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影《年會不能停!》:職場笑劇中的生活寫照

在這個笑聲絕不停歇的元旦檔,《年會不能停!》于12月29日全國上映,主演白客和大鵬的加盟,一度讓人默認這將是一場純粹的笑鬧喜劇。
然而,與其聚焦于“笑果”,更值得關注的是本片對當下職場生態及勞動關系的生動展現與深刻剖析。

01
胡建林:從藍領到金領的荒誕轉變
大鵬飾演的胡建林,一個來自工業時代的普通鉗工,面對互聯網時代的職場,他的世界猶如被顛覆,進入互聯網公司,他對于新鮮術語束手無策,不解工作流程,成了一個滑稽的陌生者。在一場開門見山的對話中,他反復詢問總部領導為何調他來,自我安慰著可能是因為他年年是先進工作者,需要為年輕人樹立榜樣。
這一場戲的荒謬讓人會心一笑,卻也深刻地點出了胡建林這一形象的內涵,他的轉變,不僅是從藍領到金領的層面上的轉折,更是工業時代勞動者在互聯網浪潮下的尷尬境地。
他似乎已經徹底落伍,被淘汰在勞動關系的邊緣,這種荒誕的反差使得觀眾在笑聲中思考著當下職場的真實困境。

胡建林在影片后半段的轉變,盡管略顯不那么有說服力,卻也反映出大公司通病:形式主義和人浮于事,他雖然一無所知,卻通過領導教給他的“馭人之術”成功在職場中游刃有余。
這夸張卻合理的情節,讓觀眾思考著在現代職場中,真正的成功究竟建立在什么基礎上。


02
馬杰:身不由己的職場觀察者
白客飾演的馬杰,是一個內斂而又機智的職場觀察者。他在整個電影中似乎總是被各種勢力推著走,成為名副其實的身不由己者。
被領導PUA時,他只能自我安慰;發現胡建林被調錯,卻選擇靜觀局勢的發展;職業生涯走到末路,才被胡建林鼓動,選擇了背水一戰。

這一形象,恰如現實中的許多職場人,感覺自己處于整個系統中的某個環節,或許只是一顆螺絲釘。觀眾通過馬杰的經歷,不禁反思職場中個體的力量和決定權究竟有多大。
他的內斂觀察,揭示了打工人所面臨的龐大系統中個體的相對無力,使得笑聲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03
潘怡然:理想主義與現實矛盾
莊達菲飾演的潘怡然,是影片中的理想主義者,她毫不避諱地面對職場的不平之事,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和理想的追求。然而,她所承受的排擠和抵觸讓觀眾看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潘怡然雖然在無足輕重、默默無聞的崗位上工作,卻從未喪失對工作的熱情和對自己價值的追求。
這一形象,代表了片中對于理想主義的渴望。
然而,觀眾在歡笑中也能感受到現實的殘酷,理想主義在職場中并非總是能夠輕松實現,潘怡然的存在,既是對理想的追求,也是對職場現實的一種呼喚。


04
笑中有創傷,現實與喜劇的交融
《年會不能停!》以荒誕諷刺的手法,將現實職場中的荒謬現象呈現得淋漓盡致,笑聲中,觀眾看到了加班文化的荒誕,會議的無盡循環,以及工作中的各種荒謬現象。
這些笑料背后,是對職場現實的深刻觀察,使得觀眾在歡笑中不禁產生對職場的共鳴。

影片通過大城市青年的生活寫照,讓觀眾深刻感受到職場中的無奈和困境,笑中有創傷,這是影片希望觀眾在歡笑中也能思考,對職場現實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
《年會不能停!》成功地將笑劇與現實元素巧妙交融,使得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一份真實而又讓人深思的情感。

無論是大鵬的喜感演技,還是白客的內斂表演,都讓觀眾在117分鐘的笑聲中得到了滿足,影片成功地將笑劇與現實元素相結合,展現了職場人在大城市中面對的困境和無奈。
盡管笑聲中帶有一些諷刺,但觀眾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年會不能停!》不僅是一場歡樂的年度喜劇,更是對職場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這個元旦,讓我們在笑聲中釋放壓力,為新年注入一份輕松與愉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