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5歲男孩夜間夢游從6樓墜落多處爆裂骨折,如何保護夢游的孩子?
15歲的孟迪(化名)在夜間“夢游”時,不慎從6樓家中墜落,一小時后才被人發(fā)現。
當時他雖意識清醒,但雙下肢已無法站立,感覺麻痹。家屬立即撥打120將孩子送至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急診。入院后, CT結果提示其胸、腰椎多發(fā)爆裂骨折,情況十分危急。

術前CT顯示,孟迪的胸、腰椎多發(fā)爆裂性骨折伴移位。 本文圖均為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供圖
1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獲悉上述消息。院方透露,目前,該院骨科專家成功救治了這名患兒,通過采用先進的導航技術及神經功能監(jiān)測,助力其運動功能的恢復。
該院骨科主任王志剛團隊接診后,對孟迪的病情進行了詳細分析,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方案。由于患兒系嚴重損傷所致的脊柱不穩(wěn)定骨折伴神經損傷,已出現雙下肢截癱,病情危重,且存在神經壓迫、損傷。
為重建其脊柱穩(wěn)定性,為了術后孩子能負重坐起,在王志剛指導下,沈愷穎、劉洋醫(yī)師選擇術中同時行減壓手術為神經脊髓功能的部分恢復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考慮采用目前行業(yè)內先進的導航技術及神經功能監(jiān)測。相較于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該技術能夠在術中實現精確定位,協(xié)助醫(yī)生在患兒受傷的椎體精準置釘,從而減少內固定相關并發(fā)癥,盡可能地避免椎體的疏松和不穩(wěn)定,降低患兒二次損傷的幾率,并大幅縮減手術時間。

患兒正在手術中
手術最終順利完成。術后第二天,孟迪的雙下肢便可自主完成上抬、屈膝等動作,且雙足麻木感較此前明顯好轉,手術成效顯著,為后續(xù)的康復治療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孟迪仍然處于術后康復階段,醫(yī)院將會繼續(xù)予以營養(yǎng)神經、抗感染等對癥處理,并將根據其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這起案例背后也值得家長警惕,究竟什么是夢游?夢游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家長又該如何進行日常管理,保護好夢游孩子的安全?
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發(fā)育行為兒科心理治療師王廣海表示,夢游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中發(fā)生普遍,特別是在學齡前及學齡兒童中更為常見。部分夢游的孩子僅僅表現為走進父母的房間,但也可能會去一些奇怪的地方,如地下室,甚至是走到戶外。夢游每次可持續(xù)幾分鐘至半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孩子夢游時處于深睡眠狀態(tài),所以在第二天對所發(fā)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雖然一般認為夢游是良性的,但家長應該特別當心孩子夢游時可能會不慎受傷,例如,可能跌倒在樓梯上或者走出戶外。上述案例中的孟迪正是在夜間夢游時,不慎從6樓家中墜落。”王廣海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夢游癥無須特殊治療。但是如果兒童面臨傷害風險或夢游頻繁發(fā)生,則需要治療,治療可包括藥物治療或行為療法。如果家長焦慮或者擔心孩子夢游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員的幫助。
如何保護夢游的孩子?
王廣海進一步表示,夢游的患兒在睡夢中可能會傷害自己或離開居室,因此,家長應當確保所有房屋大門都已上鎖。同時,要確保所有的窗戶,特別是二層或更高層的窗戶,不要敞開,以免孩子跳出窗戶。孩子睡覺的地方應盡可能安全,以避免發(fā)生意外。地板上物品不應該雜亂無章,物品不應該留在樓梯上,走廊應該是明亮的。在孩子的臥室門上拴一個鈴鐺,當孩子夢游離開房間時,可以提醒家長。門上安裝警報器(連接在門把手上或門框上)也可以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夜間起床了。在樓梯的頂部放置門欄可以防止孩子墜落。如果你的孩子在別人家里過夜,應該讓那家人知道你的孩子夜間可能會出現夢游。
同時,家長要用平靜和舒緩話語和夢游中的孩子說話,引導孩子慢慢地回到床上。如果孩子在你試圖引導時感到不安,那就讓其繼續(xù),順其自然。雖然喚醒夢游中的孩子沒有害處,但也沒有任何益處,而且這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焦躁不安。
“如果孩子在早晨看起來很疲倦,那可能是睡眠不足。夢游本身并不會讓孩子疲憊,因為他們在夢游時是處于睡眠狀態(tài)的。既然沒有足夠的睡眠時夢游更可能發(fā)生,那就盡量讓孩子早睡。”上述專家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