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置身事內(nèi),有意識地生活丨政邦智庫新年獻辭

高明勇 | 政邦智庫理事長
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寒潮侵南北,雪花飄西東。
新年的氣息越來越濃,鄉(xiāng)愁的味道越來越重。“煙火氣”的盡頭是生活儀式,“凡人心”的底色是厚生利用。生活的重負并未減輕,前行的腳步一直未停。時間節(jié)點的背后是行色匆匆,歲月驛站的前方是變革重重。
比現(xiàn)實溫度更難衡量的是每個人的“體感溫度”,比“體感”更難得的是每個人的理性,是偶爾透過枝丫投射的一縷暖陽,是心底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絲憧憬。
“天光漸窄,時歲杳然”,是回首過往的真實感嘆;“八節(jié)安康,天開景運”,是面對未來的急切渴盼。

每個人的所有努力,都是希望通往更真實、更清晰、更寬闊的道途。每個人都生活在具體的瑣碎日常之中,都希望能從具體中抽離出來,都希望實現(xiàn)某種奔赴遠方的夢。我們都在抽象與具體中游走,在理想與現(xiàn)實中徘徊,現(xiàn)實有時讓人沮喪,而未來才更容易讓人燃起希望。
置身事內(nèi),就要直面現(xiàn)實。我們置身事內(nèi)經(jīng)歷,置身事外感受。我們看到那些有趣的靈魂隱入歷史,也看到那些卑微的命運潛入塵煙。我們看到有些人在積極奔走吶喊,也看到有些人最終無奈躺平。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如一座大山,無法承受之重。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繞過生活的痛苦,就不懂生活。”“如果想征服生命中的焦慮,活在當下,活在每一次呼吸里。”人與現(xiàn)實,不只有忍受,還有堅守。
置身事內(nèi),就要相信未來。我們置身事內(nèi)生存,置身事外生活。面對公共政策,我們需要研究,研究其來龍去脈;需要理解,理解其內(nèi)在肌理;需要讀懂,讀懂其話外之音。我們需要從熱鬧的社會生活看出門道,從枯燥的字里行間感受變革,從嚴肅的政策文件嗅出趨勢。人與時代,不只有順應(yīng),還有互動。
置身事內(nèi),就要培養(yǎng)定力。我們置身事內(nèi)觀察,置身事外思索。面對過往歷史,需要溫情之敬意,同情之理解;面對真實世界,需要深入之研究,積極之參與。有些事只是杯弓蛇影,有些事只是草木皆兵,有些事只是一葉障目,有些事只是畫餅充饑。人與生活,不只有博弈,還有和解。
置身事內(nèi),我們需要有意識地生活,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有意識地生活,就是讓生活里的自己有情感,還有思想,有行動,還有反思,有趣味,還有快樂。
有意識地生活,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有意識地生活,該忙碌時就忙碌,想放松時就放松,該休息時就休息,想躺平時就躺平。
有意識地生活,不茫然,不麻木,不逃避,不退縮,不隨波逐流,不無所適從,不漫無目的,不渾渾噩噩,不虛度光陰,不掩耳盜鈴。
有意識地生活,是一種從容,也是一種優(yōu)雅,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方法,是一種價值,也是一種尊嚴。
面對真實世界,置身事內(nèi),有意識地生活,需要抵抗寒意,抵達暖意;需要扺抗失意,抵達詩意;需要抵抗本性,抵達本質(zhì)。(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