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簽訂排他性協議?Temu在美重啟對希音訴訟,雙方各執一詞

中國跨境電商 SHEIN與TEMU
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在美國再次起訴競爭對手希音(SHEIN)。
12月14日,據報道,以Temu名義運營的Whaleco公司日前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100頁的文件,指控希音強迫時裝供應商簽訂具有“排他性”的協議,并對Temu商戶加以威脅。
針對Temu在美重啟對希音訴訟一事,有接近Temu相關人士透露,Temu的這一舉措是因為希音最近的行為實在太夸張,Temu沒有辦法只能進行反訴。“希音開始非法留置商家,強制收繳商家手機,從商家手機里獲取Temu的商家賬戶,盜取商業信息,同時威脅要求商家不得在Temu做生意。 此外,希音還向版權注冊機構虛假陳述,在美國發起了數以萬計的沒有真實版權支撐的虛假惡意投訴,僅希音一家的投訴量就是全世界所有品牌在所有地區的投訴總和的1.7倍。與此同時,希音還濫用司法程序,用自己控制的馬甲在海外對Temu發起批量的訴訟。 ”
希音的一名代表則稱:“Temu不但一直大規模抄襲希音的自有品牌產品、持續進行不正當競爭,還顛倒黑白、賊喊捉賊,企圖用惡意訴訟進行報復與抹黑,希音絕不會對這種卑劣行為妥協,將會積極應訴、堅決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Temu和希音,是跨境電商行業近年來較受關注的兩家企業,兩者均是通過價格低廉的商品在競爭激烈的美國電商市場中異軍突起,在預算有限的年輕人中流行開來,是直接的競爭對手。有媒體報道,Temu去年9月在美國推出時,設定了1年內商品總價值超越希音的目標。
作為拼多多的國際業務,雖然僅推出一年有余,Temu已擴張至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拼多多CEO陳磊曾在今年11月的三季度財報會上表示,希望利用過去多年積累的供應鏈的基礎,為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直接從工廠購買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個性化的供應鏈以及更具性價比的綜合購物體驗。
希音的“掌舵人”是許仰天,他帶領的婚紗外貿網站現已成為年銷售額超過290億美元的快時尚獨角獸,希音的業務主要面向歐美、中東等市場,已連續四年實現盈利。
最近,希音IPO傳聞甚囂塵上,有消息人士稱,希音已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就在英國上市的可能性進行了談判,不過上市地最有可能的依然是美國。希音在5月份的一輪融資中估值約為660億美元,其可能在IPO中尋求更高的估值。
回溯Temu和希音的紛爭,2022年12月,希音曾在美國起訴Temu,指控其侵犯了商標和版權,包括抄襲SHEIN品牌的產品與圖片,希音指責Temu“在社交媒體上冒充希音品牌來促進自己在美國市場的增長”,并使用希音擁有的受版權保護的圖像作為自己產品列表的一部分。Temu對這些指控進行了反駁,稱希音未能履行其版權主張,因為一些涉嫌侵權的圖像未注冊。Temu還表示,它從未冒充希音,也沒有參與相關的推特賬戶的創建,而這些賬戶是由其游戲的第三方玩家創建的。
Temu在今年7月向美國波士頓聯邦法院對希音提起反壟斷訴訟,Temu認為希音利用市場支配力量逼迫服裝廠商放棄與Temu的合作,要求8000多家制造商與其簽署排他性協議以鎖定供應鏈。此外,希音還向Temu發送大量侵犯版權的虛假通知,擾亂其產品銷售。Temu稱,自去年10月起,該公司已因此下架了1萬多種產品。
針對上述的互相起訴,兩家公司后來均撤銷訴訟。美國和英國法院針對希音起訴Temu侵權頒發過臨時禁令(TRO:一般有效期為14天,若原告理由充分,可申請延長至28天),強制Temu停止對希音的侵權行為。
毋庸置疑的是,兩家公司的競爭已日趨白熱化。
據報道,Temu為2024年定下了300億美元的GMV(成交額)目標,是今年的兩倍還多,Temu預估2023年全年將完成140億美元GMV。希音則仍將利潤作為內部考核的重要指標,今年希音利潤將達25億美元,較2019年的1.37億美元實現飛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5月,希音拓展了平臺模式,開始銷售的家居、美容和電子產品,這也是Temu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
面對美國消費品零售的整體大市場,今年9月,瑞銀集團(UBS)的分析師稱,Temu和希音可能成為耐用消費品零售商的競爭對手,尤其是一美元店和其他折扣店。不過,也有報道引用Stifel分析師觀點稱,外界高估了希音和Temu對美國老牌鞋履和服裝品牌的威脅,他們預計這兩款應用在2024年將僅獲得北美市場1至2個百分點的份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