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鼓勵對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可持續和資源化利用 | 建言威海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
【中國綠發會訊】山東省威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于近期發布了關于對《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征求意見稿)》《威海市公園體系規劃(征求意見稿)》《威海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公告,以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揮國家園林城市在建設宜居、綠色、韌性、人文城市中的作用,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綠發會、綠會)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BCON工作組)積極響應號召,組織認真研究、討論,針對《威海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4點建議和意見,供其科學決策參考。以下為【建議二】。

建議二、建議在【(3)對外來物種的治理和控制】中加入“可持續利用”、“資源化利用”。

【理由】對于外來入侵物種的治理,不但要采取措施有效預防、控制,必要時徹底根除,還應強調對其的合理、可持續利用和資源化利用。在《威海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征求意見稿)》的【(3)對外來物種的治理和控制】中加入“可持續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目的在于綜合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通過引入這兩個概念,規劃旨在確保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治理和控制不僅僅限于剔除和遏制,同時還注重其在可持續利用和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潛在價值。通過允許外來入侵物種在一定條件下的可持續利用和資源化利用,讓規劃在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的同時,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可能的潛在機會。
生物多樣性保護旨在維護生態平衡和物種多樣性,但在具體實踐中,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單一排斥可能會忽略其在特定情境下的潛在益處。適時引入“可持續利用”和“資源化利用”概念,將使規劃更具綜合性和靈活性,促使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治理更為科學和全面。
(更多系列建議敬請關注綠會融媒后續報道。)
整理/Wendy 審核/Samantha 編/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