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調查|回顧2023,哪本書是你的年度之書
一年好景君須記。2023年過去,在不同的時期讀到的好書,總會在回顧這一年的過往時,與其它私人的記憶聯結,共同成為獨特的風景。在2023年讀過的書里,哪本書對你的影響最大,可以被評為你的年度之書?
兔兔:
翻看一整年的豆瓣標記,隨著讀的書越來越豐富,我對于打五星這件事也越來越苛刻。在2023年讀過的書中,幾乎沒有幾本我會打五星的作品。坂本龍一的《音樂即自由》就在這零星的幾本“五星”之中,而我想將它作為我的2023年度之書。

《音樂即自由》,【日】坂本龍一/著 何啟宏/譯,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2017年5月版
坂本龍一于2023年3月28日去世。《音樂即自由》是他的口述自傳,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大部分人對他的了解都來自他的音樂,他本人也與世人總是有著一些隔閡。如他所言,他曾經一度抗拒寫下令人感到有些害羞的自我回憶錄,而他也并不喜歡文字這種形式,因為當文字這種確定的形態出現后,那種微妙的、無法被抓住的感覺反而會變得不真切。這些性格特征和他的文字渾然一體,所以當形成這本書的文字之后,他的形象更加模糊:通過那些自述,我感受到的似乎并不是距離的拉近,反而是越來越遠的游離與涼意。他的一生都圍繞著音樂,才華橫溢,但他表現出來的模樣是如此謙卑,難以看到天才常有的恃才傲物;他好像并不關心人群,又對人類的命運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從沒有停止思考,悲傷總是環繞在他的生命之中,但又不沉湎——他如月般平靜。這種疏離與關懷,如他的音樂,看似復雜又很純粹。
之所以把它評為我2023年的“年度之書”,一方面是出于多年對教授的欣賞:這本書讓我從他自己的角度去觀看他的一生,在生命完結之時去反觀未完結時所做出的總結,內心不免帶有許多對于他的懷念和逝世的追思;另一方面也是這本書的文筆極富詩意與靈性,它帶給了我許多對于人的豐富度與厚度的思考,那是極度藝術化的探索,也讓我希望能夠成為如此豐富的人。
書生:
2023年的年度之書,我會選擇赫爾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戲》。

《玻璃球游戲》,【德】赫爾曼·黑塞/著 文澤爾/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讀客文化,2023年7月版
之所以把它作為年度之書,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和我目前所處的人生階段比較相關。這本書討論的主題,我認為是抽象的象牙塔生活和世俗生活之間的矛盾。
在黑塞架空的時代之中,玻璃球游戲是人類各種藝術文化形式的最高表達。故事的主人公克乃西特就是一個玻璃球游戲的求學者,他從小就在教授玻璃球游戲的精英教育中成長,并且最終成為了這個藝術領域數一數二的大學問家。
故事中還有另外一個人物——他青年時期的朋友,是貴族家庭的后輩。因為貴族家庭和玻璃球游戲的精英教育有資助的關系,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的后輩送到精英學校去接受玻璃球相關的教育。但他們在接受完教育之后,就會回到世俗生活中去,成為律師或政府官員,像一個貴族家庭的子弟一樣生活。但主人公始終在這個精英教育里面,并且最終也從事了書齋的教育工作。
他們之間有很多論辯,例如討論抽象生活究竟是否有合理性,這也是縈繞主人公一生的問題:自己所從事的這種抽象思辨的活動,看上去是對社會毫無實用性的,那它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在閱讀他整個人生的經歷的時候,覺得很多地方都會很有共鳴。一方面自己在做學術研究時,我也會感覺到自己一直為之努力的抽象的、“無用”的研究需要我去反復思考“存在”與“必要”這些命題,同時現在這個時代也有點像玻璃球游戲所描述的那個充滿了危機和動蕩的時代,而越是在危機動蕩的時代里面,抽象思辨的正義性和合理性就會受到更多的質疑。
對于2023年的我來說,我目前的人生也大致處于這樣一個分界線上,身邊的同學、朋友基本上都在這一年步入社會或準備步入社會。大家都在試圖去完成學生到工作者這樣一個社會身份的轉變。而我,也許是受到他們的影響,也許是自己的生活和閱歷也到了這個時候,我和這本書中的主角一起很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即學院式的書齋生活和進入社會之間存在的張力。
miumiu:
我的2023年度之書是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

《消費社會》,【法】讓·鮑德里亞/著 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2023年是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年。當人們慢慢脫去口罩,不再像過去那樣畏懼病毒的時候,好像處于戒備狀態的非常時期已經度過。然而一場災禍離去的過程是無比緩慢的,有太多我們切身經歷的無常的事件對整個社會的觀念都造成了改變,也反映在了我們每個人的消費行為上。2023年主播評價眉筆“哪里貴了,反思自己工資漲了嗎”所引發的輿論狂潮也讓人們對于社會消費的認識與討論白熱化。我在2023年年底看過一篇文章,講述了經過疫情,許多人都在選擇消費降級,從高消費的社會觀念轉向實用主義。
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是我2023年讀到非常強有力的理論書籍,能夠幫助人們相對客觀地去認識長久以來在社會中具有無形霸權力的消費主義。他提出了許多非常一針見血的觀點,例如我們的社會早已由生產社會轉向了消費社會,“消費”早已不是主動的、為了滿足社會生存必要性的行為,而是被動的、去主體化的商業化的符號的追捧;人們在物欲前的迷失不是一紙空談,當社會被廣告背后所隱藏的意識形態無孔不入地侵入時,人類社會的倫理將屈服于消費與符號的倫理。
這本書在2023年重讀,對于現實的指導意義或許更甚:當大家發現自身的力量無法抵御自然災害的來臨時,過去所習以為常的安穩、安逸甚至是奢侈消費的生活背后其實蘊含著不穩定的要素,而抵御這種風險的一個能力,就是人們更為實際地去符號化,把盲目消費的欲望從中舍棄。
JY:
2023年我的年度書籍是《事業還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這是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勞迪婭·戈爾丁的一本著作。

《事業還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美】克勞迪婭·戈爾丁/著 顏進宇、顏超凡/譯,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7月版
在這本書中,克勞迪婭通過對近一百年中不同具體年份出身的女性大學教育情況、參與工作情況、工作晉升情況、子女養育情況的數據分析,闡釋了這一百年來女性在受教育、參與工作方面的一些變化。從整體層面來看,這種變化相較于百年前是積極的,但作者也通過數據分析提出,在目前的就業市場,女性和男性所面臨的處境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原本平行向上的一對夫妻,在孕育和生育子女后,女性的晉升速度往往快速下滑,最終導致了愈演愈烈的夫妻收入差距問題。這一情況說明,在客觀的生理區別及目前的社會環境下,生育及養育子女的成本更多還是由女性承擔,這導致了雖然男女受教育程度之間的差異性在當下社會日益減小,但女性在就業被擇、職業晉升方面依舊與男性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