化產品豐富晚年生活。
他們的生活和消費場景正在從單一空間走向多元,從為家人消費向為自己的美好體驗買單轉變。隨著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銀發一族的消費結構也逐步從生存剛需型轉向文化休閑型。
以美團為例。根據2020年重陽節的美團搜索關鍵詞,5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喜歡搜索奶茶、肯德基、火鍋、炸雞、烤肉,還喜歡KTV、私人影院、密室逃脫這類年輕人十分偏愛的“網紅”場所。2022年,美團“父母婚紗照”的線上搜索熱度同比增長141%,60歲以上老年人使用跑腿服務的頻率正在提升,請跑腿小哥幫忙取快遞、搬東西、送鑰匙等等,解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便。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在以年輕女性為主的小紅書平臺,今年618期間中老年新增用戶的增長速度也已超過其他年齡段。
不少小紅書用戶表示,家中50歲以上的長輩都已經開始瀏覽和追隨小紅書上的生活潮流和時尚審美,“種草”網紅產品、打卡熱門景點。據行業人士分享,小紅書、視頻號,目前已成為中老年消費品品牌,引流拓客不可忽視的布局渠道。
PART 03
細分市場有特色,供應體系待成長
隨著中老年產業消費需求的爆發,銀發市場也呈現出細分化、多樣化、特色化的趨勢。中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日益多元:追求健康、美麗與舒適,關注個人精神層面的成長,好奇年輕群體間流行的新技術與新潮流。
一方面,老年產業的細分市場正在繁榮發展,中老年養生、時尚審美、文娛旅游、興趣教育等領域成為熱門賽道。
以時尚消費領域為例,2023年上半年,56周歲以上的網購一族,夏季相關服裝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了十倍。珍珠耳飾、吊墜等飾品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了150%。
今年以來,抖音平臺內也涌現出不少中老年女裝直播的頭部案例,越來越多的銀發族選擇自己喜歡穿的衣服而不是所謂的“老年人應該穿的”衣服。
美容美妝行業也在為中老年女性推出針對性產品,知名品牌積極推廣50+女性個護產品線,上線中老年化妝教程網站等;
相應地,在中老年興趣教育賽道,美妝、形體、穿搭等教學培訓也頗受歡迎。
與此同時,老年產業持續迎來新的入局者,產品供給體量迅速增長。
根據天眼查數據,2022年共有1800余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部分包含“中老年女裝、中老年服裝”,成立于5年內的中老年女裝相關企業最多,超過5成。
同時,旅游和智能設備市場也增長迅速,相關企業及老年適用品數量呈現日益繁榮景象,中老年功能性食品、智能康復輔助器具、老年護理產品等細分市場基本形成。
而另一方面,與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老年消費需求相比,老年產業的供給端成長速度較為滯后,各品類供給體系尚待成長,也意味著蘊藏巨大的機會。
譬如,億邦智庫聯合天貓家電在今年4月發布的《與老同行—2023銀發人群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家用電器篇)》中顯示,從天貓供需指數看,“適老”家電行業需求側漲幅遠超供給側,現階段仍為藍海市場。

圖源丨億邦智庫X天貓家電《2023銀發人群消費趨勢洞察報告》
此外,供給端還面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創新性較弱等同質化挑戰,部分企業對中老年客群畫像的理解,仍然會受到許多傳統印象的桎梏。比如,老年生活用品的顏色以黑白灰為主;中年女性偏愛花紋和顏色艷麗醒目的絲巾;只有低價產品能夠吸引中老年客戶購買等等。
遠無法滿足日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人群的60后、70后對多元、優質產品和服務的期待。
和樂春暉創始人劉迎彬同樣指出,在打造中老年人嚴選平臺的過程中,他們需要長期尋找優質的供應鏈伙伴。
“我們希望合作的產品在外觀和功能等方面,真正符合老年人不斷提升和變化的需求。雖然傳統企業仍然持續慣性地生產,但行業和老年人的認知不斷提升,他們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整個老年產業的供給側需要實現質的提升,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需求的爆發。同時,高質量的供給也將引導、創造新的需求,供應端對中老年用戶的深度理解,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在快速變化、充滿機遇的銀發消費領域,企業玩家們不僅要緊隨用戶的成長而成長,更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深度理解和挖掘中老年客群需求的基礎上,打破長期以來的思維慣性,并建立起及時響應變化的“柔性生產能力”,這將成為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必須攻克的一關。
原標題:《年輕人在“蹭老式消費”,銀發族開始為自己花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