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征程新奮斗|女校里的男老師,開設英語戲劇選修課寓教于樂
“做老師最開心的一點就是心理上永遠是年輕的,這是我大學一年級時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這么多年來我感同身受。”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以下簡稱“市三女中”)英語教師饒立鈞說。
市三女中是一所女校,男老師數量總體不算多。2007年,饒立鈞終結了市三女中外語教研組沒有男老師的歷史。16年堅守教師崗位,開設英語戲劇選修課讓孩子們身臨其境,饒立鈞的身份不僅于此,他放棄假期錄制了11個課時的高三英語課程,還笑稱自己是“十八線主播”。
近日,上海市總工會命名了第十三批“上海市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作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四有” 好教師(教書育人楷模)、上海市教學能手的饒立鈞,成為了“饒立鈞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領銜人。

饒立鈞。本文圖片均為 市三女中供圖
十六年前,終結了外語教研組無男老師的歷史
2007年饒立鈞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yè),“當時并沒有海投,應聘了市三女中后,學校很快就給了我offer,沒有猶豫就到學校任教了。”談及到市三女中任教的經歷,饒立鈞覺得一切順利且自然。
市三女中外語教研組組長丁燕婷還記得饒立鈞應聘時的表現,“我前任的教研組長當天特別開心,說今天面試了兩個男孩子,都特別優(yōu)秀。”求賢若渴的外語教研組當場就拍板留下饒立鈞,新鮮血液的加入,也“終結”了當時外語教研組只有女老師沒有男老師的歷史。
在市三女中,數學、物理等學科男老師相對多一些,外語教研組目前共有三位男老師,其中一位就是饒立鈞。
十六年的寒來暑往,饒立鈞在講臺上辛勤耕耘,靜心、精心地對待每一份教案、每一節(jié)課,熱心、細心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學生說他“童心未泯”,嘗試多種創(chuàng)新教法
高一(4)班的洪嘉同學對饒立鈞老師最深的印象是,他的辦公室里有各種各樣的兔子造型的玩偶和擺件。“兔子玩偶、掛件、擺件都有,還有兔子餐巾紙盒,好多的兔子,老師特別的童心未泯。”
饒立鈞表示,自己本人喜歡兔子,也考慮到學校主要是女生,對于兔子這樣的小動物會感覺比較親切。
女生的性格相對細膩,對于形象化的事物接受能力強,饒立鈞就在自己的英語課堂上嘗試了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法,影視劇的內容也引入課堂,當時《甄嬛傳》熱播時,他的課堂上,就多了很多同學扮演的小主。“饒老師上課生動有趣,他本人也幽默,我們很喜歡上他的課,有一些很難的語法知識點,他換了個講法,我很快就能理解了。” 高一(4)班的袁哲敏同學說。
為了幫學生們快樂地學好英語,饒立鈞想了不少辦法,他開設了英語戲劇選修課,和同學們一起在劇場排練校園年度大戲,如果不在辦公室和教室,去排練廳找他準沒錯,他常常身兼多職,管理舞臺、督促演員、運送道具,作為總導演拿著劇本和道具指導學生。
他把自己的選修課命名為“戲劇實驗室”,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顯著。他的市級公開課“借助戲劇手段深入理解文學作品”讓前來觀摩的外校教師連連點贊,他們將饒立鈞的好方法學了去,在自己的學校也嘗試將戲劇化的活動融入閱讀教學中,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饒立鈞在上課。
空中課堂的講稿里,連感性色彩都有說明
高三英語備課組長、高三年級組長徐迪是饒立鈞的親密“戰(zhàn)友”,兩人共同參與了上海市中小學在線教育《空中課堂》的制作。
上海全市有一千余名各科優(yōu)秀教師參與了《空中課堂》,饒立鈞放棄假期,共錄制了高三年級英語學科11課時。他笑稱,為了保證質量,“十八線主播”的他做了很多努力,“教學設計不可能完美,但必須要做到時間和能力范圍內的最優(yōu)。”
徐迪感觸很深,翻開饒立鈞的講課逐字稿,除了課程內容,還會看到精確到秒的停頓提示、意群切分和邏輯重音提示,甚至是感情色彩說明。11節(jié)課光講稿就有60多頁兩萬兩千余字,幾易其稿更是備課階段的日常。
臨近截稿之日,饒立鈞總是挑燈夜戰(zhàn)。雖然常常頂著“熊貓眼”,但為了更好地為在線教學貢獻一份力量,饒立鈞一直在堅持。“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饒立鈞的話讓徐迪很受鼓舞。

饒立鈞
分享經驗,傳幫帶讓更多年輕教師成長
除了服務教學和學生,饒立鈞也帶教青年教師。
他領銜的上海市教育系統(tǒng)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以一線課堂教學為依托,指導青年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及公開教學。
王琪是饒立鈞帶教的青年教師:“饒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我在做課題研究時碰到了瓶頸,他幫我抽絲剝繭地進行解析、點撥。在他的協(xié)助下,最終這個課題項目也獲了獎。”
韓喆和饒立鈞同為外語教研組的男老師:“我不是科班出身,在教學方面有不少欠缺的地方,饒老師無私地把教學經歷和我分享,在課題研究時也鼓勵我加入,正是他的幫助,才讓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加速了。”
饒立鈞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由于指導青年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及公開教學成績突出,獲評了長寧區(qū)教育系統(tǒng)第九輪“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
工作室還結合“雙新”背景,依據新課標、新教材及學情,編制全新學案,并通過校際交流、市區(qū)教學研討、空中課堂等平臺,將課堂實踐成果輻射到市、區(qū)各層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