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華中科大“本轉專事件”:專家建議建立校際轉學、流通制度

俞楊/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眾號
2018-10-25 17:07
教育家 >
字號

多少專科生心心念著“專升本”,有本科生已經完成了“本轉專”,這下吃瓜群眾驚呆了,還有這種操作?

華中科技大學的18名學生,因為學分不達標,從羨煞人的985本科,轉成了專科畢業。有人在面對轉為專科的那一刻,哭了。

本科轉專科并非空穴來風臨時起意。這是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7月20日出臺的一項新政,自2018年起施行。

根據《關于印發<華中科技大學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生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普通本科生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受學籍警示處理,可申請轉入專科學習。

具體怎么執行呢?跟足球比賽的規則有點類似——亮黃牌和紅牌。

對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3/4(二年級為2/3)者,給予黃牌警示;對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2/3(二年級為1/2)者,給予紅牌警示。

凡是紅牌警示或者兩次黃牌警示,就需轉入專科且不得再轉入本科,否則以退學處理。

新政看似殘酷,但初衷是走心的。

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信稱:“試行本科轉專科制度,是一種學業救濟制度,體現了人文關懷,給瀕臨退學的學生一條出路。”

本科轉專科的做法,華中科技大學并非首例。

早在2003年,經清華大學校務會議審定,批準2003屆本科生3441人按期畢業,其中本科轉專科畢業31人。

2010年,中國青年報采訪了幾位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專科生,在他們中間,不乏當年高考成績是本地區的前幾名,甚至是狀元。

2015年7月,清華大學修訂發布《清華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學生因課程學習不合格導致一學期所取得學分低于12學分者,轉入試讀。試讀期滿,未達到解除試讀學分要求者,轉入專科學習或者退學。

2016-2017年北京大學學籍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亦有規定,學滿二年(含)以上,取得的必修課程學分數達到教學計劃規定必修總學分數70%以上,且取得總學分數達到70學分以上者,可按專科畢業離校。

不僅是高校,教育部方面也對本科轉專科給予了肯定。

10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適度增加學生不能按時畢業是應該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這也意味著,對不少醉生夢死的大學生來說,混日子的時代過去了。其實,大學增負,早有預兆。

2018年6月21日,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發話了: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緊接著,教育部又在8月22日,印發了《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通知》,要求淘汰掉大學課程設置中的“水課”、加強對畢業論文各個環節的管理,并取消“清考”制度(部分大學會在學生補考或重修后仍舊不過的條件下,在畢業前再給學生一次考試機會)。

中國大學開始增負,這也意味著眼下高校教學的氛圍,到了不得不“治懶”的時候。

光電學院是華中科技大學最熱門的學院,2018年在湖北的最低錄取分數比一本線還要高139分。然而,該學院2018年就有5名學生涉及“本轉專”。

光電學院副院長楊曉非解釋說,學生學習成績不達要求、本科轉專科的背后,主要原因是沉湎于打游戲。

網友們這么總結大學生活:點名是上課唯一的動力,寢室是墮落的溫床,十二點前就沒睡過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2018年1月31日,北京大學電動力學主講教師俞允強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我感覺至少有十年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穩步地’下降。”

然而,學生們不服:

那些輔導員整天就讓你參加會議湊觀眾,是不是也應該開除了?

我也好想吐槽,請老師吃頓飯,跟老師關系搞好,原來分數就可以蹭蹭蹭。。。

有些學生做干事的,也不知哪來的消息,題目內容知道的可清楚了,我們這種天天苦讀的人……

醉生夢死的何止是學生。“重研輕教”、“教授不教”,刷一下近幾年的微博會發現,還堅持站在講臺前的老教授們,都成了似乎沒瞧見過的新鮮事。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怨教師,而應該看看大學管理。很多大學看重的,是有多少個博士點,發表了多少論文,學校排名是否靠前,唯獨忘了大學本該是教書的地方。

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中國大學經過數年的擴招,已經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如今的大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為松散的學習氛圍提供了土壤。

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1978年高校在學總規模為228萬,到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上升為3779萬。

大眾教育也意味著學歷貶值,上大學的價值隨之損減。早在2014年,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曾提到,近5年全國高考棄考率基本穩定在10%左右。

在棄考的人群中,有的選擇了出國留學。9月16日,智課教育聯合新浪教育發布了《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低齡化留學趨勢盛行,57%的家長支持孩子留學,47%的家長認為18~22歲是孩子出國的黃金階段,其中90后家長為孩子將來留學還是參加高考感到焦慮。

出國留學不比國內容易,本科淘汰是全世界高校的通行做法。那么,國外高校是通過哪些優勢,搶走了國內高校的生源?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發現:

第一,在資源分配上,當科研與本科生教學發生沖突時,毫無疑問要為本科教學讓位。

第二,招生辦公室主任地位很高,有時候是僅次于校長和教務長的第三號人物。

第三,強化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估,評估的方式不是由評估者審讀檢查材料,比如在國內看到的一樣,而是由利益相關者進行的全覆蓋的評價。

但最關鍵的,還是大學的課程設置。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CCSS項目調查發現,其實中國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比美國學生明顯要高,也就是說中國大學生其實并不懶。

真正的差距在于,中國高校的課程一方面不能激發學生的努力和投入(不夠有吸引力、與本專業學生的志趣不符),另一方面對寫作量(特別是短篇論文)的要求也過低。

回到這次華中科技大學本轉專事件上來,要讓大學四年不負光陰,我們該怎么做呢?在現實國情下,中國大學的改革,就要從國家、高校、個人三個層面推進了。

在國家層面,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要想整體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應該在國家層面推進大學招生和培養制度改革。

如果能推進大學自主招生、建立起自由的校際轉學、流通制度,那會從根本上消除社會存在的學歷情結和學歷歧視,不會再有“專升本”,也沒有“本降專”的說法。

在高校層面,云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周海燕認為,可考慮能否推行彈性學制,學生畢業后兩年內可以選擇擇期回校重修學分或延遲畢業。

在個人層面,丟掉混日子的幻想吧,從今天起,做圖書館的雕塑,做自習室的精靈。

畢竟,在大學里被淘汰,可比進入社會被淘汰,來得溫和多了。

(原題為《18名985本科生淘汰成專科:享受本科的待遇,拿著大專的文憑》)

    責任編輯:崔烜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大发888官方下载 银行| 百家乐官网足球| 太阳城百家乐的破解| 同乐城| 百家乐游戏机博彩正网| 百家乐官网赌术揭秘| 伟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城玩百家乐 | 免费百家乐计划软件| 百家乐官网澳门规矩| 全讯网vc8888.com| 新东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24山之巽山乾向水法及兼家分针| 日博娱乐城| 万达百家乐娱乐城| 24山风水实例| 网页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设置| 金海岸百家乐娱乐城| 在百家乐官网二庄两闲揽的概率| 天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皇朝娱乐城| 大发888黄金版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玩法官网|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账号| 谈大发888风水和运气| 威尼斯人娱乐场wnsrdcylcbywz| 中国百家乐技巧| 免费百家乐官网计划软件| 百家乐官网必胜法hk| 集安市| 大发888官方pt老虎机大咖炸金花网页扎金花 | 百家乐官网注册送免费金| 大发888娱 太阳城| 百家乐笑话| 嘉年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全讯网90| 大发888注册步骤| 香港六合彩曾道人| 大发8881| 欧华娱乐|